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29岁孤独症男孩同时打3份工?妈妈呼吁,勿过度美化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4-06

4月2日前后,很多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勇敢站到镜头前发声,这声音关乎入学、就业、托养等方面,其中有一张频繁出现的面孔——29岁的自闭症男孩李佳洋。他大学毕业,目前跟父母生活在北京,有一份设计师的正式工作,同时还有两份兼职,都有收入。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家长们看着视频上的李佳洋“侃侃而谈”,羡慕又疑惑——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一言一行都特别在意。画出来的作品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特别有成就感。”

 

“妈妈的不言败,不抛弃不放弃,敢于直面困境解决问题,这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我想留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的人,相比于获取而言,我觉得贡献是最重要的。”

 

“表达清晰,有自己的想法,还很懂事,这是自闭症吗?”有家长不解。

 

“视频剪辑会剪掉他表达不好的部分,加上佳洋经常接受采访,对很多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答案(他可能只是记住了答案但并非真理解了他所说的话),所以观众看到的是趋于理想的形象。但佳洋真实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并非如此,他的就业也是有支持的就业,我不想过度美化他,也不能贬低他,而要还原生活中真实的佳洋。”佳洋妈妈强调。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口述|佳洋妈妈 杨洪

 

他的能力并非外界想得那么好

 

佳洋1994年5月出生,马上29岁了,是典型的高功能自闭症,这是当时医生给的诊断。

 

佳洋4岁前都没有语言,喜欢快速旋转身体很久也不晕,反复从高处快速冲下来,别人叫他像没听见一样……我们老家在吉林省某个小地方,去了好多医院也没有明确诊断,医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直到2006年来北京才确诊高功能自闭症。

 

4岁后他的语言快速发展出来,但句子成分、顺序都是乱的,会用的词也比较少,只能简单回答“你几岁呀”“吃饭没有”这样简单类型的问题,且更倾向书面表达,很多话来自网络、电视或书本。

 

小时候的佳洋

 

会说话后我们送佳洋进了幼儿园,他不听指令、爱捣乱,除了谱系障碍还患有多动症,每天精力旺盛,常把老师弄得情绪崩溃,最终被多次劝退,幼儿园换了好几个。

 

小学入学前面试,老师发现他安坐5分钟都很困难,对一切东西充满好奇,冲过去动这动那,头两次入学都被拒了。加之学校不允许陪读,我们只能送他去特校。

 

到了特校,校长进行测试后说,他的能力比大多数孩子都好,不该来这儿,还是要回普校。

 

没办法,我们托人进了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班上20多孩子,老师也比较包容。一二年级时他还经常下座位、出教室,到三年级能坐得比较久了,四五年级理解能力也上来了,六年级后直接上了划片初中。

 

长大后的佳洋,帮忙整理路上的共享单车。他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初中学生也少,一个年级就俩班,班上30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小学同学;我会经常跟老师沟通,他成绩还可以,老师对他比较关注,出现的问题不是很大。

 

当然,冲突也有。那时他在班级里就又高又壮了,但出现矛盾后不会准确复述发生了什么,语序混乱到别人根本听不懂,导致一些瘦小的同学也会欺负他。他的策略是跑,他说打架是违法的,不可以。

 

进入高中,形势急转直下

 

初中毕业后面临着上普通高中还是上职高的选择。我问佳洋:“你想上什么学校,我们尊重你的意见。”

 

佳洋说,他想考重点高中,想上大学。

 

“好,那我们继续努力吧。”我鼓励他。后来在佳洋的努力以及学校优惠政策的加持下(可以减免分数),他进入了当地重点高中。

 

叔叔家装修院子,佳洋前来帮忙,肩上扛的是水泥。

 

全市尖子生都集中在这所学校,班级人数上升到60人,一个年级就有20多个班,加之学业压力陡增,很多同学迎来逆反期,佳洋成了部分人“挑逗”的对象。他会自言自语,有一些小动作,同学们觉得他很怪,会拿他开玩笑,比如在后面打他几下,或下课时过来观看他,朝他打响指,以此激怒他,所有人哈哈一笑,觉得很好玩。

 

佳洋情绪起来会摔东西,手机摔坏好几个,特别生气时会拿头撞墙。你说让他控制好情绪,可这种“挑逗”下也不太可能。情况发生多次以后,学校觉得对佳洋和对其他同学都有影响,便建议我们回家。刚开始也做了很多努力,想让同学更包容他,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对他来说刺激更大。无奈,高二上半学期我们就回家学习了,一直到高三结束。

 

回家后我买了教材、视频,上午带他在家自学;下午就出去骑车、游泳、学轮滑,舒缓情绪。

 

一年下来,他离开那个环境,没有人故意刺激他,他情绪好多了。对不能跟同学一块上课,他其实有些想法,我会跟他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段时间没有去学校,可回过头来看也得到了更好的东西,身体好了、情绪好了,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

 

自己组装柜子

 

高考那天,我们遇到了好几位佳洋的同班同学,有女同学友好地跟他打招呼,鼓励他好好考试。那时他心情特别好,他喜欢得到这种肯定和支持。

 

高考成绩出来,分数正好是在二本线。我们再次面临选择,去哪里上学?学什么专业?

 

大学毕业后全家北漂

 

佳洋高中学的文科,大学我想让他学跟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专业,不用跟人打太多交道。可文科里跟计算机相关的特别少,好不容易根据他的分数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包括影视后期合成、一些软件的使用、动漫制作等,能学到实用技术。

 

学校在大连,为了佳洋,我们从老家来了大连,我一边陪他,一边进入了大连慧灵工作,既能了解大龄心智障碍人士的需求帮助佳洋,也能增加收入。

 

大学跟高中环境不一样,不在固定的教室上课,一个班的同学会上不同的课程,对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老师、辅导员、班委对他都挺好,我也会跟佳洋的同学保持联络,他有什么事,比如忘了考试信息,同学会主动帮他。

 

佳洋的成人礼现场

 

一次,一个同学跟我说佳洋没有参加当天的考试。我赶忙问怎么办?他说:“没关系,我跟老师联系了,让他再考下一场。”

 

环境支持真的太重要了,大学4年他成长挺大,也很少发生情绪问题,2016年顺利毕业。

 

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选择,因为一路以来我们做出的选择,成就了现在的佳洋。毕业了,回老家找工作还是留在大连?

 

老家没有大龄家长组织,回去什么支持都得不到,没法儿工作。我在大连认识了一些志愿者、爱心组织,并给他联系了两份工作,但每份都只做了几个月,由于沟通能力弱,不能随时关注人,最后他没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没有就业支持就没办法稳定工作,但他又想通过工作实现自身价值。

 

佳洋在咖啡馆实习

 

后来认识了北京融爱融乐的就业辅导员曲卓老师,听说北京有就业支持,再三考虑,2017年,我们投奔北京,开始了全家北漂的生活。

 

现在想想这个决定挺值的,佳洋这几年有了更多职场体验,以前觉得做一份工作就很难了,后来不断帮助理顺、做计划,发现他可以同时做几份工作。

 

他时间安排得很满。正式工作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海报。公司非常包容并支持佳洋,专门指定一位同事跟他对接工作内容。同时,由于受自闭症和多动症双重影响,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佳洋来说仍然困难,他的工作时长无法达到普通人的8小时,否则会特别劳累或出现情绪问题。考虑到这种情况,公司允许他不用每天来单位上班,也不用跟别人一样上满8小时才下班。

 

公司给了这么大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用努力了。为培养他独立就业的能力,我给他报名了到一家大龄心智障碍人士服务机构,制作口红、手工制品,一周两天。他说现在一天能做25支口红,只有3个返工,其它全部合格。这份兼职告诉他,工作不是做完就可以,还有质量、速度要求。

 

其余时间,他还在“青春与未来”编辑部做微信公众号的文字和视频编辑。每天下午有时间会自己走走,调整状态。每周四去滑冰,周四打折很便宜。

 

七七八八加起来,佳洋一个月能挣4000块钱。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涉及到跟人的沟通、理解对方的要求,对他来说本身就是成长。

 

孟郁老师(右一)组织“青春与未来”编辑部的小伙伴开业务学习会,大家总结阶段性工作,学习编辑排版技术。

 

【“正青春 创未来”是北京大龄自闭症人士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发起组建的家长社群。发起人之一孟郁组建了“青春与未来”编辑部,定位为分享与大龄心智障碍者生活及支持各方面的咨询,包括专家观点、理论介绍、家长分享、青年札记等。目前,有9位心智障碍青年担任公众号编辑,其中7位高功能自闭症人士,2位其他轻度障碍者。9位小编可以从事录音整理、视频配字幕、视频剪辑和公众号排版等工作。公众号文章打赏用于支付小编们的报酬。除完成公众号的文字编辑外,小编们已开始承接其它公益组织及家长组织委托的相关工作。】

 

家长如何在工作中给孩子支持

 

因为在大连两次就业都不太成功,刚来北京时他明显不自信,跟我说:“我是不是做不好呀,我可能不行啊?”这跟他多年来得到的负面评价多,肯定少有很大关系。尤其刚开始,企业给他们的学习时间跟普通人一样,肯定会跟不上节奏,如果学习时间放得长一点,在出现问题时给予支持而不是批评,你会发现有些工作他也可以做好。

 

我家有个黑板,我会提醒他,把今天要做的列出来,最重要、紧急的先做,做完了擦掉。他花了很多年才学会自己做规划。

 

佳洋的工位,杯子是同事一起给他买的。

 

他也开始能够接受同事的建议甚至否定。设计图有时要反复修改,以前他会情绪暴躁,“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怎么老是修改呢?”

 

“你觉得好不行啊,你是给人家做产品,得客户满意。”我跟他解释。可他的思维还是转变不过来,他可能是不理解企业招人的道理,我就找了些文章给他看,涉及企业的效益、企业为什么招员工、企业对员工有哪些要求,告诉他员工要给企业创造价值,如果企业给员工开3000块钱工资,员工只创造1000块的价值,企业就会亏损,因为还要给员工交保险,企业如果一直亏损就无法继续经营,会倒闭。

 

这样非常详细地解释后,他终于理解一些了,知道企业也不容易,得达到企业的要求才不会被辞退。

 

自闭症人士工作上还有个难点,他们思维大都刻板,想象力不足,很少诞生有创意的作品,比如让佳洋设计作品,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他是晕的,想象不出你到底要什么。

 

佳洋设计的中秋国庆海报

 

这常常弄得他很崩溃,我也不懂设计,没办法指导,就想到向外界求助。我托人找到设计师,把佳洋遇到的难点和希望他给佳洋提供的帮助进行了沟通。然后,他给佳洋制作出一套工作流程,指导他按照流程工作。第一步、第二步要找什么?每次都按流程来,他很快就上手了。尝到甜头后兴奋地说:“哎呀,我现在太高兴了,原来我也可以做到。”很有成就感。

 

自信心树立起来了,佳洋主动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工作做完后会问同事,有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呀。前两天他还听了一个网课,学习调颜色,他觉得这个知识跟他的行业有关,会认真去学习。

 

他会得很多,可我还不敢放手

 

佳洋上街清理小广告

 

我对佳洋的长远规划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在自然支持下独立工作、生活。给他租个房,自己打理他的生活。目前来看,还不敢完全放手,困难也有不少。

 

一是他对自己的健康管理。他自己买东西、做饭、吃喝都没问题,但控制能力不够。比如特别爱吃辣,非常喜欢喝咖啡,没有节制。

 

还有如果生病了,小病能自己独立就医,跟大夫沟通,但大一点的疾病,轻重缓急会判断不清,容易耽误治疗。

 

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信息的判断、陌生人的用心还不能很好地区辨,怕他上当受骗。

 

前两天有短信让他办银行卡,可以返现或买东西打折,结果他就去办了一个银行卡。

 

我给他报过一个线上试听课程,试听交的钱很少,现在有一种营销手段是试听完了让人买完整的课。试听后我看到老师给他发信息了,诱导他贷款买课。

 

我问他,你觉得这个老师怎么样?

他说,还行。

 

还有一年他自己出去找工作了,中介跟他说,要想进去工作得先培训,培训要两万块交学费,明显就是骗局。

 

我问他,你觉得两万块合理吗?

他说,合理呀。

 

可见他在生活经验上还需要不断积累,这也是未来几年佳洋学习的重点。

 

佳洋给姥姥洗脚、洗头、吹头发。

 

这两年佳洋学会了心疼父母和照顾朋友。编辑部小伙伴工作无法完成,他作为小组长会主动承担。以前我说:“我很累啦,今天想休息一天不上班了。”他会说:“你为什么不上班呀?你不上班不行啊,你不挣钱,家里没有钱了怎么生活呀?”

 

现在他终于会说,“妈,你今天上课怎么样啊?累不累呀?我给你按摩按摩吧。”“你要是累了就休息吧,别去上班了。”

 

今天来ALSO平台分享,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发出呼吁,希望外界多给谱系群体支持。佳洋的支持性就业是个案,可能很多自闭症孩子做不到这样,但他走到今天证明了一件事,我们的孩子在有支持的环境里,可以做很多事情。这份支持需要社会各界一块营造,普通人的一份了解和善意,将会给整个群体带来巨大的希望。

 

佳洋和妈妈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佳洋妈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