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五款难搞的娃-积极暴力(5)

作者:马凌冬 2020-03-27
文 | 马凌东
格林斯潘在《五款具有挑战型的孩子》中提到的最后一款为“Active / Aggressive”,直译为 “积极/暴力”。我一开始觉得好奇,暴力就是暴力,为什么写成 “积极型暴力”,可能格老的意思是所谓的 “消极型暴力“ 或者 “冷暴力”(passive aggresisve),  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内。

行为表象:

这类“积极型暴力娃“ 是怎样的呢?既然被称为“积极型”,就是可以被明显观察到的,也就是他们的“暴力” 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如果有机会跟踪他们一天,会发现这类孩子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追随一切可能的危险。比如从很高的滑梯头朝下滑下来,同时撞翻几个小朋友;比如为了得到想要的玩具、跟小朋友摔跤,咬他们、打他们、踢他们;在班里,他是“小疯子”,在社区里,他是“小恶魔”,看到他放学回来,左邻右舍都忙着关门。其破坏性行为的强度和频率,要比反抗型 五款难搞的娃-反抗(3) 厉害得多。

 

 

RBT一堂课上下来,硝烟四起,感觉跟拍好莱坞战争片似的

在”博弈“中受轻伤,也常有发生

 

行为背后的原因

1)感觉统合失调

这类孩子多存在感觉统合方面的严重失调。他们渴望有很多的感官输入,所以看起来总是很忙,能站就绝不坐,能跑就绝不走;他们也非常冲动,总是不过脑子,先做了再说,比如看到一个游泳池就奋不顾身地跳进去,感到腿疼,然后才发现里面没有水。与低肌肉张力的孩子相反,暴力型孩子通常有较高的肌肉张力,他们的肌肉的感觉紧张且僵硬,所以会更喜欢不停地活动。许多伸张肌肉的动作,比如推重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很有强化作用。但是如果伴随动作规划能力欠缺,就容易出事情。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想伸手摸摸爸爸的脸,但因为对动作规划控制不准,目标性差,结果爸爸的鼻子挨了一拳。

2)情绪发展不丰富,表达与沟通停留在幼儿阶段

这款孩子有着巨大的能量,同时很自我,有强烈的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的渴望,所以他们对双向沟通不太感兴趣也不能鉴定自己的情绪和意图,只会用行动来处理问题。因此积极暴力型的孩子在面临挑战时,更倾向于用挑衅的方式来应对。

 

难以控制挑衅行为的孩子通常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及组织语言表达情绪想法方面有困难。由于不具备表达丰富情绪的能力,也没学会在脑海中先形成感受及想法,然后衡量自己的行为。他们会直接采取行动,用打、咬、推等动作来释放自己。他们的内心对话通常停留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全能自恋,比如:”我愤怒了,全宇宙都要听我的,不然我就灭掉你们!“ 

 

3)文化和环境的因素

这一款中绝对是男孩为主导。我也见过“积极暴力”型的女孩,数量上要少很多。社会对男孩子有特定的期待,比如:"要man,不要感情用事..."  记得 Will Arnett 在乐高电影里给具有反社会倾向的蝙蝠侠配音,里面的一句台词我印象颇深:“到了五岁的时候,我只剩下一种情绪 -- 愤怒!”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男孩子的成长经历

父母养育风格与孩子的特质相配

避免的养育方式:

对于这一款,家长最容易犯的错是以暴制暴。我们都是凡人,孩子暴力的行为很容易让家长气愤,火冒三丈,然后惩罚孩子。先不谈惩罚慎用的道理,这类孩子的反应机制往往比较独特,很多有所谓的“反恐惧倾向”,也就是一般的孩子在压力下会害怕或退缩,而他们往往会变得越来越胆大,暴力继续升级,不断挑战家长。所以“硬碰硬”是行不通的。另一个极端是息事宁人,很多妈妈会掉进这个坑,尤其觉得儿子常被爸爸惩罚,已经够可怜的了,想做出补偿,于是无原则地溺爱,对孩子种种不能接收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建议的养育方式:

1)把好斗,冲动和暴力转换成正面能量

“积极暴力”型的孩子一直都斗志昂扬,持续地以暴力示人,这需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家长需要琢磨如何能把他们的 “高密度能量” 引导到有建设性的渠道。比如如果孩子渴望很多身体活动,我们可以设置每小时让他参加10分钟的体育活动,打球,跳跃或跑步。还可以把一般的游戏调整一下,比如给 “Simon says” 的模仿游戏加大力度,口令改成  simon says “快跑 !“ ; simon says ”连续跳10下!“...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剩的精力如果被引导正确,能激发雄心壮志,设定并完成目标,发掘潜力,最终实现自我。很多五百强企业的CEO,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这可是我们这类孩子的强项。

 

 

2)以同情为基调,丰富孩子的情绪谱系

孩子的暴力行为会挑战我们的底线,家长需要修炼自己,不要冲动,不要让他的行为消耗我们。真正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暴力行为后其实是深深的无助。家长可以在不同意,不支持孩子所做的事情的情况下,只专注于他的观点。比如孩子做了出格的事,我们可以练习这样说:“我知道你一定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你从所做的事情中得到了乐趣”,这样说并不表示我们赞同他,只是告诉他我们在试图从他的观点看事情。当父母真正地看见孩子,不带评判地倾听时,孩子的暴力情绪会一步步降低,疗愈也会悄然发生。表达同情和理解后,再帮孩子丰富内心的对话,让他知道沮丧和愤怒是情绪的重要部分,同时友爱,共情,灵活和互助等也很重要。

 

 

3)温暖的爱和坚定的限制

对于这类孩子,要明确定义的有效的边界,但边界与支持性的养育的方式相结合才有效。家长需要统一规则,并做到不带情绪地统一实施。比如规定打了同学,三天不可以看电视;揍了妹妹,需要做30分钟的家务活,那就一定要坚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一例外。必要的时候使用坚定的手势、明确的面部表情和严肃的语调来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区别性强化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大力赞赏孩子利用自己的大脑避免麻烦,同时消退他冲动暴力的行为。孩子过去引以为荣的行为:“看我打倒了谁谁谁!”,开始被新的自豪感所取代: “看,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跟别人打架”。 只有在他真正理解限制边界背后的原因,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这本如何养育五种 “具有挑战型的儿童“的书,分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帮助解决亲子沟通的麻烦,同时帮家长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个性如何与孩子的个性交叉和碰撞,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发现:学得越多越迷茫。一会儿鸡血满满,信心爆棚,一会儿又抑郁自责,错误地认为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所谓 ”越学习,越反省,越焦虑“。我就发现自己多读了一些理论后,反而会像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一样,耗尽了精力,没啥进展,还挺焦虑。

 

真的没有一套标准化育儿操作,每个孩子,每个情景都千差万别。难做的是先退一步,给孩子一个空间,试着用理解的方式去看见他,不带情绪地聆听,放下自己的期待,用爱和尊重的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并学会与之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