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自然情境教学的操作原理与技巧
什么是自然情境教学?
是基于ABA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就可以执行的教学方法
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通过环境的设置创造互动的机会,加入教学目标
(注意:无动机,不教学,动机存在,我们满足动机需要就可以了。)
自然情境教学的特点
第一:自然情境教学可以在任何自然情境中开展教学。
第二:可以在一天中任何时间进行教学。
第三:个案可以有多个“老师”,我们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是教导者。
第四:自然情境教学中获得的技能更容易泛化,我们在桌面的教学中,习得的技能也需要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泛化。
实践操作指南
一、提前写好教案,确定要教授的目标。(不设定目标而进行随意教学的行为,对孩子来讲是不负责任的。)
二、收集孩子对这个目标是否掌握的数据。(收集基线数据,基线数据即进行教学干预之前的一个数据,数据会告诉我们,孩子有没有习得这个目标,孩子习得这个目标的速度及学习的一些规律。)
三、观察此目标行为应该在什么日常情境中发生。是在孩子喜欢的、自己选的活动中发生,还是在每天都要例行的一些活动中发生,还是我们家长计划的一些活动中会发生。
四、所有参与干预孩子的人员最好都掌握相关知识。(统一原则、统一方法、统一目标,是对我们孩子的学习最大的支持。)
五、对环境进行安排。(有计划地安排我们的环境,才能够将孩子带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容易引发我们的教学目标。)
六、使用ABA策略帮助建立目标行为(操控动机、引发目标、自然强化),保持个案的兴趣。
七、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来对个案的情况进行监督。
家长常问的问题
孩子压根就不跟我玩
遇到孩子自己选择了玩具的情况下,就要跟随孩子的动机,跟随孩子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不排斥我们了,我们再进行轮流和示范,插入我们的目标。当然,这些活动都是我们提前设定好的,选择的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我们跟随孩子去玩、插入、引发我们的教学目标,活动本身就对孩子来说就是强化。
不知道怎么教孩子
进行教学的时候,家长可以用轮流示范的玩法去引导孩子去进行功能性玩耍。
遇到孩子非功能性的玩耍时我们该怎么办
例如孩子只看小汽车的轮子,我们该怎么做?
使用相互式模仿训练提升孩子的功能性玩耍技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材料准备:玩具小汽车相同或者相似的2辆
1.模仿你的孩子。
2.使用符合孩子当前语言理解能力的语言进行描述强调重点,逐渐的扩充句子的长度。
3.用相同的玩具发起示范动作。
操作流程
自然情境教学可以进行教学的领域
1. 表达需求
2. 听者反应
3. 仿说
4. 动作模仿/物品操作模仿+游戏技能
5. 配对
6. 互动语言
7. 学术
8. 书写
9. 阅读
10. 社交技能
……
活动分享
材料:橡皮泥、棒棒糖
首先要分解一下橡皮泥可以怎么玩,功能性玩耍橡皮泥,捏一捏,搓一搓,按一按,拉一拉。然后用橡皮泥做一个简单的小作品。
“橡皮泥”活动互动中可分解的目标有:
游戏技能:功能性玩耍橡皮泥,捏一捏,搓一搓,按一按,拉一拉,做个棒棒糖或者饼干,假装吃棒棒糖或者饼干,闻闻等。
表达要求:用眼神或者眼神+手势或者眼神+手势+语言(橡皮泥或我要橡皮泥)
可进行仿说训练:橡皮泥、棒棒糖、蜗牛、球、雪糕、棒棒、要、捏捏、按、搓等。
命名橡皮泥、棒棒糖、蜗牛、饼干、苗条、雪糕等。
听者反应:给老师或者给妈妈。放进去(放到模具里去),棒棒糖、蜗牛、饼干、面条、雪糕、捏捏、戳戳、搓搓、按按、卷卷等。
物品操作模仿:搓搓、捏捏、按按、戳戳、卷卷,连续性跟随模仿做个饼干,做个棒棒糖,做个蜗牛,做个雪糕等。
作业
1.根据自己孩子当前的能力将一个玩具或一项活动进行分析,列出可插入的目标。
2.拍一段跟孩子互动的视频发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