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对待低功能自闭症儿童?
在自闭症诊断标准DSM-5中,以社会交流及局限重复行为两个症状表现上的差异,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不同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分别对应轻度、中度、重度。其中轻度自闭症表现为需要帮助支持;中度自闭症需要大量的帮助支持;而重度自闭症患者需要非常大量的社会帮助支持。
其中,属于重度范畴的低功能自闭症孩子是最让人感到无助的群体,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养育他们的过程中将承担更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因为,低功能自闭症的这些表现:
◆智商测试在70分以下,多数不具备语言能力,不会说话,或者只会使用少量口语。
◆社交缺陷严重,几乎没有社交。基本生活方面需要监督,还可能伴随自残行为,比如因沟通不畅,或者感官受到刺激如声音光线等导致的恐慌发作。
◆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方面的差距明显,基本没有太多共性。如果规则意识良好且无行为问题,可能会进入特殊学校。但是因为安全意识和基本生存技能的匮乏,为了避免危险,大多数低功能自闭症患者需要有人无时无刻照看,且只能进行小范围活动。
◆因为活动范围狭小,通常情况下,普通大众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日常生活接触的对象也仅限于亲属。
因此,低功能自闭症人群容易被大众认为是“智障”或“精神病”。如果孩子患有中度、重度自闭症,家长会特别悲观。自闭症诊断和康复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贾美香大夫,特别提醒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要放平心态,面对现实。
也有人提出,遇到低功能自闭症,家长能做的就是向自闭症投降。但这并不意味放弃孩子,即使是最重度的自闭症通过干预也可以改善病情,减轻家人和社会对孩子的照料强度。只不过在干预过程中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心力,不厌其烦地训练孩子,创造条件,教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甚至在合适的时候,早点开始学习一技之长。
家长要坦然面对孩子的症状,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不再被普通孩子的成长步骤束缚,比如复杂的数理化课程和学业进阶压力,及早放弃孩子学不会的东西,调整目标,可以极大地改善家长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