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什么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有哪些症状?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4-13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和孤独症有什么区别?儿童孤独症有哪些表现?孤独症更严谨的医学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是对同一种先天性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的不同称呼。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家长要提高警惕,针对孩子在语言、社交、行为方面的一些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由于孤独症人士的表现各不相同,呈现出来的症状也轻重差异明显,像彩虹的光谱一样范围宽广,所以专业的说法会称它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具体的病因尚不可知,在疾病分类中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又不同于狭义上的精神病或抑郁等心理疾病。孤独症的起病通常始于婴幼儿期,3岁左右的孩子即可能得到确定的诊断。

 

不同表征的孤独症人士,他们具有的共性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具体的症状表现为:

1)社会交流障碍,缺乏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技巧,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养育着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

2)语言交流障碍和非语言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不会正确使用语言之外的动作、表情等肢体动作来表达自我或者进行互动交流;

 

3)兴趣狭隘,异常痴迷于某些无生命的物品或特殊材料、形状的物体,比如喜欢看圆形扥、旋转的东西;

4)重复刻板行为,思维刻板,难以接受改变,坚持固定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比如不断重复开门、关门的动作,不断地站起、坐下,喜欢原地转圈,

 

5)感知觉系统异常,感官超载,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高敏或低敏;

6)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自伤或攻击他人等。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儿童在早期发育中出现以下“六不行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下列症状的频率较高,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1)不(少)参与:缺乏参与社交互动的技能或意愿,孩子对同龄人没兴趣,参与伙伴游戏或活动时,更多地是因为关注别人手里的玩具、零食等物品,而不是伙伴本身。

              

2)不(少)看:目光接触异常,对人和人际互动表现淡漠,不看人,不理人,尤其不喜欢看别人的眼睛,与人近距离对视时,常会把头扭到旁边去,避免眼神的直接接触。


3)不(少)应:叫名无反应,缺乏共同关注,对他人的呼唤经常充耳不闻,很少会跟着大人手指的方向或眼神看的方向与其共同关注一个东西。

       
4)不(少)指:很少主动要东西,缺乏指点性分享。孩子不会提要求,要东西,很少把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指给大人分享。       
5)不(少)语:不说话或者说话晚,喜欢自言自语,无意义的语言居多。

 

         

6)不当: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孩子喜欢用与众不同的视角来看世界或使用物品,比如对旋转的、晃动的、反复开关的、可以按某个顺序排列的东西很痴迷,喜欢转汽车轮子、自己转圈、晃手、看电梯和车库门开开关关、看闪烁的彩灯等。

 

家长或其他普通人在认识孤独症时,还需要注意区分这些情况:

1)孩子不说话不一定是孤独症

虽然多数孤独症儿童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但语言障碍不是孤独症的必要诊断条件,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早期的表现并不是不讲话,而是语言发育相对落后,更多体现为重复一些刻板的言语和行为。

比如有的孩子完全没有语言,也有孩子可以简单地语言交流,但语言中缺少有意义的社会互动内容,还有的孩子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然自语,比如反复背广告台词、动画片台词等。

 

2)孤独症和抑郁症有区别

孤独症和抑郁症是两个不同的疾病谱,孤独症起病于3岁之前的儿童早期,核心症状是社交障碍和兴趣狭隘以及重复刻板行为。而抑郁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核心症状股是持续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是孤独症患者青少年期常见的共患病。

 

3)孤独症的预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孤独症儿童的先天障碍程度是决定其日后康复程度的关键,对于轻度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接受长期系统的干预训练后,有可能恢复到跟普通孩子相近的状态,进行社会融合,但其身上的孤独症特质并不会完全消失;而如果是低功能的重度孤独症患者,可能终身都需要有高度伴随性的照料和支持。

 

如果孩子确诊了孤独症,家长应该保持接纳的心态,积极帮孩子找到适合的康复机构,尽快开始做康复。同时要积极了解所在地关于孤独症人士的相关政策,获取专业的咨询、技术和经费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