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干预:准备行为(补充)3—等待强化物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2-06-13

小龄孩子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就会伸手去拿,在他们拿不到的时候,就会哼叽、哭闹。这时家长会去观察孩子想要什么,然后把东西给孩子,孩子马上就会停止哭闹。在这个过程里,孩子学会了通过哭来表达需求。可以说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个提要求行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慢慢学会通过指来说明自己想要什么。在孩子会说话之后,语言成为孩子表达需求的最主要手段。然而,语言的发展减少了孩子用哭来表达需求,却不会减少孩子在得不到的时候用哭来表达“我就是想要”的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得不到时的哭闹行为的社会适当性变得越来越低,最终被视为问题行为。具体而言,不足一岁的宝宝通过哭表达是要喝奶或是要换尿布是正确的提要求行为。两岁多的宝宝用哭来表达自己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的生气和委屈,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可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从而想办法去满足孩子或在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想其他办法去安慰孩子。然而当四五岁的孩子在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就大哭大闹,更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行为,并且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人会在这时开始想要干预孩子的这一行为。

 

得不到就哭闹的行为需要分开两种情况来干预。第一种是不能等待,指的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是不能给,而是需要一点时间。比如孩子想要吃酸奶,但妈妈想要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酸奶热一下再给孩子,这就需要孩子能稍稍地等几分钟,之后就可以得到。第二种是不能获得,指的是在当前时间孩子想要的东西是家长无法满足的。比如在飞机起飞的半个多小时里,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要关闭,这时家长就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玩手机的要求。两种情况需要孩子具备的技能不同。第一种只需要孩子具备等待的能力,而第二种则需要孩子具备接受拒绝的耐受力。后者显然比前者的要求更高、建立的难度更大。

 

在早期干预的训练中,我们给孩子准备了各种强化物,都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看到强化物就马上想要得到,自己去拿,老师不给予就开始哼叽哭闹,那么我们的训练课程就无法平顺地展开。在这里,这些东西并不是不能给孩子,而是需要孩子能等一点点时间,所以属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类技能缺失。因此,我们只需要通过训练帮助孩子建立等待强化物的能力,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阶段一

看到偏物好不出现抢的动作

 

目标行为:

当孩子看见偏好的物件,能安静地等待1秒,等待过程中不出现伸手拿的动作及哼唧的行为。

 

教学材料:

  •  孩子偏好的物品3-5种、计时器。
  • 所选择的偏好物按孩子的偏好程度分类,从低偏好的物件开始介入,然后逐渐地转向中偏好和高偏好。
  • 注意:所使用的偏好物必须是孩子看到后就会伸手来拿,并且在不给予时会出现坚持想要的行为的。如果所使用的偏好物是孩子得不到也无所谓的,那么说明孩子在面对这个偏好物的时候是不会出现问题行为的,也就达不到干预的目的了。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可以隔着桌子。

2.   教导者获取孩子注意力。

3.   教导者呈现一个偏好物在孩子面前。

  • 初介入训练的时候,教导者可以将物件拿在手里,避免出现和孩子比手快去抢东西的情况。
  • 当孩子看到东西不会很快动作去拿的时候,教导者就可以把物件放在桌面上。
  • 物件呈现在桌面上的时候,教导者不要以双臂围拢呈现防范的姿态。

4.   当孩子伸手去拿偏好物的时候,教导者马上辅助孩子把手放下,说“等……”。

5.   在孩子把手放好的时候(或教导者在辅助时感觉不到孩子的对抗行为),教导者按下计时器(计时器设置1秒)。

  • 特别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因为完全没有等待的概念,可能一开始无法达到1秒的时间,可以先不用计时器。在操作时,教导者在孩子伸手时把孩子的手压下(孩子没有做出伸手拿的动作,在孩子有机会大声叫之前),同时给指令“等……”,略一停顿就马上给反馈:“你有等哦,给你玩!”,同时马上把东西给孩子。
  • 在这一设置下,孩子完全没有哭闹的机会,我们就有机会强化孩子“安静等待”的行为。当孩子建立了安静等待和得到偏好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再介入计时器。

6.   当计时器响起时,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你有安静地等,现在可以玩了”,同时把偏好物递给孩子,然后按停计时器。

  • 如果计时过程中孩子手没有放好,重新计时。
  • 如果偏好物是食物,给孩子消耗食物的时间,等口腔清空进入下一个回合;如果偏好物是玩具,教导者给孩子把玩8-10秒。

7.   重复以上步骤2-6,连续做10个回合。

辅助及辅助撤销:

  • 肢体辅助:教导者手把手辅助孩子手放好。
  • 撤销辅助时使用渐进式引导的方式,教导者放松手上的力度,发现孩子有要伸手来拿物件的动作时,加大手上的力度。教导者以最少的力度确保孩子在等待期间手保持放好就可以。最后教导者不需要提供肢体辅助,孩子可以安静地等待,不出现伸手拿的行为。

数据记录:

  • 正确回合百分比:孩子安静等待的回合数/总回合数

训练完成标准:

  • 连续2次训练安静等待回合百分比在90%以上。

阶段二

延长等待时间至5秒

 

第一阶段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等待”和“得到”之间的关联。当孩子理解等一下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自然就不会出现抢和哭闹的行为。然而只等待1秒的能力无论是在训练环境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具有实际的作用与意义。在训练环境,我们最终需要孩子能在积累3-6个代币之后才接触强化物,所以会需要孩子能等待2-3分钟的时间。我们继续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来帮助孩子逐渐提高等待的能力。

第二阶段的干预目标是将孩子的等待时间延长至5秒,这个时长基本可以完成一个简单回合的训练,比如一个大动作模仿的回合。本阶段的训练程序与阶段一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等待的时长(计时器的时间)。教导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已经完成第一阶段训练的孩子,在看到呈现的偏好物时应该已经不会出现伸手拿的动作。所以教导者可以将物件呈现在桌子中间(孩子面前),要求(辅助)孩子手放好之后就按下计时器。
  • 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延长等待的时间。有的孩子需要一秒一秒地增加,比如前一阶段是等1秒,下一阶段先增加到2秒,然后3秒,以此类推,最终增加到5秒。有等待能力的孩子可以加大时间增加的幅度,比如先增加到2秒,然后直接增加到4秒或5秒。
  • 如果在训练中发现孩子频繁地在规定的时距内无法安静地等待(正确回合百分比低于50%),说明目前设置的时距过长,需要降低标准。

训练完成标准:

  • 连续2次训练安静等待回合百分比在90%以上。

阶段三

插入指令

  

在进行等待强化物的训练时,其他的基础技能项目其实是同步展开的,并不需要等本项目完成之后才开始。和交还强化物不同,不能等待强化物的问题行为出现在孩子看到偏好的物品,想要拿却又拿不到时。所以教导者可以先通过预防措施来避免或减少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先不把强化物放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直把孩子喜欢的东西藏起来。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教导孩子在看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可以按耐住想得到的冲动,并且在安静的同时还可以专心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第三阶段的训练目标是让孩子在看见偏好物的情况下,可以安心做一些任务,然后才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训练使用塑造的方法,一开始的时候,只要求孩子完成一个简单指令就可以获得强化物。然后我们逐渐增加对孩子行为的要求,最终实现孩子可以至少在完成三个简单指令(获得三个代币)后才获得强化物。在完成本阶段的训练目标时,孩子也就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状态了。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好,偏好物放置在桌面上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不再需要放在孩子面前);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

3.  教导者给出一个指令,然后辅助孩子完成指令;

  • 如果给出的指令是孩子不会的,教导者要马上辅助孩子执行指令。这一安排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得到强化物,既帮助孩子建立听从指令和强化物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可以避免孩子因长时间得不到偏好物而可能引发的问题行为。

4.   当孩子执行指令后,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明确描述孩子做了什么),然后把偏好物给孩子。

5.   重复以上步骤2-4。

数据记录:

  • 正确回合百分比:孩子平静完成指令的回合数/总回合数

阶段设置:

  • 第一阶段:给出一个指令。
  • 第二阶段:连续给出三个指令。
  • 第三阶段:给出三个指令,每个指令后给代币,并且要求孩子贴代币。

训练完成标准:

  • 连续2次训练平静完成指令的回合百分比达到90%以上进入下一阶段,直至完成最后阶段的训练。

 

 胡志芬

(BCaBA,广东惠州)

 

朱璟 博士

(BCBA-D,新西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谆仪行为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