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家有不爱吃饭的熊孩子(3):缩短用餐时间——进餐中行为干预策略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06

文 | 贾丽娜

对于进餐行为的干预,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进餐的先备技能(详见【家有不爱吃饭的熊孩子(1)】),也介绍了一些前事干预的策略(详见【家有不爱吃饭的熊孩子(2)】),然而仅是这两个方面的干预,还未能完全解决家长可能面对的其它问题,比如,有的家长还是会说孩子吃饭太慢,一顿饭要花掉1-2个小时,从热饭吃到冷饭,不利于健康,同时也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饭这么慢会吃不饱。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样帮助孩子提高吃饭的速度。

首先,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吃饭慢的问题,想一想你希望看到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希望孩子怎么做?当你找到你希望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就能帮助你找到干预的方向与目标。很自然地,你会说:当然是希望孩子吃饭快一点啊。那什么是吃饭快呢?一个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的孩子,是不是也同样会让你忧心?所以,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希望孩子增加吃饭的速度,我们所希望的是孩子能按正常的速度来吃饭。“正常”的速度因人而异,比如咀嚼能力较弱的幼龄孩子和老年人一般速度会慢一点,换言之,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吃饭的能力来确定你的干预目标。一个比较常用且具有一定弹性的目标是为孩子规定一个完成进餐的时间,比如一顿早餐在20分钟内完成,而正餐可能在20-40分钟内完成。接下去,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通过干预来实现这个目标了。

 

让我们来想想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进餐所花费的时间?其一肯定是食物的量,如果按平均速度进餐,那么需要孩子吃完的食物越多,自然他所需要花费的进餐时间就越长。在做干预时,我们并不希望孩子是因为吃少了所以时间加快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食量先确定好孩子需要吃完的食物的量。第二个影响吃饭时长的因素是孩子没有一直在吃饭,如果孩子吃吃停停,甚至离开桌面去玩其它的玩具,等家长叫了才回桌面继续吃,那么整个吃饭的过程自然会拉长。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吃完规定量的食物,最关键的干预点还是在于孩子是否能持续进餐。

 

要实现持续进餐,我们先对进餐的活动进行任务分析。我们看到,吃饭的过程是一个一口一口进食的重复过程,直至将规定的饭菜吃完。那么,每一口进食又可以分解为哪些反应呢?第一步:拿起食物(馒头、包子、饼等)或用餐具盛起一口食物(米饭、菜等);第二步:将食物送进口中;第三步:持续咀嚼;第四步:吞咽。所谓的持续,就是这四步反应的不断重复。孩子的进食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步骤孩子停下来了,累积这些停顿的时间,最后的结果就是进食时间的延长。所以,在分析孩子为什么进食慢的时候,家长需要观察孩子在上述一系列进食的动作中,哪里慢下来了,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干预。比如,有的孩子咀嚼和吞咽的速度并不慢,但经常不送食物进嘴里,常常是在家长催了之后才吃一口;也有的孩子将食物含在口中不吞咽,也同样会造成进餐速度慢;当然也有可能是在每一步上的速度都慢的,就说明每一步都需要家长在干预时加入辅助。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干预的方法

以一个发展年龄相当于5岁孩子的早餐为例,假设我们给孩子准备并且要求孩子吃完的早餐包括:一碗粥,一个包子,一盒牛奶。目前,孩子吃完早餐需要花费至少1个小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在吃早餐的过程中,不断地发起话题和爸爸妈妈聊天,如果爸爸妈妈在忙,他就会跑开去玩玩具,直到爸爸妈妈叫了才回来吃几口。孩子已经具备独立吃早饭的各项技能,比如正确使用勺子和筷子。所以我们设定的干预目标是:孩子能在20分钟内独立吃完早餐,并且爸爸妈妈提醒的次数不超过3次。

食物量选择:

家长要求孩子吃完的食物量按孩子的饭量的80%左右。这一标准可以确保孩子有能力吃完家长要求的食物。在干预过程中,家长需要要求孩子在每次进餐时吃完所有要求的食物才可以离开餐桌。当然,在孩子吃完规定的食物后,要求更多的食物,家长可以给予。

在给予时注意:

(1)吃额外要求的食物的时间,不计入规定的用餐时间;

(2)在给额外的食物时一次少量,仍然要求孩子吃完;

(3)孩子只有在吃完所有的食物之后才可以交换之前完成用餐得到的强化物。如,孩子在规定的20分钟内吃完早餐,按规则可以获得10分钟的手机时间,但孩子又要求了额外的食物,那么孩子要在吃完额外的食物后才可以玩手机。

规定时间选择:

如果孩子现在的进餐时间过长,比如1个小时,一下子要求孩子在20分钟内完成进餐,会造成孩子达不成目标而得不到强化物。所以,家长可以使用逐渐减少时间的方法,比如一开始设置40分钟,然后再根据孩子在辅助下进餐所需的时间慢慢减少给予的时间,直到达到目标的规定时间。因为时间的规定是随着干预的进展逐渐提高要求的,所以在给孩子讲解规则的时候不需要告诉孩子具体的时间规定,只需要说明“在计时器响之前”吃完饭即可。在进餐的过程中,也不要让孩子看计时器上的时间,但家长需要在剩下时间不多的时候,给予一些提醒,比如“还有十分钟”,还有“五分钟”等。

干预前准备:

首先,准备的餐食温度适宜,可以直接食用。餐桌上除了孩子需要进食的饭菜以及餐具、餐巾纸,不摆放和孩子进食无关的物品,特别是玩具。

其次,进餐前家长先让孩子上卫生间,洗手(如果不能独立洗,家长辅助孩子)。该步骤一是养成孩子良好的餐前洗手的习惯,另一方面也避免孩子在进餐过程中,以上厕所为借口离开餐桌(即,中断进餐)。

最后,在干预初期,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进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自己用餐,而是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辅助孩子。在干预后期,可以尝试让孩子独立用餐。

干预过程:

在开始吃饭前,家长可以设定好计时器,如20分钟,然后和孩子说明规则:“在计时器响之前,如果你吃完所有的食物,就可以【得到强化物】”。在这里,强化物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点心,也可以是孩子偏好的活动。如果是偏好活动,注意说明规定时间,比如可以玩10分钟手机。

我们在前面提到,干预的重点是持续进餐,所以在孩子进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辅助孩子进餐的连续动作,即当孩子在任何时间停顿下来,就马上提醒孩子继续进餐。根据上面的任务分析,具体干预步骤如下:

  • 当孩子停顿超过5秒,没有拿/盛起食物并放入口中时,家长在干预初期使用口语加手势的辅助,比如,家长给予口语指令:“盛一口饭”、“咬一口包子”或“喝一口牛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食物。如果孩子在2秒内没有跟从家长的指令,家长肢体辅助孩子完成指令的动作。在干预后期,家长先撤销口语辅助,只使用手势辅助。同样,在任何时间,只要孩子没有在2秒内服从指令,家长都直接使用肢体辅助,确保拿取食物送入口中的动作发生。
  • 在食物进入口中后,一般推荐咀嚼的次数为20-40次。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真的能认真地做到咀嚼那么多次后才吞咽。在本干预中,我们不对咀嚼的数量做明确的规定,由家长自行决定每一口食物孩子需要咀嚼多少次或多少秒。对于吃饭慢的孩子,很多情况是因为孩子在将食物送进口中之后并不咀嚼,而是只含在嘴里。这时,家长需要给予辅助。最常用的辅助方法是口语辅助,即直接告诉孩子“咀嚼”。在此之外,家长也可以给予示范辅助,即家长做出“咀嚼”的动作,让孩子跟随着家长的节奏一起咀嚼食物。在干预后期,可以尝试使用手势辅助,即用手指一指孩子的嘴,以提示快一点嚼食物。

      注意:这篇文章只针对吃饭慢的孩子,即在吃饭时候走神的孩子,并不针对挑食的孩子,所以口语指令在这里应该能让孩子咀嚼食物。但如果孩子不咀嚼是因为不喜欢吃该食物,那么口语指令的效果就不会太好。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具体再介绍这一类进食问题可以如何干预。

  • 当孩子达到家长要求的咀嚼次数或时间后,如果没有及时吞咽,仍然将食物含在嘴里,在等待时间达到5秒时,家长口语提醒孩子“咽下去”。在干预后期,孩子对于每一口的步骤都很熟悉并且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之后,家长可以尝试使用手势辅助,指指孩子的嘴,同时简化口语指令,比如简单地说“咽”。
  • 当孩子咽下这口饭时,回到第一步。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到进餐完成。
  • 当孩子吃完饭,而计时器还没有响,家长马上按停计时器,表扬孩子:“哇,你吃完啦!看计时器还没有响,你现在可以【得到强化物】”,同时,马上兑现说好的强化物。相反,当计时器响时,如果孩子还没有吃完规定的食物,家长按停计时器,告诉孩子他需要继续将饭吃完,但他不能得到之前说过的【强化物】了。这时,孩子有可能因为知道得不到强化物而出现问题行为,家长需要忽略孩子的问题行为,继续辅助孩子吃饭,直到吃完。

注意事项:

在进食的过程中,家长避免和孩子聊天。这一条对于家长来说是最难做到的,一则孩子非常可爱,忽略孩子不与孩子聊天会让我们觉得于心不忍,二则家长普遍会觉得我们自己吃饭的时候也聊天,为什么孩子就不被允许呢。这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我们吃饭聊天并不很大程度地影响吃饭的速度,但孩子没有办法一心二用,一开始聊天,就会忘了吃饭,然后依赖于家长的提醒才吃上一口。所以,我们干预的目的是先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一口一口连续吃。当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后,适当的聊天是允许的。另外,中国的礼仪文化也有“食不言、寝不语”一说,让孩子养成安静吃饭的习惯在绝大部分的社交场合也都是适用的。

进食过程中,如果孩子试图离开餐桌,家长需要及时阻止。阻止的动作不要等孩子已经完成离开椅子时才去做,这时很有可能因为孩子比较灵敏,家长来不及拉住孩子;也有可能因为孩子已经完成了离开椅子的动作,而家长要求孩子坐回去,从而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纠缠,引发更为激烈的问题行为。所以,家长要在观察到孩子屁股没有完全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就提醒孩子坐好,这样可以尽早地避免孩子离开椅子。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有的孩子吃饭的问题并不是慢,而是狼吞虎咽地吃得太快,表现为(1)嘴里的食物还没咽下去就塞下一口,甚至多口,造成嘴里食物满满;(2)食物不经过仔细的咀嚼就吞咽。如果家长面对的是这个问题,那么干预的方法会略有不同。针对第一个问题,家长要在孩子还没有吞咽就想塞第二口饭的时候阻挡孩子的动作,并且提示:“吃完嘴里的再吃下一口”。针对第二个问题,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咀嚼的次数或秒数,一开始的时候通过家长数数来达成,慢慢当孩子养成咀嚼的习惯,数数自然就可以撤销。

维持和泛化

当孩子可以在少于3次的提醒下,20分钟内完成我们规定的进餐量,连续3天,我们认为孩子具备了持续进餐的能力。

  •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是观察孩子是否在独立进餐时也能达到上述标准,这时,家长可以故意不和孩子同桌吃饭,但持续观察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有停下来超过5秒,马上提醒孩子。
  • 当孩子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用餐,家长可以恢复与孩子同桌用餐,先撤销计时器的使用,但仍然按时间给予强化物(注意:家长仍然会看时间,只是不使用计时器来提醒孩子)。
  • 最后,逐渐减少强化物的使用。当然,如果使用的强化物都是自然环境中常用的,比如好吃的点心、甚至是玩手机,都可以不撤销。
  • 当在一个进餐环境(如早餐)中实现干预目标,家长需要观察孩子在其它的进餐环境(如午餐、晚餐)中是否也有改进;如果发现仍然需要干预,则使用一样的方法进行。

本文的干预只是针对进餐不持续的问题,并不针对挑食的问题,换句话说,哪怕要求进食的食物中有孩子不是很喜欢的,孩子也会在家长的要求下进食,并不会特别排斥或抵抗。对于因选择性进食而导致的进食延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对食物的接受程度,而不是其进餐的速度。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具体介绍干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