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双星,我努力存钱,希望哥俩以后互相照顾
小云和两个儿子,分别是13岁和5岁。
今天,陪我们聊天的是一位双星妈妈。提到“双星家庭”你会想到什么:“太惨”“悲壮”“真倒霉”……
小云是一位85年的妈妈,老家在广东江门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大娃2009年出生,谱系,今年13岁,在普小读五年级;二娃2017年出生,谱系,今年5岁,目前在机构干预。
要照顾两个特殊需要孩子,小云把一天24小时过出了48小时的感觉,甚至抽不出完整的一小块时间接受小编的采访,我们陆续花了好几天,才有机会拼出他们一家的大概生活。
其中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小云还有一份工作,在老家的干预机构当老师,老二就带在身边。她每天早上6:10就醒,去买好菜,7:00叫两个孩子起床上学,8:00机构就开始上课,一直到晚上19:00才回到家,晚上还要管孩子的学习。二是,整个交谈过程中,她的叙述平静理性,没有过多情绪外露,更多是谈过程,以及遇到问题时怎么解决,行动能力很强。
家有双星,两个孩子怎么带?老大经历10多年干预,兜兜转转从特校转入普校,经历了什么?老二一岁多开始干预,有明显的言语障碍,融合干预两年,还有漫漫长路……来听一听小云的讲述吧。
那间12平方的单间,一住就是三年
小云和大儿子
我大娃两岁半时发现异常,不说话、不听说,就去广州儿童医院检查,确诊了自闭症,评估结果是:比轻度重点,又没到中度。
当时还算冷静,确诊后,医生介绍了一个家长培训班,就报名了,让我对自闭症有了了解,应该怎么干预。
学完家长课,我们回了老家。我在家教了两个月,能开几个音,但进度太慢,就到处打听干预机构,找到了江门市另一个区的一家干预中心,距我家两小时车程。我是行动派,从决定找机构到孩子正式入读,只用了3天。在那里,我们租了一间12平方的单间,一住就是三年。
当时干预费用算比较高的,2800元一个月,我那时当出纳才1200一个月,还要租房和日常开支,很省都要4000元一个月。家里人听到这个花费起初是有意见的,奶奶没有工作,爷爷和孩子爸爸都在工地做铁工,100块一天,看天吃饭,下雨天就零收入。当时全家存款大概有3万多,但我强烈要求去干预,借钱也要读,最后家人同意先干预半年看看。
就这样,我一个人带着大娃,孩子爷爷和爸爸跟着工地走,基本上一个月都见不到一次(省坐车钱)。为了干预久一点,我们母子很省,一个月租房(400元)+吃饭(自己煮)都控制在1000元内。真是全家工作供一娃干预,三年下来都够当年买一套房子了。
在机构干预时的老大,喜欢看书,背字典很厉害。
为了让家人相信去机构干预的好,在中心上一天课,晚上,我会在宿舍给他上一个小时的课。大娃很争气,到中心的前两个月把该发的音都学会了,第三个把老师的认知卡片全记住了。
大娃的智商正常偏高一点,学认知很快。但情商跟不上,不太能跟同龄人玩到一块。到5岁,正是需要开展社交的时候,他在这方面进步很慢(机构以学习知识为主,缺少融合技能的培养),家人又有了让他回家的念头,最终,我只坚持了半年多,在他五岁半时回老家了。
被校长找去谈话,劝退了
4岁时,大娃顺着普通人的观念“到年龄了,该上学了”,进的幼儿园,上午幼儿园,午休后就接去中心上一对一加强课,算是半融合,但不理想,因为老师只确定你不影响课堂,或者提醒一下能改就不会深究。
幼儿园对社交要求不多,大娃在幼儿园还能勉强读下去。到6周岁,他进入了普小。我特意找人,安排一个亲戚的儿子跟大娃同班同桌,想有人带一下他。谁知,刚一进去就开始了老师一日三次地“找家长”,理由是:上课时不说一声就跑出去看操场上的动静,有时去了厕所;老师讲到他感兴趣的内容时,会大声发表他的意见;在音乐课上尖叫……
老大做家务
从幼儿园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突然变成小学50多个同学,每节课不同的老师,还有那么多没接触过的上课内容,大娃有努力去适应,能记笔记,能记住作业,问题行为也有减少,但老师没那么多耐心给他,然后就被校长找去谈话,劝退了。
走投无路,普小一个多月后,他转去了郊区的特校。学校偏远、陈旧,学生多是唐氏、智力障碍、脑瘫的孩子,为了安全,三层教学楼封上了严密的防盗网……
老大和他特校的同学们
特校接收6—16岁的特殊需要孩子,只分六个年级,到毕业时,最好的孩子也只会数到100,学习内容很少,更偏向自理及生活常识。
大娃智力没问题,我觉得他可以学到更多,所以找了校长和老师帮我,我买了人教版的语数课本、课堂笔记、练习册、试卷。每天晚上给他上语文和数学各一个小时:先把课文或数学单元例题读3次,然后把对应的课堂笔记读3次,再把习题做好。
老师也会给他布置点课堂作业,就这样每天坚持,到测验时就把卷子带到学校,找间空教室完成。所以他的正常课程没落下,还养成了自学的习惯。
在特校一待就是5年,大娃在老师的督导下学会了正确的常规,上课基本能服从安排、认真听课,室外活动也能跟随集体。所以在校长找我谈的第二次(第四年时说了一次,我觉得还差点火侯),关于让大娃转到普小的话题时,我去办了。
大娃是特校开校以来成功转学出来的学生,一般学校听见“特校”就歧视,不愿接收的,多亏了我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和特校校长帮忙。那时我已经在老家的机构工作了,负责人是大娃以前的老师,她帮忙找了间私立小学,学费一个学期6000元,但班里只有10人,老师能分更多精力带大娃。
不要看年龄去读书,要看能力
去之前,我跟他普及了“自闭症”和“普通人”:“自闭症的短板是社交,当你不知道怎么跟别人沟通、玩的时候,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做法,平时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的,你也可以学着做,那你就能过得跟别人一样了。”
大娃转入普校时10岁,读三年级,其实他已经自学完四年级的课程了,但他的情商跟不上(情商大概六七岁左右)。我原本还想让他读一年级,但他长得太高,校长最低只能三年级,而且我没教过他英语,刚好可以从头学。
到新学校,相应的工作也要做,我让大娃隔天就带点零食分给班里的同学,让大家愿意带他玩,或者更简单地希望大家不要太欺负他。
老大在私立学校时
因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我和校长、老师相处得很好,大娃有什么问题老师会及时告诉我,我在家干预,效果就更到位。
例如,第一次午睡睡过头了,被叫醒后他有点懵,老师跟我说不要批评他,然后他学会了自己调闹钟和晚上早点睡。有一次,班里几个调皮孩子把大娃堵在厕所,嘲笑他。大娃照着学,去堵比他矮的女同学,被投诉到老师那里。我也配合老师,叫大娃停课一天,跟他说:“不守纪律的孩子不能上学。”并给他分析事情的性质:如果你被人堵了是什么心情,同学会讨厌你的行为,学校可能会作出处分。大娃懂了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自控能力也提高了。
就这样,大娃读完了三年级,三科成绩:语文94、数学96、英语98。放假前我给学校送了锦旗,感谢所有老师。
今年春节后,校长来电说,学校办不下去了,要解散,问我转去哪间学校?我就问能不能转去一所郊区公立小学,校长答应帮忙找这间小学的校长,结果成了!我大娃在五年级第二学期正式进入了普小,一个班59人。
刚开学头三天,大娃蔫了,他说:“妈妈,怎么我们班那么吵,同学不停地说话,我感觉好难受。”我跟他说:“因为班里有59个同学,是个大集体,他们都有想说的话。下课了他们聊聊天是可以的,你可以听听他们说什么,对你是没有影响的;上课了他们是不是安静了?那就行了,上课能听到老师讲课,人多点也没什么的,也是可以上课的。”
老大现在的普校,中间个子高的是他,同学们比较包容。
现在大娃在大集体三个多月了,适应得还好。
想跟家长们说,不要看年龄去读书,要看能力,才不会走冤枉路。如果当初大娃再多融合两年,等他课堂纪律没问题了再上小学,是不是就没那么讨老师嫌了呢?是不是就不用去特校适应几年呢?
关于大娃的社交,我没太强求,因为他的关注点跟同学不一样,基本聊不到一起去。他喜欢看新闻,以前在私立学校,他就常跟校长聊关于社会、政府、国际新闻之类的话题,如果别人没有反问他的话,他说完自己的看法就会走开,寻找下一个会听他说话的人(大概率是老师)。
这个问题进了公立学校有所改善,学校学生多事也多,老师没时间听他说。老师会告诉大娃:“老师下课也要去喝水、做事,不能拖延老师的时间,有想说的回家和妈妈说。”然后耳提面命地叮嘱了几天,以上行为减少了。
老师也问过我,要不要叫同学带他玩,我说,不用麻烦同学们了,让他自己适应就好。我从小就教大娃不要打扰别人,不乱跟人说话,别人不一定想听;别人的事你别管,就是知道他没有处理那些事的能力,别人也不一定能帮他处理。尽量不给旁人带来麻烦,才没有那么多投诉,在一个环境待得久。
就算赌输了,我也有能力带出第二个星儿
老大和老二
我怀大娃时有过先兆流产。考虑了两年,还是想搏一搏,有个兄弟姐妹陪一陪他,不至于那么孤单。也看见别人家有NT孩子陪伴的星儿,社交会更好。退一步说,就算赌输了,我觉得我也有能力带出第二个星儿。
做好了心理准备,我小心翼翼地备孕,二娃来了。结果,二娃7个月时就觉得他社交不行,不留意身边的东西,不出声,不会挥手道别。再长大一点,也出现了一些刻板行为,比如玩汽车都是排队玩,喜欢的玩具非常有限。
二娃孕期被缠颈3次,脖子较细,还影响了构音器官的发育,他虽然懂的很多,但是“口难开”,想要什么都是先手势表达,老师帮他开个头,他才能说出来。目前能仿说5个字,主要是表达需求,“我要喝水”之类的,音不准,气流也不够,而且由于语言落后,好多事说不出来,有时会急躁、发脾气、大叫。
最终,二娃在3岁时也确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轻度。
总体来说,因为干预较早,二娃的眼神、社交能力比哥哥好,哥哥现在还不会玩的,他好多都会玩。可以10个小朋友玩“抢椅子”“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简单集体游戏。中心的补助到7岁,我想让他待到不需辅助就能表达时,再考虑去融合,以前大娃就是太急了。
老二会玩的游戏比老大要多
二娃出生后,很多事都有大娃帮忙。例如拿纸巾给弟弟擦嘴巴、喂水、拿玩具;出去玩时,哥哥会等弟弟,妈妈走开了会牵着弟弟,弟弟也会找哥哥,拉他的手。
我在他们心里积威甚重,平时严厉居多,两个人从来不敢一起发脾气,看见我批评一个时,另一个会特别乖,在外面玩会特别注意看我脸色,知道他们不听话我就会“翻脸”,然后马上回家,回家还要继续批评。
目前,两个娃按能力走两条不同的路。大娃记忆力好,很爱看书,4岁就记住了新华字典所有的字、在哪页,长大一点就记路名、地图、铁路线,是读书的料。小娃不爱看书,就爱撒娇、耍赖,比较鬼精。
努力存点钱,让大娃二娃都够去养老院
在机构当老师是因为大娃的老师回到老家,创办了这里第一家干预中心,想到了我。我从大娃两岁半就不工作专心带他,接到邀请也没多考虑就答应了,毕竟小的也要去机构训练,就不用跑那么远,能帮助其他孩子,也很欣慰,希望我对孩子们好,也会有人对我的孩子好。
出门玩
我们小区很多人都知道我家孩子有点不同,但没怎么指指点点,只有几个老人时不时会讨论。
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我通常会自我忽略,只能心放开,接受孩子的一切,越是藏着别人越会说你,承认也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奶奶从一开始怕别人说,羞耻,到现在(还要经常说点正能量给她调转心态)她看见那几个“是非的”,就不凑一起,免得堵心。还好三观正常的人是多数,我带两娃坐电梯都会让他们打招呼,邻居会说:“弟弟大声了,好棒哦!”
带孩子累了,我会找方法放松。比如特别是夜深人静时,上网找找喜欢的东西,买东西使我满足。另一个爱好是看小说,有时代入书中的人物发发呆。情绪低落时,我会自我安慰,想我比别人好一点的地方:起码大娃能自学,小娃能懂我,起码我的娃能正常走路、能自己吃饭、我能有自己的娃之类的。
其实社会给星儿最好的包容是“忽略”,忽略他的怪异,忽略母亲的尴尬。
关于未来,过两年,等供完了现在的房,去供个商铺,等大娃读到没书读了,就开个小卖部自力更生,奶奶爷爷帮忙着看。努力存点钱,能让大娃二娃都去养老院养老。
还抱着点希望:大娃能独立,并有照顾二娃的能力。二娃通过培训融合能回归正常生活,长大能照顾哥哥。把目前过好,再期待未来。
本文图片由小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