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家庭离婚率很高吗?孩子确诊自闭症,家长怎么办?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12-02

自闭症家庭离婚率很高吗?孩子确诊自闭症以后,家长应该怎么办?自闭症家庭如果长期处于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容易诱发家庭矛盾。但有调查数据显示,自闭症谱系障碍家庭的离婚率比预想中的要低。很多家庭在孩子确诊自闭症以后,反而可以统一意见,全身心投入自闭症康复干预中,帮助孩子进步。

 

 

相较于普通家庭,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康复费用支出也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家长无法平衡好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日常的家庭生活,很可能会导致家庭矛盾,出现婚姻危机。在自闭症家庭中常见的几种不利情况有:

 

1)孩子确诊自闭症,家长互相指责。

家长在孩子确诊后,无法完全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会出现家长双方互相指责的情况,比如认为是父亲或母亲一方将自闭症基因遗传给了孩子。还有部分家长因为不了解自闭症的原因,误以为是自己养育不当或是另一方家长对孩子过于冷漠造成了孩子的自闭症,就会出现自责、愧疚、责怪他人等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夫妻关系。

 

2)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不对等,心理失衡。

在很多自闭症谱系家庭中,一方赚钱养家,一方全职陪孩子干预是常见状态。不少家长在孩子确诊后,不得不辞职做全职妈妈或全职爸爸,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闭症干预的不确定性,长期居家的家长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工作的家长也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双方如果不能互相沟通和互相理解,也会影响家庭关系的稳定。

 

3)家庭成员在孩子的干预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干预不能只靠母亲或父亲单方面的付出,而是需要整个家庭的支持。尤其是在家庭成员较多的家族中,如果大家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意见不统一,经常互相指责或抱怨,导致家庭生存环境恶劣,不仅会危害婚姻关系,还可能影响自闭症孩子的成长。

 

4)夫妻关系不和导致婚姻破裂。

常见于有自闭症家族史的家庭,比如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也是自闭症人士。从自闭症谱系障碍给家庭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来看,自闭症人士由于社交障碍的影响,他们并不擅长经营家庭生活和婚姻关系,普通人在和自闭症人士结婚后,经常会因为一方的谱系特质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特殊挑战,非常考验普通人的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双方找不到适合的相处模式,可能就会选择离婚。

 

 

以上是自闭症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婚姻的不利因素。但也有调查显示,国内的谱系家庭离婚率比预想的低。自闭症评估干预平台ALSOLIFE研究院曾联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共同开展《关于中国孤独症人群家庭现况、需求及支持资源情况的调查》,实际数据表明,自闭症家庭的夫妻离婚率比预想得低,学龄前离婚率为3%,进入学龄期到16岁以前的离婚率为5%,而且孩子确诊以后,家长对夫妻关系的自我评价平均得分是正值。

 

自闭症谱系圈资深家长秋爸爸认为,夫妻双方一起照顾孩子本就是一场漫长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彼此最重要的支撑和扶持。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夫妻双方为了孩子的未来,反而可以拧成一股绳。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由于自闭症带来的生活压力,单独任何一方都难以承担起自闭症孩子的养育义务,所以家长在婚姻选择上也会更慎重。

 

总而言之,在孩子确诊自闭症以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康复,家长应该齐心协力,避免家庭矛盾。具体的参考方法如下:

第一,科学认识自闭症。

科学、客观、全面地认识自闭症是每个自闭症家庭的第一步,真正地了解自闭症,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后,不仅可以规避一些认知误区和干预陷阱,消除焦虑,还有利于家长重振旗鼓,建设积极健康的心态。

 

第二,家庭成员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自闭症家庭成员应该多沟通,就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做任何决定前应该互相商量,统一意见。

 

第三,重视家庭干预。

努力做学习型家长,多学习自闭症干预知识,并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立技能,合理期待孩子的未来,以宽容的心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接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