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家长在居家干预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11-05

自闭症康复家庭干预怎么做?家长在教育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干预融合了教育和生活,家长既要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引导孩子,又要注重建立并维护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在干预中要慎用惩罚,不逼迫孩子,为孩子提供支持,保持开放从容的心态才能真正发挥出家庭干预的效果。

 

 

自闭症孩子家庭干预了好几年还是进步缓慢,家长要不要放弃?自闭症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针对于家长在家庭干预当中遇到的困惑,提供以下建议给家长参考:

 

第一,调整心态。

对自闭症孩子要有耐心、包容心和爱心。自闭症干预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而且付出和回报并不一定会成正比,家长在实施干预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合理期待孩子的未来。这样才能在孩子进步缓慢或是做错事情时保持情绪稳定,以淡定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表现,同时要以其它合理的方式来排解自身的焦虑和疲惫,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或发泄到孩子身上。

 

第二,多强化孩子好的表现,慎用惩罚。

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采取从事前预防、行为功能分析、技能提升、行为发生时的采取正确的方法等一系列科学的策略,核心是要以教授孩子好的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同时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积极表扬,及时强化,鼓励他多做好的行为。

 

对于孩子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行为,家长要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存在失误,切忌动辄体罚或暴力打骂自闭症孩子。因为行为干预需要保持连续一贯性,家长用打人来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那就要想到,这个打人的计划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致,即孩子一出现问题行为,家长能允许其他家庭成员、老师、街头陌生人等也做出同样的反应。自闭症孩子学习能力弱,任何技能的学习都需要无数次地强化,次数要比普通孩子高出很多倍。那么同理,家长如果准备靠打骂来体罚孩子,孩子挨打的次数也需要比普通孩子多得多,才可能成功。

所以从行为塑造的角度来看,惩罚孩子往往并不能达到让孩子“听话”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出现抵触家长的情况。

 

第三,了解孩子的真实能力。

不同的自闭症儿童因其症状程度及发展特点千差万别,单一的课程并不适用于所有自闭症孩子,唯有经过专业诊断及评估,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学习能力、障碍以及适合的教学方式后,才可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很多家长在尝试干预孩子很多年以后,才能发现或者说接受孩子的实际能力。全面而客观的能力评估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展基线的重要步骤,家长必须要通过评估以及生活中的能力观察和记录,掌握孩子真实的能力发展水平,据此制定适合孩子的干预计划。在技能训练的分配上,要注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行为习惯养成等在内的基础的生活技能,对于其它的认知和学业能力要合理分配比重。

 

 

在具体的干预方法和注意事项上,家长还可以参考这些方法:

1)尽早干预。

即早发现早干预,减少自闭症对儿童早期发育,缩小和同龄人的差距。尽早干预就是及时干预,发现孩子存在能力落后,就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于部分诊断较晚的孩子,家长也不要灰心,自闭症孩子错过6岁之前的黄金干预期,也依然可能继续取得进步。

 

2)设计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定个别化的干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坚持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进行固定时长的训练。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特征与发挥其优势的干预,加上家长积极配合,综合干预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能机械地地追求干预强度的量化指标,比如必须一天干预8小时或一周干预40个小时,而是要阶段性调整干预强度,采用灵活授课方式和模式,只有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强度才能发挥效用。

 

3)根据孩子的优势和需求,安排课程内容。

根据孩子的能力需求和优势,提供个性化教学,主要涉及沟通、社交、问题行为预防这三大领域,同时包含运动能力,即肢体协调性、精细动作及粗大动作、动作模仿;独立能力,即做家务、日常生活管理、寻求帮助);认知能力,即简单的学习能力等三大发展领域。

 

4)预先提示,排除隐患。

自闭症孩子喜欢固定有序的生活,为了避免孩子因为日程改变而爆发情绪问题,家长要预先告知孩子即将要做的事情或发生的状况,帮助他从当前的活动中,顺利过渡到下一项活动中。

5)做好示范,指令简短清晰。

想让自闭症孩子乖乖听话,家长必须要正确下指令,保证孩子可以理解并执行指令内容,如果孩子完不成,家长要及时进行辅助,辅助形式包括语言辅助和动作辅助,避免孩子因为任务太难而放弃。

6)反复练习,用好强化物。

自闭症孩子学习任何一项新技能都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家长必须要在频繁的训练中引入强化物,及时奖励孩子,才能增加孩子学会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