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6:配对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邓晓蕾

配对,是早期干预中的一个先备技能,在谆仪微信平台的必备技能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最基础的配对训练,即完全等同的配对(参见【早期干预的必备技能训练(6)】)。完全等同的的配对技能是指孩子能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件或物件的图片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复杂的配对技能,比如:相似实物或卡片的配对、类别配对、声音与卡片/实物的配对、实物与影子的配对、相关联物件配对、局部与整体的配对等,所有这些配对项目的教学程序是类似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会再一次向大家介绍使用回合制教学(DTT)来教导配对技能的程序;同时,我们会列出一系列配对相关的教学项目,并为您解释每个技能的关键点。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不会将所有的配对项目都在这里列出,比如在做颜色与形状教学的时候,我们也会教导孩子进行相同和类似颜色、相同和类似形状、标准形状与具有该形状的物件之间的配对,关于这一类的项目,在我们写到相关课题的时候会提及,但不在本篇文章中一一列举。

目标行为:

具备配对的能力体现在孩子能按配对的要求将两个物件/图片放到一起。在训练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反应1:呈现三个备选物件/图片在桌面上,回合开始时,教导者呈现一个物件/图片,并且给出配对的指令,孩子将此物件/图片与桌面上相对应的物件/图片放在一起。

反应2:呈现三个备选物件/图片在桌面上,回合开始时,教导者呈现一个物件/图片,并且给出配对的指令,孩子从呈现在他面前的三个物件/图片中拿出一个符合配对要求的物件/图片递交给教导者。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教学中使用第一种反应,但教导者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特点在这两种目标行为中做出选择,以下的教导程序将以第一种反应为例展开。

配对项目教学程序(以完全相同的实物与实物的图片配对为例)

训练方法:DTT回合式训练

目标行为:桌面上呈现三张物品的图片,教导者呈现一个物品在孩子面前,并给予指令“一样的放一起”,孩子能够将这个物品放在桌面上相应对的物品图片上。

教学材料: 不同的实物(或实物模型),以及相应实物的图片     

注意:

  • 所选择的图片不要过小,以免孩子看不清物品,参考四分之一A4纸的大小。

  • 图片的底色背景要一致,建议白色背景,以免孩子通过背景去记住图片,而不是观察图片上的物品。

  • 每个阶段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的物件与相对应的图片。

  • 在初期阶段,可以选择孩子认识的物件,在后期则可以加入一些孩子不认识的东西(目的在于让孩子只根据“一样的”来放图片)。

训练程序:

  1. 教导者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尽量保持教导者的高度和孩子的高度基本一致。

  2. 教导者将三张物品的图片成一条直线呈现在桌面上,图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5-10cm).

  3.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叫孩子的名字,或者给指令“看”。

    ·   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两项基本学习的能力,请参考谆仪《必备技能训练》中的相关训练文章。

  4. 教导者呈现一个实物物件(与呈现在桌面上的三张图片中的任意一个物件完全相同)在孩子面前,同时给予指令:“一样的放一起”

    ·    呈现在桌面的物品图片在每个回合中都要随机调整位置。

    ·    三个物件在每次训练中随机无规律地出现。

    ·    三个物件在每次训练中出现的次数相等。

  5. 教导者立即辅助孩子将该物件与桌面对应的图片放在一起。

    ·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导者使用全辅助,并且在给出指令后马上辅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    为了确保孩子能先听指令,辅助的给予不能在指令给出之前或同步。

  6. 当孩子将物件放在相应的图片上后,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对了,它们是一样的”并且给予孩子强化物(或代币)

  7. 教导者调整图片的位置,进入下一回合,重复以上的步骤2-6。

    ·   每次训练9-12个回合,即每个物品有3-4次练习的机会。

辅助与辅助的撤销:

  • 手势辅助:教导者手势指向对应的图片(手指完全接触图片,但不遮挡图片)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做此项目训练以前,已经学习了完全相同实物/卡片的配对,所以在这个项目中,可以直接从手势辅助开始,不需要使用手把手辅助。

     

  • 手把手的辅助:教导者拉着孩子的手将物件放在对应的图片上。如果孩子对于手势的辅助未做出反应,即孩子没有跟随教导者的手势去放物品,教导者需要进一步提高辅助的力度,最高的辅助级别是提供手把手的辅助。但这个辅助阶段不宜停留太久,连续使用3-5个回合后,就可以再尝试使用手势辅助。

     

  • 辅助撤销:

  1. 逐渐增加手指与图片之间的距离:即从一开始的手指接触图片,渐渐地增加手指与图片的距离,直到完全撤销辅助。

  2. 在降低辅助级别时,使用辅助的时间延宕:一开始训练的时候,在给出指令后,教导者需要马上给予辅助;当降低辅助级别时,教导者延迟给予辅助的时间,一般可延迟1-2秒,延迟的时间以孩子不出错为前提,但不超过2秒。

注意:

辅助撤销的过程不是“考”孩子的过程,如果在降低辅助的力度或延迟给予辅助时,孩子频频地出现错误反应(比如,连续2次错误反应),说明所给予的辅助程度是不够的,这时需要增加辅助的力度。

纠错程序:

当孩子出现错误反应时,教导者按以下程序进行纠错:

  1. 教导者轻轻地把物件拿回来。

  2. 教导者要求孩子把手放好,同时获取孩子的注意力。

  3. 教导者重复先前出错的指令。

  4. 在给出指令后,教导者马上提供辅助,提供的辅助可以是最高级别的辅助,比如手直接指在相应物件的图片上;也可以提供比上一次提供的辅助略多的辅助,比如在失败的回合中,教导者手保持在自己的胸口指向图片,在这个回合中,教导者将手悬浮在卡片上面指向图片。

    ·   在这个回合中,教导者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仍然有出错的倾向,比如孩子的手没有向你指向的卡片移动,教导者需要立即进一步提高辅助级别,必要时可以提供手把手的辅助。

  5. 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教导者马上给予夸奖和强化。

训练完成标准:

  1. 当前阶段目标完成标准:

    ·  孩子能连续2次(跨两天)训练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时,当前阶段的训练完成,

  2. 测试:在完成当前训练后,教导者使用一组全新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测试。

    ·   如果连续两次测试(跨两天且使用两组不同的实物和图片)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均达到80%以上时,训练完成

    ·   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未能达到80%,使用该组实物和图片进入新一阶段的训练。

  3. 循环1-2,直到在给出一组全新的实物和图片时,孩子未经教导就能达到完成标准。

维持和泛化

  • 在维持训练中,不再提前给予辅助,而是先让孩子独立反应,如果孩子反应是正确的,则给予夸奖;如果是出现错误反应,则使用纠错程序。纠错程序的步骤与训练中相同,但在这里的纠错后的正确反应不再给予孩子强化。

  • 在维持训练中,不再是每个回合都给予强化,而是几个回合以后再给予强化,并且强化物直接跟随的反应必须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正确反应。

  • 使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材料进行泛化训练。如果在泛化测试中孩子不能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则使用相同的程序继续进行训练。

注意:

在上面的实物与物品配对训练中,我们是给予实物让孩子放到相应的图片上。在完成这一训练后,需要将物件和图片交换,即呈现三个物件在桌面上,给孩子一张图片,让孩子将图片与相应的物件放在一起。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没有达到80%以上,则根据上面的训练程序继续帮助孩子练习。

配对训练的项目(仅供参考)

1.    完全等同的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找出完全相同的物件

指令:“一样的放一起”或“找出一样的”

常见训练形式:实物配实物、图片配图片、图片配实物、实物配图片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他们是一样的”

2.    不完全等同的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找出形态不同的同种物件

指令:“一样的放一起”或“找出一样的”

常见训练形式:图片配图片、图片配实物、实物配图片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它们是一样的,都是XX【具体名称】(如:都是小狗)”

3.    影子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找出物件与其相应的轮廓

指令:

1)“如果是呈现影子卡片给孩子可以给的指令是:“这是谁的影子?”“这和哪个放一起?”

2)如果呈现的是物件图卡给孩子指令可以是:“和它的影子放一起”或“找出它的影子”或“它的影子是哪一个?”或“这个和哪个放一起?”

常见训练形式:影子图片和物件图片配对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这是它的影子”

4.    整体和局部的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区辨物件整体与其部分的关系

指令:“同一个东西放一起”或“找出同一个东西”或“这个应该和哪个放一起?”

常见训练形式:图片配图片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它们是一样的,都是XX【具体名称】(如:都是苹果)”

5.    特征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找出特征相同的物件(如:相同颜色、形状)

指令:“一样【特征】的放一起”或“拿出一样【特征】的”

  • 在指令中,给予所要求孩子配对的具体特征,比如一样颜色的,一样形状的

常见训练形式:图片配图片、实物配实物、图片配实物、实物配图片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它们是一样【特征】的(如:他们都是红色的)”

6.    功能配对:

训练目标:能独立把功能相同的物件进行组合(比如: 碗和勺子,牙膏和牙刷)

指令:“一起用的放一起”或“拿一起用的给我”

常见训练形式:图片配图片、实物配实物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它们都是用来【具体功能】,(如:都是用来刷牙的)”

7.    复杂配对

训练目标:根据教导者的指令来找出两个可关联配对的物件

指令:“它和谁在一起?”或“这个放哪里”

常见训练形式:图片配图片

正确反应后的反馈:“对了,XX【物件名称】和XX【物件名称】在一起的(如:皇冠是和女皇在一起的)”

8.    种类的配对:

种类涉及多个物件的配对,因为每个类别中涉及多个物件,所以它与上面的两两配对有所不同。一般在完成种类配对的教导后,我们会接着教导分类的技能,因此关于这个训练课题我们将在后续的训练文章中独立介绍。


配对技能日常生活中的泛化举例

  1. 点心时间分发食物,比如妈妈指着自己手里的苹果对孩子说,去拿一个一样的给爸爸。

  2. 平时把一样的袜子叠在一起,把上衣和上衣放在一起,裤子和裤子放在一起,或者把套装中的衣服和裤子放在一起。

  3. 洗完碗筷,让孩子将碗和碗、筷子和筷子、盘子和盘子放一起。

  4. 把家里的扫把和垃圾铲、拖把和拖桶、毛巾和脸盆放在一起、玩具放到玩具架,鞋子放到鞋柜里、枕头和被子放一起等等。

  5. 家里需要购买的日常用品,可以剪下广告单上的图片,或者自己制成图片,当去超市采购的时候,让孩子根据图片在货柜上找出相同的物件。

  6. 带着孩子外出,坐火车或者看电影,可以让孩子根据票上的数字找座位。

  7. 吃饭前,让孩子放碗筷,比如:每人一套餐具,要把一个碗,一个勺子,一双筷子放一起。

 

 以上只是罗列了配对技能在生活中部分活动中的泛化,教导者根据孩子配对能力的掌握情况在生活中去给与孩子运用的机会。


涉及配对技能的游戏活动举例:

  1. 独立拼拼板,让孩子学习将拼块放在拼板上对应的位置,在这里如果拼板底板有图案,就属于一样的配对,如果底板没有图案,属于物件与轮廓的配对。(关于拼拼板的教学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

    材料:物件(动物、水果等)拼板、形状拼板、颜色拼板、数字拼板等

     

  2. 翻翻乐:

    材料 :6-8张尺寸及背面图案完全相同的卡片(比如扑克牌),其中每2张卡片是完全相同或相关的(按上述的规则)

    程序与规则1:

    ·   玩家轮流翻牌,每次翻一张

    ·  如果翻出来的牌与之前已经翻开的有一样的,就可以拿走。

    ·  当所有的卡片全部被拿走时,数一下谁手里的卡片多,卡片多者赢。

    程序与规则2:

    当孩子能力提高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游戏的难度,将卡片的数量增加到5对(10张)以上。

    ·  玩家轮流翻牌,每次翻两张

    ·  如果翻出来的两张卡片是一样的,就可以拿走。如果翻出来的卡片是不同的,则翻回去保持背面朝上但位置不变。

           o   在这里不仅使用到配对的技能,同时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注意力和观察力,因为孩子不仅要关注自己翻出来的卡片,还要关注对手翻出来的卡片是什么,同时记住图案与位置。

    ·  以相同规则轮流,直到所有的卡片全部被拿走。

    ·   数一下谁手里的卡片多,卡片多者赢。

     

  3. 钓鱼

    材料:一副扑克牌

    程序与规则:

    ·  一人手上摸4张牌,两人面前的桌面上(池子)翻开4张公用牌,剩下的牌整叠背面朝上放在两人中间

    ·  轮到的人

        o   先看手中的牌中有没有与池子里一样的牌(可以是数字一样,颜色一样,或完全一样)

        o   按规则,如果有一样的牌,游戏者用自己手上的牌配对钓起池子里的牌,即钓到鱼,放在自己手边

        o   可选规则:轮到的人只能钓一次或可以钓多次(即,手上有多张可以配对的牌可以一次用完)

        o   完成钓鱼的游戏者从边上的一叠牌中将手中的牌数量补足4张,并且把池子里的牌也补足4张,轮到下一个游戏者进行同样的步骤

        o   如果轮到游戏的人没有一样的牌,则摸一张牌放到池子里,这一轮不能钓鱼

    ·  当没有牌可补,并且手上的牌也不能再钓鱼时,游戏结束,将手上的牌放进池子里,不计入。双方游戏者数各自钓到的鱼(牌)的数量,数量多者赢。

     

  4. 拖拉机纸牌游戏

    材料:一副扑克牌

    · 一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配对的机会,并且借此熟悉游戏规则,可以使用2副扑克牌中的部分数字牌(比如1-5)。

    程序与规则 :

    ·  将扑克牌整叠背面朝上放在教导者与孩子中间

    ·  教导者先摸上面一张牌,翻开放在与孩子中间的位置

        注意:数字正向朝着孩子

    ·  孩子也从一叠扑克牌的最上面摸一张,翻开后压在前一张牌上

         注意:不要完全覆盖前一张牌,要露出前一张牌的数字

    ·  如果看到前面的牌和自己出的这张牌相同,就把两张相同的牌(包括两张相同的牌中间的所有牌)收走,放在靠自己的一边。

       o 可以变换不同的规则,比如牌的颜色相同,数字相同或者花色相同等

    ·  两个游戏者轮流进行上面的步骤,直到放在中间的一叠牌全部摸完。

    ·  数一数各人各收了多少牌,牌多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