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二胎出生后,自闭症老大愈发暴躁、自伤、伤人……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7-01

今日话题有点惊心:一位妈妈二胎出生后11岁的自闭老大就像变了一个,情绪问题严重、自伤、伤人行为频发,到了不可控制地步

 

很多谱系家长尤其是同样有二胎的家长在听到妈妈的亲口讲述后都表示谱系家庭养育二胎真太不容易了,很心疼妈妈想抱抱她

 

到底发了什么?

 

  妈妈自述 

我儿子今年11岁,自闭症谱系,从3岁确诊至今这8年,我一直陪着断断续续机构做康复。现在可以有简单需求性语言,能够理解简单指令。

 

孩子自出以来基本是我一个人带,在带他过程中,我比较严厉,爸爸很宠他情绪一直都不稳定,爱哭闹、有自伤行为(咬手、碰头)但之前还可控的。

 

有严挑食问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吃的食物越来越少,现在喜欢吃一些辛辣味重的。所有肉类都不吃,每次吃东西都要先闻,还喜欢用手掐着吃。针对挑食问题,我带他到没食物家里住,用饿他三天什么都吃的办法。最后结果是,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他吃了一些之前不吃食物但出了打自己脑袋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把脸部都打到变形了,最后因为坚持下去现在还是只吃几种食物

 

2020年,二胎妹妹出生了,现在岁三自从妹妹出生后他各项能力在退步情绪、行问题愈发严重。他会想各种办法引起关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也分析过原因,可能因为妈妈的关注点向妹妹身上转移了,他就产生出各问题行为,比如故意尿裤子,把水倒身上等等,慢慢演变成自己咬自己,敲头。现在只要如他意我不理他,他就出自伤行为,要是边有人制止他,就演变攻击他,咬、踢、砸东西

 

孩子所在干预机构的老师关系很好,我们一块试过很多方法,如——

 

▐ 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表达后满足他但有一弊端,就是会不停地提要求稍有满足或者延迟满足,就会情绪失控

▐ 在他提要求无法满足时,选择忽视,之后就情绪失控咬自己,攻击他人直到自己累了为止。

▐ 惩罚,做100个蹲起写一张字帖,虽然带着情绪情况完成,但还是不能平复,还是要发泄完累了才停止

 

以上方法,都不是很奏效。

 

妹妹八个月,我重新带子回到机构,因为他各种不配合集体课已无法进行下去。由于我的精力有限也没有直坚持,就断断续续带他在机构上课

 

现在他没有去普小,也没有去特校,在上不成课情况下带他写写字、做做手工,但他还是各种找事不配合。加上强化物的情况下,有时能完成

 

现在上课期间或是生活中,都得按他的想法来,稍有不顺心他就会用胳膊肘顶老师家长,还有哭闹己手等一系列问题。时刻都处在很兴奋的状态,甩手蹦跳,自控能力很差他心情好时候我们提醒一下他能好一些;心情不好话,一说他就闹情绪了在的他就像颗定炸弹爆发。

 

求助问题1:关于情绪问题

愈发严重情绪行为问题怎样缓解,目前出现了稍有不顺他心意就哭闹、人、咬人、摔东西、咬自己手(咬手之前一直都有近期比较频繁)。到底是应该无限满足他提前预防他情绪爆发,给任何任务还是要让做一些简单任务,才满足?或者用其它什么方案

 

求助问题2:关于挑食

严重的挑食问题怎么处理现在他只吃很有限的几种味重的、辛辣的食物。

 

求助问题3:关家庭关系

像我样有二胎,甚至三胎的妹妹还小,我精力有限,注意力确实办法一直在他身上,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谱系孩子与NT兄弟姐妹相处?怎样平衡他们间的关系?

以上是第四期“ALSO智囊圆桌真实案例,以及妈妈三点求助。“ALSO智囊圆桌会”是领学(学龄社区)的全新活动版块每期圆桌会都会有一个论题或真实案例供大家进行放性讨论为当事的困惑与难点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神兽斗智斗勇。

 

前三期圆桌会,我们的主题分别聚焦陪读、家长情绪调整、孩子的行为规范管理,每次都引起了家长的激烈讨论,贡献了非常多的精彩观点实用建议欢迎家长点击阅读——

1.《老师明示我不用陪读了,但我还不想,怎么办》

2.《那些在崩溃边缘游走的陪读家长,怎么办?》

3.《8岁自闭症男孩划坏别人3辆车后,上百位家长“吵”起来了》

 

针对今天的案例,家长们又有哪些话想说,一起关注

 

先解决情绪、自伤问题比较要紧

 

案例中,孩子情绪问题自伤和伤害他们的程度比较严重,妈妈补充的个细节让人心疼:“他从咬手咬手没什么感觉开始咬胳膊。

 

孩子情绪问题有一长期积累过程,还有一个原因正好青春期了,跟二胎问题叠加难上加难,甚至让大产生了害怕他的感觉。

 

严重的情绪问题可以先排除一下生理问题通过咨询专科医生看是否需要服一些药物并遵医嘱服药。长期要做功能分析,通过“ABC”行为观察法,找出行为的具体原因,看所有行为是否都是为了求关注,然后对症下药

 

 

第一步通过“ABC”分析,明确知道问题“点”出现在哪里,减少和避免这个刺激因素的出现

 

取消任务共同从事他喜欢活动尤其是一些比较消耗体能运动。比如逛公园、玩轮滑、跑步等,重新链接妈妈和孩子的情感联系。

 

这个轻松、无任务阶段暂时的。长远来看还是要搞高孩子认知、理解、表达能力。所以,一孩子情绪好转,家长和老师要把任务新添加进来好一点就加一点慢慢向常态干预恢复。可以先着重加强运动、自理、功能性居家方面的练习。

 

就像位带孩子的外婆说:“作为外婆精力已经很限了我的经验,不先放下干预目标的体能爆发,就像普通人心里压抑情绪久,也会想大喊大叫。我可以带着孩子共同做一些他喜欢、简单的又能消耗体能运动,如爬山跑步游泳等,先玩得够够的。

 

等真正进入干预后,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注意事项

 

预防、干预相结合

第一无限满足孩子肯定不应该要预防为主,干预相结合。

 

从前事A上,可以在孩子情绪稳定的前提下,给予一般的任务,如果孩子看到任务就表现出避免,或想要延迟进行任务的话,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在孩子逐渐掌握此技能之后,再循序渐进提升难度。

 

在行为B中,如果观察到孩子进行任务到一半时,显得过于吃力或有明显厌烦的情绪,要及时辅助,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压力。

 

在结果C中,如果孩子认真完成了任务,及时强化就可以。如果发生情绪问题,家长可以选择忽视,但要建立在没有破坏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前提下。当孩子逐渐冷静下来后,再试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用好辅助工具

可以使用结构化教学,行为后效导图、代币叠加统,辅助教

 

总而言之,还是要培养孩子的闲暇技能、独学习的能力,让他有事可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但有一个前提是,做任何干预,都不能以牺牲情绪问题来换取其它方面的进步,否则得不偿失。

 

也有长好奇案例中的孩子已经11岁,为什么没有上学,哪怕是特校呢?据孩子妈妈回应,妹妹4月时,曾尝试送老大去校,但孩子在学校问题行为较多,学校要求陪读(特校发育迟缓的孩子比较多,情绪问题严重的自闭症孩子,学校本就不愿意收)。去了一个月后,学校想让长签订一份安全协议:如果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跟学校无关。因妈妈不同意,只得退学居家

 

这也是很多谱系家庭面临的难题:孩子没有长期固定安置场所,机构虽然能提供一定的教学,但并像学校可以全天候地安置孩子。如果能找到一个白天可以全天上课/生活地方,过之年龄相适应的正常化生活,有一个融合环境,是非常重要。在目前做不到情况下妈妈可以重点放在教授孩子生活自理提高社会功能上。

 

关于挑食七点建议

 

挑食并非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正常发育儿童中10%-35%均存挑食问题,ASD儿童中,挑食比例高达46%-89%长和干预老师都非常头疼问题,挑食最直接的危害是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引发更多行为情绪问题,使训练效果大折扣。

 

建立对食物喜好最需要做的就是长时间反复地尝试某一食物。对谱系孩子来说,要做到这一并不容易。此前我们分享中青岛梦翔学校技术总监、BCBA-D胡磊老师曾经给出7条关于减缓孩子挑食情况小窍门。

 

在开始加新食物时家长需要反复呈现少量该食物。这个过程可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开始时可以先尝试黄豆或蚕豆大小食物。在新食物质地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孩子之前愿意接受和喜欢食物质地

 

如果孩子新食物立即强化他,如给予语言赞美孩子喜欢的饮料/食物/玩具或活动注意:尽可能减少孩子在非训练时间内获得强化物,可进步提高孩子接受新食物的可能性;强选择以孩子能很快消化掉物品为主(如喜欢的饮料)以便增加训练机会和获得更多强化物

 

逐渐增每口新食物量,如,从每口黄豆大小到半勺量,最终到整勺的量注意:量增多一定要依循序渐进原则。

 

孩子不恰当为。通常情况下家长需要心理准备由于长期的错误强化历史,这些行为的减少需要时间,行为减少之前爆发频率和强度可能会更高另外点非常重要在忽视孩子不恰当进餐行为的同时,家长也要确保赞美或给予正向关注在恰当进餐行为上,如宝宝有张大嘴巴;有自己拿勺子时。

 

预防/避免逃避。如果在进餐过程中,孩子通过推开食物或尖叫来试图移开新食物,家长可以将装有该食物一直放在孩子的下嘴唇处,保持脸色的中立、不给关注,直到孩子吃掉后给予立即的强化(见第2条策略)对于已经进口中但又从口中吐出的食物,需要将吐出的食物再次放置于孩子下唇处直到再次接受。

 

形成进餐刻表,在规定的间开始进餐。尽可能减少每餐之间乱吃零食时间,以建立孩子进餐时的胃口和饮食需要。另外每餐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

 

对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比较弱的孩子使用视觉提示方式能有效提升食物的接受度减少问题行为。对于等待(强化物)意识较好的孩子,也可使用代币系统,告知孩子每吃一口食物就能获得一枚代币(把代币贴代币板上),当获得所有代币后就能换得孩子事先选择好的喜欢活动玩具或者食物。

 

一些家长也给出了己的经验。有家长会在孩子喜欢吃的菜里加入他不喜欢吃的菜比如娃喜欢吃辣椒炒肉妈妈萝卜切碎和肉一起炒。开始少量加入慢慢再加量一开始切得非常碎,几乎感觉不到,后来慢慢变大。等他从里接受这种食物后,再独另外炒。现在基本上大部分食物都能吃。

 

还有家长建议——

孩子挑食可以先考虑否口腔敏感,口肌统合咀嚼有障碍;

重口味孩子多半脾胃不好考虑调理一下身体本身状况;

采用老祖母原则,吃一口不爱吃的,奖励爱吃

采用代币制度从三个代币开始,从能尝试到吃一口逐渐地强化,强化孩子新食物接受度

 

让老参与妹妹生活知道妹妹是谁

 

谱系家庭最先干预的不是孩子,是亲子关系重建和修复我们分享过不少谱系家庭兄弟姊妹的文章。有的其乐融融二胎里那个普通孩子还成为家庭干预的得助手。不过,也有NT老二随着龄增长心智超过谱系老大之后,跟老大越越疏远,甚至开始讨厌自己残疾哥哥。

 

谱系家庭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跟孩子自身发育父母的教育影响有很大关系。

 

“现在老大在家里对妹妹基本上处于忽视状态。我在家对二那段时间他发脾气会摔妹妹玩具、被褥枕头。”嘉宾妈妈说,这可能跟妹妹出生后,妈妈必须要照顾她,加之妹妹特别黏人,回到家后基本都是在管妹妹引起老大的“不满”,产生宠爱被剥夺的感觉

 

为融洽兄妹间关系,她现在带妹妹主动找哥哥给哥哥享吃的或玩的给妹妹讲故事时候也会带上哥哥白天都是带哥哥晚上陪妹妹两个小时。因为坚持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产生明显效果

 

 

二胎太小真的不适合一拖二最好家里人帮忙。位妈妈分享了己养育二胎的经验。她家老二出生后,有其他人帮忙带老二但她每天找同的机会,让儿子知道是他妹妹,哥哥和妹妹一样都是妈妈的宝。

 

就算别人帮忙带,你也得坚持和孩子描述妹妹谁等话题时他表达方式欠缺或者手没轻没重比如突然跑过来拽妹妹可能是想跟她玩,这时就需要妈妈引导。”妈妈,生下老二后,她感觉使命更重了“我怕我闺女以后嫌弃我儿子,所以,我现是拼命想让我儿有地去,有事干,有饭吃

 

这些难以言明的担心笼罩在很多二胎母亲心头。我们也呼吁,家庭其他成员能够给予妈更多支持和理解,家人分工合作,及时关注老大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分配好陪伴时,应对好二胎初来时的忙乱,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我怀妹妹时就让老(谱系)时不时摸摸我的肚。后面肚子很大了也让轻轻抚摸、抱着肚子。当妹妹胎动时我跟这个是妹妹在动,也会摸着肚子对二胎说‘宝宝,摸你的是你哥哥哦。’”一位妈妈分享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两个娃一起带,从小就有感情,引导老大照顾妹妹妹妹也可以从小感受到哥哥不一样’。好几次,我跟爸爸故意这做:教育妹妹然后让爸爸引导哥哥护着妹妹。一段间后哥哥也会护着妹妹拿头顶我们示意要对妹妹凶,然后我们会教授正确表达式。慢慢妹妹长大了开始熏陶妹妹怎么给哥哥上课妹妹会学着我们的子教哥哥让哥哥也听从妹妹指令

 

 

家大宝是NT今年刚好11岁二宝刚出生时,她不愿意接受有个弟弟,天天闹着要我把弟弟丢掉。晚上要我抱着她睡觉,强烈要求不可以抱弟弟。她觉得妈妈是她的,不能与弟弟分享。我晚上睡觉左右各一个,告诉虽然弟弟,但妈妈也一样爱她。平时也尽量不忽视她,特别是感情上,平时多拥抱她。另一位妈妈分享

 

现在老大慢慢接受了弟弟每天带弟弟玩。“虽然弟弟谱系,她会和说,弟弟有点傻但还会带一起玩傻傻的游戏。所以建议,尽量让大宝参与妹妹生活哪怕只摸摸妹妹手,帮忙拿一片尿片、扔一张纸巾

 

所有干预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早上8:00-12:00带哥哥机构干预,12:00-15:00家,15:00-18:00带哥哥,18:00-10:00带妹妹,睡觉。

 

这是案例中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可以看出非常辛苦,为了俩孩子,除了睡觉时间几乎没有自己休息、独处、放松机会

 

孩子妈妈真的已经努力了,只是目前孩子的问题行为太,真力交瘁。妈妈也需要自己的喘息时间,长期陪跑体力分配很重要。”一位家长说,“随着孩子龄增大,需求变多家长碰到的问题越越复杂而家长身没有类似经验导致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内心经常崩溃很可能也已经失去了最开始时的耐心和信心了

 

如果发生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只有己好了,孩子才能更好。同时要发动家里他成员分担压,有助于缓解妈妈身心疲惫,也更有时间理清楚头绪,安排好孩子下一阶段的目标

 

“我时候着急家里老人就说就是这么个孩子你着那么大急干什么。想一想道理啊,尽力就好,照顾好自己也很重要。”一位妈妈说

 

 

 

案例中的妈妈和两个孩子。(经妈妈同意后使用,除署名外,图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