首页 文章详情

郭延庆:再读《行为原理》有感

作者:郭延庆 2022-03-30

-更多孤独症儿童干预文章请访问郭延庆专栏-

 

那些在自己或者普通儿童身上我们未曾留意(但实际上确已发生)的过程和现象,比如习得的强化物(微笑和赞许)与非习得的强化物匹配(食物或水)从而具有非习得性强化物价值的过程,或比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普通儿童自发且自然的语言练习的现象(一个普通的三到四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平均每天和周围的人有超过1000次的语言互动练习),它们(这些过程或现象)并未像我们自然想到的那样,会自然地、均等地发生在每一个成长的孩子身上。

 

行为分析师首先意识并开始为此对那些有障碍的儿童(比如孤独症儿童)行动的时候,有些所谓的心理学家,还会大惊小怪、叽叽喳喳,好像那些他们自己都是后天习得的玩意儿会先天地在这些孩子身上起作用一样!他们认为微笑和温柔的话语,甚至抽象的爱的语言,或者皱皱眉头和轻声呵斥,会自然地激发孩子行动或阻止他行动。

 

我们认为,这些当然很重要,前提是,让你的孩子通过跟那些先天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食物和水,匹配地使用,从而让这些东西变得一样有价值甚至有更大、更多的价值!(只要有足够多且广泛地成功匹配。)

 

这个前提如果不能在发展中自然获得,那就要通过特殊教育的手段人为地让他/她获得!只有把孩子培养成言者,你的语言才有威力;要给孩子足够多的机会和足够多他/她够得着的练习,她/他才能成为言者;要成功做到两个足够多,那就要及时给予足够多的强化物;要拥有足够多的强化物,你就要足够多的匹配它们:随时、随地、随机!

 

让微笑有价值,微笑才能有作用!让练习足够多,行为才能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