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郭延庆:孩子是一本待读的书

作者:郭延庆 2022-03-04

孩子本身就是一本最需要学习的书。翻开这本书,它的扉页上只有一句话:读而后知。但我们匆匆忙忙地干了很多不读而知的事情,我们缺少对自身孩子的观察和必要的了解就匆匆地把他送到了机构,开启了家庭训练,做了感统、听统、经颅磁刺激、排毒和禁食,给他吃了各种神经营养药和乱七八糟的药,尝试了沙疗、水疗、动物疗和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疗,在地板上教他,在小桌前教他,用学来的游戏和他玩耍,我们忙忙乱乱地在孩子身边,挠他、烦他、干扰他、教育他,唯独不去观察他、等待他、了解他。

 

在观察中了解和评估孩子,在了解和评估中观察孩子,则孩子这本书的内容才能在现实的生活中,一页一页地向我们展开,我们才能越来越读懂孩子,了解孩子,从而真正地把控孩子的动向,影响和促进他的成长。

 

我们观察和评估孩子的手段有哪些呢?在我看来,不外几种:

1)首先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评估:

作为孩子世界中的旁观者,我们要学会在有些时间里做一面有眼睛、有思想、有情感但没有嘴巴、没有手脚的墙,它在孩子身边,经历着孩子行为前后的一切,如实地观察和记录,但从来不干预、干涉,从来不进入孩子的意识,也不左右他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观察和记录时,我们有眼睛、有思想和情感;当我们忍不住要干涉和干预时,我们要记得自己是没有嘴巴、没有手脚的一面墙而已。我们不破坏孩子行为的自然节奏,只学着去了解他行为的完整过程。

 

干涉和干预,已经破坏了孩子行为发展的自然过程,我们因此反而不能了解,如果没有我们眼下的介入,孩子的行为会怎样发展,他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去解决他的问题的?这种观察和评估,并不总是适合时宜的;但在适合时宜的情况下,这种观察和评估会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对孩子的了解。随着自然过程的观察,也许我们会庆幸自己没有过早地介入和干预;因为我们后期的观察也许会告诉我们先前忍不住付诸行动的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多半是片面的甚至是误会的。

 

自然状态下的实时观察和评估,往往可以回答什么与怎么的问题(比如,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怎么表达这个兴趣,如何维持这个兴趣,怎么转移该兴趣的等等;或者孩子碰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意识到该问题?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他尝试了多少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他在解决策略和方法之间转换的方式是怎样的?等等)

 

 

2)对孩子现状状态的客观、全面性的观察和评估:这个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培训,在结构或者半结构化的环境和设置中,由专业人员或者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后进行的观察和评估的操作,比如对孩子的智力评估,心理发育和发展的评估(如PEP),或者言语行为里程碑发展的评估和安置计划(如当下比较流行的VBMAPP)。经过这种观察和评估,可以对孩子在所关注领域,有一个综合、客观和相对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孩子个别化干预的措施和目标,也往往出自于这样的评估之后。

 

现状状态的客观全面性的观察和评估,往往可以回答孩子能什么和不能什么的问题。

 

3)主动的、有干预的观察和评估: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评估虽然很有价值,但有时会比较耗时耗力。有时长时间毫无干预的对孩子的观察和评估甚至是不合时宜的或者不恰当的。

 

当我们对接下来孩子的行为相对比较可以预估的时候,往往就不值得再继续实时无干预地观察下去了,这个时候,主动介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主动成为孩子环境世界的一分子,主动创设一些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再去观察和评估孩子的行为是否因此而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就变得更加积极有效和有意义。

 

譬如,我们自然地观察到孩子对摆列积木很有兴趣,在他启动该活动并摆积木四块以后,当他照例去够取第5块时,我们用手或者脚把第五块积木摁住。这样一个举动,就是主动的、有干预的观察和评估的一项举动。没有这个举动的话,我们可以预期,孩子会捡到第五块积木摆上,然后是第六块,然后是第七块……虽然,后续的这些行为此时并没有发生,但我们有90%的把握它会如我们预期的一样发生;但如果此时我们用手或者脚或者任何工具,摁住他即将够取的那块积木,我们就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行为毫不知情了,要想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就只有等着它进一步发生。如果我们设定特定的观察情境,使得我们始终对孩子后续可能的行为不可预期,只有让它发生了我们才能了解,那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我们可能学习到更多新的关于孩子的认识。

 

这种主动的、有干预的观察,有时候也在客观、结构化评估中发生,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与观察评估(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ale ADOS)里有很多就是这样设置的。我在日常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诊断和观察中也大量地运用了这样的方法。

 

4)过程性(纵贯性)观察和评估

这个与其说是一种独立的观察和评估手段,毋宁说它是一种观察的意识培养。我们有时候对行为的观察和评估往往着眼于眼下当前的横断面情况,而不是把行为放在它赖以发生的背景-行为-结果的过程中去评量。我们可能更多地看到行为是什么、怎么样,却对它如何发生的、有什么样的影响一无所知,或者我们有一些认识和了解,但是从我们观察者自身猜测的角度而不是行为的实际过程的角度去了解它如何发生、有何影响。这样的认识和了解,有时候不仅解决不了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可能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任何行为都其来有自,有始有终,且雁过留声。因此,我们以行为为中心去观察行为,一定要把行为放在它赖以发生和借以影响的背景环境中去观察和评估,而不是把行为脱离开背景和它对背景的影响而割裂地看待和琢磨,割裂地看待和琢磨行为,一定得不到改变行为的好主意和好方法,相反,坏主意或者坏方法倒是因为这样的看待行为而层出不穷地出现。作为孩子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察!

 

(本文是郭延庆教授多年前一篇文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带子女若养花植:谈以评促教》的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