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18—— 回答肯定与否定的问题(2)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谆仪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教导孩子回答【相同/不同】、【是不是】、【对不对】、以及【有没有】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介绍涉及肯定/否定的问句,【要不要】与【好不好】。【要不要】与【好不好】的问题都涉及孩子自身的偏好与需求,比如“要不要喝水?”、“要不要上厕所”、“要不要一起玩”、 “妈妈陪你玩搭积木,好不好?”、“去外婆家,好不好?”。这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而是需要孩子按其自身的真实意愿来回答。所以,在训练时,我们不再能使用回合制训练(DTT)的教学程序,而需要借助自然的后果来强化目标行为。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将孩子的自身需求设计进教学程序里,以确保我们辅助孩子做出的回答是符合他们的心意的。

训练一

      回答【要不要】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并不都是通过自己提出要求来满足的(如在想要玩手机时说“手机”),很多时候是他人将孩子可能的偏好物或需求物提供给孩子,这时大人常会使用“要不要”的问句来征询孩子的想法。然而,会使用名词或句子来提要求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正确回答“要不要”的问题。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无论在自己是否有需求时都倾向于使用肯定的回答,即回答“要”。比如,当家长问孩子要不要上厕所时,孩子会回答“要”,但真的带孩子去厕所,孩子又会抗拒或根本没有尿。又比如,当家长问孩子要不要吃饼干时,孩子回答了“要”,但在家长递饼干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又推开。当然,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对什么都说“不”的,所以无论家长怎么问,孩子都会回答“不要”,但在行动上又会主动伸手去拿自己已经拒绝的东西。所以,针对这些孩子,我们需要教导孩子正确地按自己的需求或意愿来回答“要不要”的问题。

 

阶段一:呈现物件,回答【要不要】的问题


目标行为:当教导者在孩子面前呈现一个物件,并提问“你要【物件名称】吗?”,孩子在2秒内独立回答“要”或“不要”。回答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听明白。

教学材料:为了确保我们能辅助孩子作出符合其意愿的回答,我们需要选择与“要”和“不要”的答案相匹配的物件。

  • 偏好物(用于“要”的回答)3个: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饮料、玩具等。食物先分成小块,饮料准备好小的容器。

  • 嫌恶物(用于“不要”的回答)3个:孩子特别不喜欢的食物或物件。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注意力,孩子与教导者有短暂的目光接触;

3.   教导者随机呈现一个物件在孩子面前,并提问:“你要【物件名称】吗?”

  • 每次训练,偏好物与嫌恶物以随机无规律方式呈现

  • 每次训练,“要”与“不要”的回答出现的总次数相等

4.   教导者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提示其相应的口语回答,即当孩子表现是想要的意愿时,教导者提示孩子回答“要”,当孩子表现出不想要的意愿时,教导者提示孩子回答“不要”;

  • 想要的表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孩子伸手拿物件、孩子一直盯着物件看

  • 不想要的表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孩子推开物件、孩子躲避物件

5.   根据孩子的表达,教导者给予相应的后效(当回答与物件的偏好相对应时):

  • 当孩子说“要”时,教导者要马上把呈现的物件给孩子,当孩子吃完食物(口腔清空)或把玩物件8秒后收回,然后进入下一回合。

  • 当孩子说“不要”时,教导者要马上移除该物件。移除嫌恶刺激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后效,所以不需要另外给代币或强化物,可直接进入下一回合。

6.   纠错程序(当回答与物件的偏好不对应时):

  • 如果孩子已经说了“要”,但当我们把手上的物件递给孩子时,孩子推开该物件,这时,教导者重复一遍问句“你要【物件名称】吗?”,然后马上辅助孩子说“不要”,并在孩子正确仿说后拿走该物件。

  • 如果孩子已经说了“不要”,但当我们移除物件时,孩子表现出想要伸手拿甚至哼唧,这时,我们再次呈现该物件,同时再次提问“你要【物件名称】吗?”,然后马上辅助孩子说“要”,并在孩子正确仿说后把手中的物件递给孩子。

7.   重复步骤2-6。

  • 每次训练进行12-16个回合

提示

在教导口语提要求时(如想要玩手机时说“手机”),我们要求孩子在正确提要求前不能做出拿或试图去拿的动作;而在【要不要】的训练中,因为物件已经呈现在孩子面前,所以我们允许孩子一边说“要”,一边伸手接物件。

然而,在训练中需注意,有的孩子在看到教导者提供的物件时,会不回答问题却只是伸手去拿,这时教导者不能将物件给孩子,而是马上辅助孩子说“要”,并且在孩子仿说了“要”之后才松手。

 

辅助:

口语示范:教导者口语示范说“要”或者“不要”

 

辅助撤销:

  • 逐渐减少口语示范:【口语示范全部答案】→【口语示范第一个字的起始音】→【口语示范第一个字的口型】→【无辅助】

  • 除全辅助以外,在提供所有其他级别的辅助时,均在指令后等待0.5-2秒。

    训练完成标准:

当前阶段完成标准在连续两次的训练中(跨2天)正确反应百分比在80%以上。

 

训练完成标准:呈现至少6种新的物件(即包括偏好物和嫌恶物),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在测试中达到80%以上,本训练完成;否则则将这些测试物件介入新一阶段的教学。

泛化:

  • 由不同的教导者来提问

  • 在不同于训练场合的其他地方提问

  • 变化问句,如:“你要吗?”、“你要不要?”、“你要不要【物件名称】”(如你要不要饼干)、“你要【动词】吗?”(如你要吃吗?)、“你要【动词】【物件名称】吗?”(如你要玩手机吗?)、“你要不要【动词】【物件名称】?”(如你要不要玩手机?)

       在任何的泛化测试中,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回答,则需要进一步介入训练,训练方法同上。

阶段二:不呈现物件,回答【要不要】的问题


目标行为:当教导者不呈现物件,仅提问“你要【物件名称】吗?”,孩子在2秒内独立回答“要”或“不要”。回答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听明白。

 

教学材料: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会选择可呈现的物件来提问,所以可以准备与上一阶段相同的教学材料。因为孩子已经完成了上一阶段的训练,所以我们不需要固定每次训练准备的物件,而是穿插使用。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与教导者有短暂的目光接触;

3.  教导者提问孩子“你要【物件名称】吗?”(注意,这时教导者不呈现物件)

  • 每次训练,“要”与“不要”的回答出现的总次数相等

4.  教导者根据孩子的回答给予相应的后果(当回答与物件的偏好相对应时):

  • 当孩子回答“要”时,教导者口头反馈,“好的,给你【物件名称】”,并且马上把问题中涉及的物件递给孩子。

  • 当孩子回答“不要”时,教导者口头反馈,“好的,你不要【物件名称】”,然后可直接进入下一回合。

5.  纠错程序(当回答与物件的偏好不对应时):

  • 如果问题中涉及的物件是孩子的嫌恶物,而孩子回答了“要”,当教导者将该物件递给孩子时,孩子会出现推开或逃避的动作,并且会说“不要”(前一阶段中已经掌握的反应)。这时,教导者再提问一次“你要【物件名称】吗?”,当孩子清楚回答“不要”后,教导者移除该物件。

  • 如果问题中涉及的物件是孩子的偏好物,而孩子回答了“不要”,教导者呈现该物件,并且说“哦,你不要【物件名称】”,然后吃掉食物或自己把玩玩具。这时,孩子会出现伸手来拿的动作,教导者再提问一次“你要【物件名称】吗?”,当孩子清楚回答“要”后,教导者将食物或玩具给孩子。

6.  重复步骤2-5。

  • 每次训练进行12-16个回合

训练完成标准:

  • 在连续两次的训练中(跨2天)正确反应百分比在80%以上。

    维持:

  • 逐渐减少每次训练中的回合数

  • 逐渐减少每周练习的次数,从每天练习➡隔天➡一周2次➡一周1次➡偶尔穿插练习

    泛化:

  • 由不同的教导者来提问

  • 在不同于训练场合的其他地方提问

  • 在日常生活中提问,这时可以加入无法呈现的物件或活动,比如:

    • 在经过小卖部时,问孩子要不要吃薯片,如果薯片是孩子特别喜欢的而孩子回答了“不要”,这时家长可以说“妈妈想吃薯片了”,然后带孩子进小卖部买薯片之后妈妈自己吃。当孩子提要求要吃时,妈妈重新提问,当孩子说了“要”之后,妈妈给孩子吃一片。然后妈妈将薯片收起来,隔一会儿(30秒-1分钟)再问孩子“要不要吃薯片”。

    • 孩子如果不喜欢去吵闹的地方,当经过时,妈妈可以问孩子“要不要进去”,如果孩子说“要”,妈妈马上带孩子往里面走。这时孩子会挣扎不进去,妈妈重新提问,当孩子说“不要”时,妈妈带孩子离开。

      说明

如果孩子没有口语能力,我们也可以使用以上的步骤教导孩子通过摇头和点头来表示自己的选择,在辅助时使用动作示范进行教导。

注意:孩子需已具备点头和摇头的先备技能。

 

训练二

      回答【好不好】的问题

 

目标行为:当教导者在孩子面前呈现一个玩具,并提问“我们来玩【玩具名称】好吗?”,孩子在2秒内独立回答“好”或“不好”。回答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听明白。

 

教学材料:与前面的训练相同,为了确保我们能辅助孩子作出符合其意愿的回答,我们需要选择与“好”和“不好”的答案相匹配的物件。

 

教导程序:

  • 与【要不要】的训练程序相同

    泛化:

  • 由不同的教导者来提问;

  • 在不同于训练场合的其他地方提问;

  • 变化句型:比如“我们做XXX,好吗?”

  • 不呈现物件提问:训练方法与【要不要】相同

  • 在日常生活中提问,这时可以加入无法呈现的物件或活动,比如:

    • 在出门选择餐馆时,可以问孩子“我们去吃【餐馆名称】,好不好?”。家长需确保在靠近餐馆的地方提问。如果问题中的餐馆是孩子喜欢的,且孩子回答“好”,家长就可以马上带孩子去吃;而如果孩子回答“不好”,家长可以指着那家餐馆说“你不想吃XXX呀,那我们走吧”,然后带孩子离开。孩子如果挣扎不肯离开,家长可以重新提问,在孩子回答“好”(可以辅助)之后,带孩子去吃。

    • 如果问题中的餐馆是孩子不喜欢的,且孩子回答“不好”,家长马上带孩子离开,然后选择一家孩子喜欢的餐馆再提问孩子。如果孩子回答“好”,家长马上带孩子走进餐馆。如果孩子抗拒,家长可以重新提问,在孩子回答“不好”(可以辅助)之后,带孩子离开。

 

除了【要不要】、【好不好】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吃不吃】、【玩不玩】、【去不去】、【来不来】、【坐不坐】等词汇来提问。在孩子完成我们这两篇文章中提到的回答【肯定/否定】问题的训练后,这些变形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词汇)都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如果孩子学习某个问题的速度慢,家长需要刻意增加孩子练习的次数,不能只在用到时候才练习一次。在训练的时候注意,给予的后效一定要与孩子的回答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