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25——提要求(5) 提问寻找信息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1-10-18

 

我们常常会听到普通发展孩子的家长抱怨说“孩子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天到晚问个不停,“爸爸去哪儿了?”,“妈妈怎么还没有下班?”,“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大家不由地会问,为什么自闭症孩子很少主动提问呢?仅仅只是因为自闭症孩子的语言发育落后才不会提问吗?当然不是。我们发现,即使在训练中教会了孩子正确使用提问的句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很少主动提问。语言行为的功能分析能非常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提问是一个要求行为,而要求行为发生的前事条件是动机!自闭症孩子对物的兴趣要大于人,同时,相比于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自闭症孩子更关心看得到的事实。既然不关心,又何来提问一说?所以缺少提问的动机是自闭症孩子不主动提问的最主要原因。

 

无论孩子不提问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训练仍然是按部就班地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孩子掌握这些问句,即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然后再去解决第二个问题,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提问的频率,即“用”的问题。说到提问,大家很自然地会联想到5W和1H:What(什么)、Where(哪里)、When(几时)、Who(谁)、Why(为什么)、和How(如何)。在要能提问这些问题时,孩子首先要具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能力。通过前期的训练,到这个阶段,孩子应该已经能命名物件、人物、地点、活动(参见【基础训练训练2 命名物件】,但还没有学习到时间和因果关系,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先介绍【什么】、【谁】和【哪里】的问题的训练。

 

训练一

对不认识的物件提问“这是什么?”

 

提问是一个有功能的行为,即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换句话说,只有在信息不明确的前提下做出的提问,才是正确的反应。所以,在训练中,我们不仅教导孩子使用问句,同时也设置了条件来训练孩子在正确的时机提问。该前提条件是通过同时安排孩子“认识”和“不认识”这两种情况来实现的。我们需要孩子能做到:在看到认识的东西时正确命名或不提问,在看到不认识的东西时会正确提问。另外,提问在语言行为中属于提要求的行为,这一类行为(提问)的强化来自于获得信息,而不是其他与行为不直接相关的强化物(如代币或夸奖)。所以,在训练中,当孩子提问时,我们首先要给予的行为后果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夸奖学生有正确提问。至于为什么得到答案会能成为提问行为的强化物,当然是需要让这个得到的答案有用才行。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要求孩子完成某个任务,并且说明了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强化物。该实物强化给了孩子要去完成任务的动机,而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获取相关信息,所以自然也就给提问制造了动机(如下图所示)。

 

 

   

目标行为:当孩子看到不认识的物件图片时,能在2秒内使用“这是什么?”来提问。说话时,使用室内音量,发音的清晰度确保陌生人能够听明白。

 

教学材料:

  • 孩子能精熟命名的卡片若干张和不认识的卡片10张(认识与不认识的图片比例约为2:1)。精熟命名指在命名练习中,孩子命名的正确率达100%,且每当卡片呈现时,孩子能立即说出名称。
  • 建议不固定认识或不认识的卡片,特别是不认识的卡片,经常更换有利于避免孩子在训练中逐渐掌握这些卡片。
  • 当孩子在训练中正确命名了“不认识的卡片”,在下一次训练中换掉该张卡片;注意这张卡片不符合“能精熟命名的卡片”的要求,也不符合“不认识的卡片”的要求。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

2.   教导者将准备好的一叠卡片拿在手中;

3.   教导者向孩子说明规则(建立动机):“我们来读卡片,读完所有的卡片就可以得到【强化物】。当你碰到不认识的卡片的时候,你可以问我‘这是什么?’,我会告诉你答案,但认识的卡片你要自己说。准备好了吗?”;

4.   当孩子说“好了”,教导者将卡片呈现在孩子面前,并给指令:“这是什么?”;

  • 因为这个训练是要求孩子连续命名卡片,所以“这是什么”的指令只需要在第一张卡片的时候给,或中间在孩子停顿超过两秒的时候给;
  • 不认识的卡片随机混在精熟命名卡片中;

5.   当卡片为孩子认识的物件时,孩子应该能正确命名。当卡片为孩子不认识的物件时,孩子可能做出三种不同的反应:(1)停顿(2)随便说一个错误的答案(3)回答“我不知道”。教导者按孩子的反应给予辅助:

1)  当孩子停顿超过2秒时,教导者提示“你不认识的话,可以问我,你要说‘这是什么’”;

2)  当孩子随便说一个错误的答案时,教导者提示:“不对,你不认识的话,可以问我,你要说‘这是什么’”;

3)  当孩子回答“我不知道”时,教导者提示“你可以问我,你要说‘这是什么’”

4)  如果孩子没有能正确命名认识的卡片,教导者给予从少到多的提示:第一个字的起始音➡第一个字➡完整示范,每级提示之间停顿2秒;

  • 情形4在训练中应该极偶尔出现,如果孩子在同一张卡片上卡顿超过2次,那么这张卡片不能作为精熟卡片在训练中使用,建议换其他卡片;

6.   当孩子提问后,教导者命名该张卡片;

7.   孩子仿说,即正确命名该张卡片后,教导者翻下一张卡片,重复步骤4-6,直至孩子读完所有卡片;

8.   教导者夸奖孩子:“太棒啦,你把所有的卡片都读完了,现在你可以玩/吃【强化物】了”,同时将强化物递给孩子。

辅助:

  • 口语示范:教导者口语示范孩子提问“这是什么?”。

辅助撤销:

  • 示范完整句子“这是什么?”➡示范句子前面2个字“这是……”➡示范句子第一个字“这……”➡示范第一个字的起始音➡示范第一个字的口型➡无辅助

 

数据记录:

  • 只记录孩子对不认识的卡片的反应,即孩子是否提问“这是什么”,不记录命名卡片的正确与否。
  • 注意:虽然我们准备了10张孩子不认识的物件卡片,但在练习过程中,因为我们给予了物件名称的答案,所以孩子有可能在练习中逐渐认识且能命名这些物件,所以我们并无法确保在每次训练中让孩子提问的机会有10次。
  • 提问行为的正确反应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独立且正确提问的回合数/不认识的卡片呈现且孩子无法回答的回合数x100%
  • 如果在准备的10张不认识的卡片中,孩子正确命名了2张;正确提问“这是什么”的次数是5次,辅助下说“这是什么”的次数是3次,那么,这次训练的正确反应百分比为5/8=63%。

 

训练完成标准:

  • 如果呈现的不认识的卡片不固定,则当孩子连续2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本训练完成。
  • 如果呈现的不认识的卡片是固定的,那么当孩子连续2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时,本阶段训练完成;换不同的卡片测试孩子是否能正确提问。如果孩子不能独立提问,继续使用新的物件卡片展开练习,直到孩子在看到新的卡片时能独立提问为止。

 

训练二

对看不到的物件提问“里面是什么?”

 

目标行为:当孩子看到没有打开的容器时,能使用“里面是什么?”来提问。说话时,使用室内音量,发音的清晰度确保陌生人能够听明白。

 

教学材料:

  • 不透明的盒子、袋子等,如下图所示:

 

 

  • 孩子能正确命名的中性物件或偏好物若干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

2.   教导者呈现容器,并说明规则:

  • 如果里面装的是偏好物,规则为:如果你能说出来里面装了什么,你就可以得到它;
  • 如果里面装的是中性物,规则为:如果你能说出来里面装了什么,你就可以得到一个代币,得到五个代币后,你就可以交换你喜欢的东西了。

3.   教导者将一个物件装进容器里,然后放在桌面上;

  • 如果孩子的偏好物(强化物)可以放进盒子中,则直接使用偏好物(推荐);
  • 如果孩子的偏好物(强化物)不适合放进盒子中,则可随机放一件孩子能正确命名的小物件;
  • 注意将物件放进盒子里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看到;
  • 盒子、袋子等不同的容器在回合中无规律交叉使用;

4.   孩子可能做出四种不同的反应:(1)停顿、(2)随便说一个错误的答案、(3)回答“我不知道”、(4)提问“这是什么?”。教导者按孩子的反应给予辅助:

1)  当孩子停顿超过2秒时,教导者提示“你不知道的话可以问我,你要说‘里面是什么?’”;

2)  当孩子随便说一个错误的答案时,教导者提示:“不对,你不知道的话可以问我,你要说‘里面是什么?’”;

3)  当孩子回答“我不知道”时,教导者提示“你可以问我,你要说‘里面是什么?’”;

 

4)  当孩子提问“这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正确的反应,所以我们不需要说孩子错了,但我们在这个训练中想要扩展孩子语言的使用,所以教导者先夸奖孩子能提问,然后再辅助正确的提问:“对哦,你可以问我,不过你要说“里面是什么?”;

5.   当孩子提问后,教导者马上告诉孩子正确答案:“里面是【物件名称】”;

6.   当孩子仿说后,教导者反馈,“我们来看一看吧”,然后打开容器,拿出物件,然后说“对了,就是【物件名称】”。

7.   如果使用的物件是孩子的强化物,直接交给孩子,食物允许孩子吃完,玩具玩15秒后收回。如果使用的是中性物件,则给孩子一个代币,当孩子积满5个代币后可交换强化物。

8.   重复上述步骤3-7。

辅助与辅助撤销:

  • 同训练一

训练完成标准:

  • 当前阶段完成标准:连续2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
  • 训练完成标准:呈现新的孩子没有见过的容器,如果孩子不能独立提问,则继续使用新的容器进行训练;完成之后再用其他孩子未见过的容器进行测试。以此类推,直到孩子见到新的容器时也能提问“里面是什么?”,训练结束。

 

扩展训练

仅在不知道时提问

 

和训练一不同,在训练二中,我们没有加入区辨提问的时机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训练一中,我们能明确知道孩子能命名卡片,但在训练二中,我们即使让孩子看到我们将物件放入盒中,我们仍然无法确保孩子在看不见物件的情况下能否正确命名该物件。后者涉及孩子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需要孩子能看(观察)我们放物件进容器的动作、记住放进去的是什么,然后在看不见该物件的时候说出名称。所以,在做区辨情境提问的训练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测试孩子是否能记住且命名之前看到的物件。

测试1

命名之前看到的卡片

1.  教导者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

3.  教导者呈现一张卡片在孩子面前,保持2秒,同时提示孩子“看”;

如果这时孩子命名卡片,教导者提醒孩子保持安静;

4.  教导者将卡片翻过去放在桌面上;

5.  教导者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能达到100%的正确率,我们进入第二个测试,否则则需要展开这方面的训练(参见【基础认知训练24 短时记忆训练】)。

测试2

命名装在容器中的之前看到的物件

1.  教导者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

3.  教导者将一个物件呈现在孩子面前,并给指令“看”;

  • 教导者确保孩子的眼神有落在物件上;
  • 如果这时孩子命名物件,教导者提醒孩子保持安静;

4.  教导者在孩子面前将物件装进容器里;

  • 如果孩子没有观察教导者的动作,教导者提醒孩子看;

5.  教导者合上容器,并将容器放在桌面上,然后提问“里面是什么?”

 

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能达到100%的正确率,我们就可以进入区辨情境来提问的训练了。

目标行为:当孩子不知道容器里装的是什么时,能使用“里面是什么?”来提问。说话时,使用室内音量,发音的清晰度确保陌生人能够听明白。

 

教学材料:

不透明的盒子、袋子等

  • 孩子能正确命名的中性物件

教导程序:

与第二阶段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教导者穿插孩子看到和看不到什么东西装进容器里的回合。

  • 经过前面的测试,孩子在看到装进容器里的东西的条件下,应该能做出正确回答。如果孩子没有正确回答,教导者将物件拿出来,重新放一次,再提问。注意,仅在孩子直接回答正确的时候才给予代币;纠错回合(即教导者重新放物件进容器的情况下)仅给予口头夸奖,不给予代币。
  • 在孩子不知道容器里是什么的时候,经过阶段二的训练,孩子应该已经能提问。但如果孩子没有正确提问,教导者提供从少到多的辅助,即口语提示“你可以问我”➡示范句子的第一个字的起始音➡示范句子的前两个字“里面……”➡示范完整的句子“里面是什么?”。同样,仅在孩子独立正确提问时,才给代币,提示回合仅给予夸奖。

 

训练三

提问“这是谁?”

 

对人物的提问的训练方法和物件是类似的,只需要将图片从物件换成人物。训练时同样也同时使用孩子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由于在命名人物的训练中我们已经教孩子认识了大部分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而对于不熟悉的人,我们也仅只需要教孩子使用叔叔、阿姨等通用的称呼,因此可选用的真人图片应该不多了。所以,在这个训练中,我们可以改用动画片的卡通人物(如下图所示)。

 

 

  

扩展训练

提问“【人物】在做什么?”

 

在信息要素中,【在做什么】也是一个重要信息。在前面的训练中,我们已经教会了孩子命名常用的动词,也就是说常见的活动孩子都能命名了。提问“【人物】在做什么?”的训练程序和训练一相同,除了我们将卡片换成活动,包括孩子能命名的(如:踢球、洗手、写字)和孩子不会命名的(运动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下图所示)。

 

训练四

提问“这是哪里?”

 

“这是哪里?”是对地点的提问,其教导方法也和训练一中对物件的提问是一样的。我们同样需要使用孩子精熟的(如超市、公园、学校)和不认识的场所的图片(如下图所示)。大家不必顾虑所选择的图片的内容对于早期干预的孩子是否有实用性。因为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教孩子提问,而不是让孩子认识这些地点。也只有当孩子不认识这些地方时,他才会有提问的机会。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当孩子问“这是哪里”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给予正确的回答,并且需要孩子仿说,才算是孩子正确命名了卡片。另外,虽然孩子在前面的训练中已经认识了不少场所,但由于很多场所在不同地方或国家呈现的样子会不同(如不同国家的邮局,见下图),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孩子能命名的地点的不同图片。当然,如果孩子泛化的能力很好,比如看到不同样子的邮局都能正确命名“邮局”,那么这些图片就不能使用在本项目中。

 

 

扩展训练 1

“【目标物件】在哪里?”

 

涉及地点的问题还包括提问特定的物件或人物“在哪里”。比如,孩子找不到妈妈新买的玩具时会问“【玩具】在哪里”或是吃饭前,孩子找不到勺子会问“勺子在哪里?”。在教导时,为了建立孩子寻找物件的动机,我们会把孩子的偏好物藏起来,让孩子去找。在孩子找不到时,就有了提问的动机。 

目标行为:当孩子找不到目标物件时,能独立使用“【目标物件】在哪里?”来提问。说话时,使用室内音量,发音的清晰度确保陌生人能够听明白。

 

教学材料: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让孩子做几个精熟指令,比如模仿、一步指令、指认或命名孩子精熟的卡片;

3.   孩子每完成一个指令,教导者夸奖孩子“做对了”;当孩子完成3-4个指令,教导者夸奖孩子,“你真棒,玩一下手机吧。”;

  • 每个回合可以使用不同的强化物;

4.   当孩子坐在桌面前等待家长给手机时(之前训练中养成的习惯),家长提示孩子“你自己去拿手机”,并且辅助孩子离开座位;

  •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去找,教导者继续提示孩子“去拿吧”或“去找一找”;

5.   当孩子因为找不到而略显挫败(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或孩子持续在同一个地方找超过10秒、或孩子嘴里说“手机”时,教导者提示孩子“你找不到可以问我,你要说‘手机在哪里?’”;

  • 如果孩子没有马上仿说,教导者再示范一次,提示孩子说一样的;

6.   当孩子正确提问,教导者立即告诉孩子手机的位置,如“在书包后面”,同时将孩子领到藏手机的位置,指示给孩子看,确保孩子拿到强化物。

7.   如果强化物为食物,则让孩子吃完;如果强化物为玩具,在孩子把玩15秒后收回。教导者启动下一回合,重复上述步骤1-6。

  • 每次训练进行10个回合左右。

 

扩展训练 2

“【目标人物】在哪里?”

 

目标行为:当孩子需要找到特定的人时,能独立使用“【目标人物】在哪里”提问。说话时,使用室内音量,发音的清晰度确保陌生人能够听明白。

 

教学材料: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物件

教导程序:

本项目的训练程序与提问【目标物件】在哪里的训练相同,只不过强化物由第三者控制,而这个第三者会找个地方躲起来。在允许得到强化物的时候,教导得直接告诉孩子目标物件在谁的手中,让孩子去找。比如:你做得太棒了,现在你可以玩手机了,去找爸爸拿手机吧。在孩子找不到时,教导者提示孩子提问。在孩子正确提问后,教导者告诉孩子目标人物在哪里。由于家中人物有限,所以在训练环境中孩子能得到的练习不多。比如平常只有爸爸妈妈在家,所以问句仅能涉及“爸爸/妈妈在哪里”。所以,在孩子掌握这个句型后,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找到适当的机会,让孩子多加练习。

生活中的练习

 

提问“这是什么?”

 

1. 在吃加餐时,家长可以将孩子的食物放在一个不透明的饭盒或是放在盘子里用布盖住。家长可以摇一摇饭盒,让里边的食物发出一些声响,或是假装闻一闻盘子里的食物,并说“好香啊”。家长此时可启发孩子提问“这是什么?”或“里面是什么?”。孩子提问后,家长呈现饭盒或盘子里的食物。

 

2. 去超市买完菜,可以让孩子看着购物车里的物件说一说今天都买了什么,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物件时可以提问“这是什么”。孩子提问后,家长告诉孩子物件名称。在家长做饭时,也可以安排类似情景,让孩子逐一说出各种食材。

 

3. 家长挑选一些孩子喜爱的零食,但零食包装是孩子并未见过的。家长拿着零食假装闻一闻做出很享受的样子,当孩子提问“这是什么”后,家长打开零食让孩子看到,告诉孩子是什么,并给他吃。

 

提问“这是谁?”

 

1. 家长和孩子一边看照片或视频,一边让孩子说出照片/视频上的人都是谁。当孩子遇到他不认识的人时,提示孩子提问“这是谁”,家长告诉孩子人名。

 

2. 在过节聚会时,让孩子说出家里的客人都是谁,当遇到不认识的人物时,提示孩子提问。

 

3. 家长和孩子一起画画,画完后家长和孩子分别说一说自己画的是谁,此时家长让孩子来猜自己画的是谁,孩子猜不出来并提问“这是谁”后,家长再告诉他答案。

 

提问“他在干什么?”

 

1. 在社区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身边看到的人都在做什么。当孩子说不出来的时候,提示孩子提问“他在干什么?”

 

2. 在家人修里物品时,孩子听到声音或者会跑去看,此时可以让孩子提问“爸爸在干什么?”

 

3. 当孩子听到窗外有响动时(如,有汽车喇叭的声音或是人物说话的声音)看向声源,此时家长可引导孩子提问“外边的人在做什么?”

 

提问“物件/人物在哪里?”

 

1. 在停车场家长可以让孩子去找自己家的车。当孩子找不到车时,家长引导他提问“车在哪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找。

 

2. 在家里吃零食时,家长可以先把零食藏起来,只告诉孩子现在可以吃,并提示孩子自己去拿。当孩子找不到时,家长提示孩子提问,然后告诉孩子东西的位置,并带孩子去拿。

 

3. 孩子出去玩之前,家长把孩子的一只鞋或外套藏起来,并告诉孩子把鞋和外套穿好要出去玩了。孩子找不到鞋或外套时,家长让他提问“鞋/外套在哪里?”。 

 

4. 在超市买东西时,家长让孩子对照着购物清单去找相应的物件,当孩子找不到物品时需要提问“【目标物件】在哪里?”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物件大致的位置并和孩子一起去找。

 

5. 在过年分给家人发糖果时,可以让家人藏起来,孩子找不到家人时提示孩子提问,然后告诉孩子家人躲在哪里,并带孩子去找。

 

6. 在上述第1-4个情景中,当孩子提问“【目标物件】在哪?”后,家长可以让他去询问某个人,但这个人事先藏起来了。当孩子找不到这个人时,家长提示孩子提问“【目标人物】在哪里”,然后在找到那个人后再问“【目标物件】在哪里?”例如,吃加餐时,孩子找不到酸奶,爸爸可以告诉他“你去问问妈妈”。此时,妈妈藏起来,孩子找不到妈妈时需要提问“妈妈在哪里?”,这时爸爸带孩子找妈妈,然后孩子在找到妈妈时再提问“酸奶在哪里?”。

 

7. 要求孩子完成某项任务,但将完成任务需要的材料藏起来。比如,要求孩子涂色,却把彩笔藏起来。在孩子找不到时,家长提示孩子提问,然后家长告诉孩子目标物件在哪里,并带孩子去找。

 

贾丽娜 博士

(BCaBA,北京)

 

 

张蕾

(BCaBA,北京)

 

 

朱璟 博士

(BCBA-D,新西兰)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谆仪行为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