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孩子从幼儿园退学,干预一年能回去上学吗?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9-14

着小龄自闭症康复机构的及,家长们在选择机构时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期待在看重一一密集教学带来针对性、个别化训练效果的同时也很注机构课型丰富度,比如,个训课除了桌面教学还教其他的吗?有没集体课?孩子在中心社交机会都哪些

 

今天文章小主人公航航10月时进ALSO·IN西安二中心干预在近一时间里他一路披荆斩棘从三小时一个训课起步,后进开放教学区升级打怪,现在又开始“混”IN的集体课,着重进行社交方面练习

 

IN是航航的第一家干预机构,也很有希望是他进幼儿园融合前待的最一家小龄机构。据妈妈透露今年冬天,航航有可能要再次进幼儿园去上学了。

 

航航

 

为什么再次?因为去3月,航航已经上过一次幼儿园了,那时老师发现他不合群、不跟小朋友交流,到当地医院检查说是发育迟缓。接下去几个月航航的语言越来越少模仿能力也都没,妈妈带他到北京的医院,确诊了自闭症语言、社交航航最大短板

 

然后他们从幼儿园退出来开始了在IN的干预之旅,至今近一年。航航的个案体现的是一个非常具示范意义个别化教学,机构会针对每个孩子的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的干预计划,并贯穿整个学活动中哪怕进入集体课后,老师也能在教中突出体现孩子个别化干预目标的教学

 

他会用眼神和语言提求了

 

航航是4岁4个月ALSO·IN西安二中心天上课妈妈跟他说上厕所,企图把航航留在教室未成功他对妈妈很依赖

 

让航航尽快适应环境中心先让妈妈进个训教室陪会儿半路再撤出来。不过航航一旦看不到妈妈,就会有情绪想找妈妈。

 

这时,老师会结合航航的兴趣玩他喜欢的玩具、做他感兴趣活动对想要找妈妈的要求也会回应说妈妈会在外面。下课后,就跟航航讲“我们下课啦,可以找妈妈了”

 

可爱航航

 

慢慢地航航可以跟老师在教室里玩玩具、听儿歌有时会唱两句,这让老师大受鼓舞第二天老师在中心门口接航航时他不哭跟着进教室,建立配合的第一步目标达到。

 

为了让孩和老师更加熟悉督导结合航航的个人教学计划(IEP),将课程重点放在提求上方面给航航创造情景用语言和老师对话,另一方面把老师和孩子喜欢的玩具进行配对让老师逐渐变成航航强化物。

 

备课时老师按照强化物等级列了一份专属航航的强化物清单准备了很多他喜欢的玩具。先从航航喜欢的拼板入手他玩每次拼完一块老师无缝衔接,准备好下块递给他。然后逐渐在拼的过程中增加要求——当航航看向老师时再给他拼板

 

经过几次教学后航航看老师的次数增加。此时老师再一次提高要求通过语言示范让航航学习用语言要求“拼板”成功几次之后,避免饱足老师主动更换强化物作为提要求的媒介

 

如此在不断维持航航动机前提下多次练习航航通过语言要求行为大大增加,有时还会主动向老师表达需求

 

上个训课的航航

 

这时,老师开始在个训课中增加教学时长,航航提要求就强化,通过1:1 的强化频率养成用语言提要求良好行为逐渐再慢慢降低强化频率通过比率强化和延迟满足等方式维持航航语言提要求为。

 

在进行延迟满足时老师在航航学习中间开始增加任务穿插多选择一些耗时短、指令简洁任务进行这样孩子等待的时间所延迟同时良好行为还可以得到强化

 

人来人往开放教学区能教啥?

 

所在的机构有“开放教学”吗?在这里,小朋友除了习之外还可以聚在一块做课间操、互动游戏、讲故事情景扮演......开放的环境中有更多的玩具和游戏设施,小朋友和老师穿梭其中,互动、玩游戏更加贴近幼儿园的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社交环境小朋友们可以互相邀请起游戏分享玩具和零食。另外一方面小朋友们在开放教区里需要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对注意是很大的挑战!

 

ALSIN西安二心开放教学区

 

到IN两周后导和老师结合IN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从社交、配合度分析后发现航航的整体配合度、绪有很大进步,可以尝试着让他去开放教学区上课,走出个训室接触更复杂些的社交环境,增加对伴的关注

 

老师把这个想法跟航航妈妈沟通,家长有些担心孩子不适应换了新环境,前两周良好状态还能维持下去吗?

 

这时督导提出个渐性策略:

 

01 借玩具

在第三周时,把航航的玩具放到开放区,让他上课时专门来外边借玩具。“我们刚开始把玩具放得离航航比较近,逐渐再更换到地方通过我带着航航频繁外出借玩具,让他熟悉环境。”老师说。正式上课后当老师提出“出去借玩具”时,航航起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老师一起出去了,开头错。

 

02 玩蹦床

再后来借玩具时航航发现了自己喜欢蹦床玩蹦床,在外边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03 提高难度

老师继续通过行为塑造,在开放区安排简单到困难、由少到多的任务让航航去完成。一周后航航基本适应了外边环境。第四周可以进入开放区上课

 

航航和IN小伙伴,一起做了手工

 

以上整个教过程,重点在于让孩子和老师建立配合,不排斥甚至喜欢当下环境、情景提高孩子配合度。那么在学习中孩子的整体状态表现较好借助于不同的强化形式不固定的强化频率,让孩子的良好行为得以维持下去可以自动强化 

 

在开放教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经过也会有更多玩具面对些诱惑,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吸引走这也是老师进行提要求的泛化和进行简单社交行为教学的契机

 

比如他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很好玩时,我会带航航去找小朋友借在这个过程中让和老师、小朋友好。这个泛化情景在个训教室是很难有的。航航的干预老师说。

 

航航乘坐公交车和高铁

 

鉴于航航对新环境适应还不错,老师再次提高要求,将程难度维持在65%-75%之间。这时,航航出现了新的问题行为——过趴桌、不看老师、自言自语等方式逃避任务玩具、零食的动机还足以支撑完成难度较的任务

 

时,老师尝试进行了强化物拓展,一方面丰富玩具的玩法或和其它玩具配;另一方面,拓展不同形式强化物,比如手指谣音乐律动等,在动机操作上进干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上课形式,比如主题教学游戏教学安静书方式。航航逃避任务的行为得到了缓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老师将航航的干预节奏调整为:近2/3时间个训教室学习继续增加认、语言、常规方面能力(任务难度一步提高)剩下1/3到开放教区进行社交互动把教学和泛化顺畅地衔接到一起。 

 

把自己练成孩子的强化物

 

的路并非坦途。新问题又出现了,航航在集代币时会现高频率的自言自语跳去行为甚至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考虑到孩子良好情绪的重要性,老师调整了强化方式,将代币撤出使用不固定率强化进行延迟满足,航航的配合度提升很多

 

从航航问题行为出现的时段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在没有动机,或适应新的上课模式时出现的。为把握住孩子的动机掌握课堂主动权老师要将强化物形式更加灵活地使用起来。连续教学数据收集发现任务在10分钟左右航航的完成度相对较高而且上课前1.5个小时桌面学习的效率好于1.5个小时

 

因此,干预师重新调整上课时段划分前1.5个小时桌面为主,每10分钟的任务后休息2-3分钟休息时间孩子可以坐在垫上选择玩具玩或者和老师一起唱歌互动游戏;后1.5个小时以社交技能练习为主,教规则性游戏增加对同伴关注 

 

跟小伙伴一起上课

 

“改变教学模式后,航航还是会出现自言自语、喊叫、哭等行为,但很明显,他不单单是逃避任务,更多是在寻求我的关注。”老师表示,“因此,我们借助区别性强化给予航航关注。当他出现喊叫、自言自语的行为时,会继续下指令提醒、辅助航航继续完成任务;当他完成任务时给予眼神、语言、肢体互动等不同方式的关注通过一周的教,航航在课中任务完成度越来越高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变成了航航的强化物

 

经过一段时间密集社会性游戏练习,老师发现航航对周围小朋友大人关注很多他会和老师一起合作搭积木,共同完成一造型;还会和小朋友一起玩轮流钓鱼,些规则性游戏击鼓传花、抢椅子、萝卜蹲等。航航对游戏的参与越来越高对规则的理解也有提升

 

考虑到他的年龄、能力后续安置方向督导评估后认为航航可进入到IN小组课提高对集体指令理解对远距离指令的执行等

 

按照计划,在小组习时间里,老师会先引导航航接受小朋友靠近,同时分享零食、玩合作游戏过程中别强化航航关注同伴的行为

 

孩子会“使坏”了

 

航航进入小组课之后,课程变成了全天,半天个训课半天集体课。在接航航到集体课室时集体课的老师就感觉到航航不开心,他皱眉头瘪着嘴巴哭。因此在上课集体课老师会提高对航航的强化频率借助玩具、零食、老师关注等方式强化航航安静、坐好、回答问题等好的行为

 

航航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错

 

“我们发现很少集体老师上课内容和集体指令第一步集体课的老师先帮助航航熟悉活动流程辅助进行自我介绍。课后我也和集体课老师沟通,在个训课中航航单独练自我介绍、参考集体课的行事历调整个训课的行事历模式。”个训老师表示。

 

经过一周教学,航航在集体中自我介绍后得到了老师其他小朋友给予热烈掌声体会当“小明星”的滋味开始积极参与集体课活动对课小朋友和老师的关注越好

 

个训课中,孩子已经会的课程个训老师会反馈给集体老师让集体老师重点泛化通过、下午课的不断协作共同促进航航集体技能步提升

 

看着航航步步融入课堂、融入集体,老师家长都挺开心和督导沟通后制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步降低强化频率丰富强化方式维持航航集体中的参与向自动强化靠近

 

不断航航理解不同游戏规则所有老一起为航航鼓掌让他在游戏参与中得到自动强化

 

第二步增加航航对集体指令和个别指令回应次数

 

多提问航航,先练习远距离个别指令的执行另一方面,在集体指令执行中增加辅助提醒航航回答问题。在个课,老师也断泛化同场景、尽可能地创造和集体课类似上课模式集中练习孩子的主动性和对规则理解。

 

最近航航在集体课中回答问题还抄同伴答案在游戏中为获得胜利开始转脑筋破坏规则,老师很欣喜看到航航“使坏”,也期望看到航航能在越来越多人面前展现“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