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上岸!!从拐卖式理发到主动去理发,孤独症孩子经历了什么?
编者语:
坐在理发椅上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理发可能会很痛苦。给孤独症孩子理发,竟成了全世界孤独症家庭的一大难题。
在英国的梅森是一名典型无言语的孤独症孩子,家人为了让他剪掉耳朵周围的一点点头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每两周去一次理发店,每次一小时。而理发时孩子可能躺在地板上、坐在沙发上、坐在接待处、窗台上,甚至在车里,一切都显得非常慌乱。
而1万5千公里外的陕西榆林,小涵妈妈则给我们发来捷报,6岁多的小涵已经可以安安静静的坐到理发店里,任由理发师“修理”他那帅气的头发。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星星雨家长小涵妈妈是如何做到的吧。
”
“理发师”下岗记
| 小涵妈妈 |
我儿子有很多的优点,他很有爱心,无比善良,最让为娘满意的是他可爱帅气的面庞。我想让大家知道,抚养一个孤独症孩子并不是世界末日。
我们不爱讨论养育他们的困难,这并不代表着困难不存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特质会在生活自理方面给我们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理发曾经是人间地狱。在家的时候,儿子靠近理发师,就好像我把他卖给了人贩子,带着他出门总是令人心碎和崩溃。在我刚开始了解孤独症的时候,我知道孩子可能是因为过度敏感而不能接受理发,但是该怎么办我们毫无头绪。
理发后眼里泛着泪光的小涵
01
每月理发都是一场战争
自出生后,给他理满月胎毛时还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但第二次理发就表现得极不淡定,本来头发就不好,只是剃个光头而已,哇哇哭,忙坏了一家人,之后的每一次剃光头都让爷爷很紧张,毫不意外,每次都哭闹。
孩子两周岁了,样子是越长越帅,为娘不想儿子总是顶着个光头出门,于是蓄发,去理发店想给他做个造型,做这个决定证明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儿子第一次的理发体验在全程哭闹中终结,把理发师都整不会了。
那一天的情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儿子全程哭闹没停过,头发渣子弄得脖子、眼睛、鼻孔、嘴巴哪哪儿都是,洗头发更是两个人都按不住……
事后,和好多家长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娃大点就好了!
好吧,我好无奈呀,只能踏实地等他长大,从此,妈妈成了儿子的御用理发师!
为娘的理发技术埋没了娃的颜值
每个月的DIY家庭理发就是一个战场。他会看到理发器来了,捂住头,然后在接下来的 40 分钟里与我拼命战斗。
对这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了。因为他会转过头,徒手去挡理发器。对我来说,每次扫完客厅的地板时,我都会止不住地流泪,整个人失魂落魄的。
为了让儿子配合,理发之前,要提前把电视、平板准备好,当孩子坐在小椅子上时,才能表示同意妈妈为他服务。
理发器也得是相对静音的高端产品,平时也没闲着,常和他玩一个小游戏:模拟电动理发器发出的声音:滋滋滋....…,手指头在头上来来回回的划拉,孩子非常喜欢,就这样的理发流程坚持到了今天。
最让我崩溃的是他洗头发只接受“擦拭法”,一遍又一遍地擦,不肯使用吹风机吹头。每次理发之前为娘都要给自己做大量的心理建设。
02
替孩子找“借口”
从小,自己接受的教育就是别找借口,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但我聪明的孤独症儿子根本不会接受这样的PUA,每次硬上都会给为娘心理留下深深的阴影。
事情从来到星星雨之后发生了转机。
来了星星雨之后发现这里的老师做教育那是认真的,老师要求家长写出孩子的发展史,写出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和活动,还要列出孩子面临的生活自理的问题,写出孩子的问题行为,写出孩子的不适应性行为,这一系列的操作从第一周开始,有条不紊地领着我们去梳理。
趁这个机会,我把“绝不能去理发店理发”这一历史难题提了出来,我的带班老师是有20多年经验的安老师,她告诉我:光说孩子怕理发,其实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孩子怕什么?我们需要知道孩子是怕陌生人,还是怕理发店的环境,还是怕剃头工具,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写具体的操作过程。
跟着安老师的思路,我总结出来小涵抗拒理发的三个具体问题:
①理发师是陌生人。
②理发店是陌生的环境嘈杂。
③不能接受喷头洗发。
03
从熟悉到陌生,慢工出细活
安老师也很认可我的分析,接下来,她要求我们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先不去挑战孩子,一切都要循序渐进的去解决。
解决第一个问题,理发师是陌生人,我计划的步骤如下:
①找一个熟悉的阿姨理发,
从不接受到推五下到推多下;
②找一个陌生的阿姨理发,
从不接受到推五下,到推多下;
③找一个陌生的叔叔理发,
从不接受到推五下,到维多下;
④以上问题都解决后,再走进理发店,进行环境泛化。
真正落实的时候到了,我找来了星星雨同班同学的妈妈来到家里当本次个训课的专属“理发师”,这位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还经常一起吃饭,儿子对她非常熟悉。
“理发师”站到他身后,手里拿着IPAD,提前告诉儿子我要理发啦,然后打开理发器理了5下,孩子没啥反应,我们立刻夸奖孩子“你真棒”,慢数5下,然后绕到他前面理上5下,很配合就立刻强化,阿姨轻轻的按着他的头理了5下,配合,强化他,最后我们拿走IPAD再理5下,配合,强化。整套流程下来孩子居然出平意料的配合,这也验证了孩子害怕陌生人的猜测。
感谢我在星星雨的同学源源妈
两周之后,我来到星星雨的教室,请来了专属“理发师”(同班同学的妈妈和爸爸),按照上面的步骤又走了一遍,都很配合,不禁欣喜若狂,向下一目标进发!
一开始,我只是遛弯的时候,在理发店门口逗留一会儿,看到孩子东张西望看看别人理发,无抗拒之意后,下一次,在我理发的时候,我也会带上他,要求他全程守候在妈妈身边,有时还走近看。离开后还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奖励,如此顺利,我都敢相信这是我的儿子,哈哈!
在去理发店之前,我做足了功课,首先是准备一个IPAD,并且带着自家的静音电动理发器,还带着儿子最爱吃的彩虹糖用于奖励,我还提前跟理发店的托尼老师沟通好,如果孩子发脾气,我们也不会离开,希望等孩子平复了心情还能继续完成理发,理发师们也都非常的理解。
在离开家之前,我先提前告诉儿子今天要去理造店让叔叔理发,理发后奖励吃草莓。
在洗头的环节,安老师一再强调我们的目标是环境泛化,不要多增加目标,于是我依然沿袭着“擦拭法”的方式洗头,躺在理发店的躺椅上,我们并没有打开水龙头,而是一点一点用湿布擦拭他的头发,非常配合,面对这样优秀的开局,我心中暗喜。
当孩子坐在椅子上时是背对着镜子,这样可以防止他看到理发场景不配合,然后我们将吹风机调到最弱的一档给他吹头发。
理发过程中,孩子出乎意料的配合,这让我无法相信,过去的4年全家人都活在被理发难支配的恐惧当中,人生第二次理发店的理发体验竟如此的圆满,全程无哭闹,非常配合。
在离开星星雨之前,又带儿子去理发店理发,虽然还是擦拭法洗头发,但没有看ipad也能配合叔叔理发了,这是个新的突破。
而如今,儿子终于可以走进理发店完成理发了,这是来到星星雨之前不敢想象的画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与曾经的愤怒和无奈相比,眼前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啦!
Tony老师的手艺就是赞
从孩子确诊后的迷茫,到走进星星雨的踏实,我收获了很多。大师级别的理论讲座、久经沙场的实力老师操作示范,让我跟着课程安排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到最后心领神会。当然,也有困惑,但我知道,只有一遍遍地在孩子身上去试,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源。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了孩子,我们需要一份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最后,感谢星星雨,感谢安老师,让我这个“理发师”妈妈下岗啦!
现在的小涵在颜值这块拿捏的死死的
有人说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在追了。
在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这几年,我总感觉是在推着他,扶着他、拽着他缓慢前行。但当我把眼前的生活当做目标,一点点去接受他,研究他,改变他的时候,日子过的越来越顺,儿子的进步也越来越快,慢慢的我也有了追逐的感觉。这何尝不是一种难觅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