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五款难搞的娃-自我沉醉 (2)

作者:马凌冬 2020-03-28

文 | 马凌冬

在《具有挑战性的儿童:理解、培养并享受养育五种“困难“型儿童》一书中,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逐一回答了父母的各种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容易发怒?为什么没办法专注和认真下来?为什么爱撒谎?为什么不再跟爸爸妈妈说心里话?针对父母面对儿童发展可能出现的棘手状况,给予实操性的解决方案。今天说说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自己呆着?也就是被格林斯潘称为“自我沉醉“这一款。

 

 

                        第二款 自我沉醉

行为表象:

自我沉醉,自我专注,自我沉迷…总之这娃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小时候非常 “好带”,玩玩自己的手指头,就能在婴儿车里躺好几个小时,不哭也不闹。很多家长会心中窃喜:“碰上个省心的娃!”    稍大些,娃会爬会走了,也不怎么爱动,经常淡定地坐着,等别人把玩具和食物递给他,一副矜持的样子。再大一些,家长试着跟孩子讲话,娃很少回应,常会退缩到幻想世界中;拉他外出比登天还难,就像在叫醒一位跟本不想起床的人;上学后,娃在学校里很乖,但很难跟别的孩子产生互动。别的孩子一起疯玩疯闹,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操场的一角。他们在学校通常没什么朋友,回到家呆在自己房间里玩电子游戏,直到睡觉。 

 

行为背后的原因:

“自我沉醉“型的孩子一般比较安静,也不惹事,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难搞的娃”。这类孩子看起来高冷,傲娇,被动,自我,甚至自恋。与其去探寻新的玩具和事物,他更喜欢熟悉的东西;与其生活在现实中,他更喜欢躲在幻想世界中。

 

与第一款“高敏感” 相反  五款难搞的娃-高敏感(1),自我沉醉这款需要很多刺激。比如很大的声音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很多的触摸才能让他感到被妈妈抱着,大量的活动才能让他才感到兴奋。要想体会他们的感觉,可以想象在一个炎热慵懒的夏日午后,你感到无聊,懒散,你对周围的人与事提不起兴趣。你的四肢感到沉重,整个世界模糊不清。你不能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人在说什么,只想一个人呆着。你连坐直了都不愿意,更不要说去关注周围了,这一切对你来说实在太费力。

如果再有肌肉张力低,听觉信息处理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和表达性语言发展迟缓(找不到适当的字词来描述发生了什么),最安全的状态当然是自己呆着,用冷漠的方式来应对周遭环境。由于种种生理原因和障碍,“向内调整“对他们来说更容易。他们看起来能力密度低,情感的连接不如别的孩子强烈,几乎从来不主动表达情绪。深究一下,这类孩子并非想与外界隔离,而是没有能力融入,于是呆在自己的”安全地带“中。

 

父母养育风格与孩子的特质相配

避免的养育方式:

1)“我的孩子低调、深沉、爱思考,他需要很多个人空间。” 

“娃很聪明,只是内向,不喜欢社交, 他喜欢思考问题,顺其自然吧。” 

“我跟他聊天,带他出去玩,孩子看起来毫无兴趣。屡次被拒后,我很受伤,孩子不爱我,我放弃了!“

 

以上是常见的家长带主观情绪的的分析,事实上这类娃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外界建立连接。他已经在一个人的幻想世界中呆得太久了,如果再给他私人空间,孩子会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越来越孤立。由于长期跟现实脱节,这类娃自己的世界其实并不丰富,他的思维和想法也经常不连续。如果让一位自我沉醉的娃一直自我沉醉地独自玩耍,我们貌似在尊重他的空间,其实除了错过很多与外界连接的机会,他真的并不一定能思考出什么来。 

2)  有的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沉迷,决定要把他拉出来,本能地进行干预,但采取的方法有些过激。比如挠他,戳他,逗他,跟他满地打滚,希望过度的刺激可以唤醒他,其结果是家长筋疲力尽,孩子被吓的更加退缩。

 

建议的养育方式:

1)以理解为基础,循序渐进

由于长期缺乏与别人交流,这类娃在情感发展中错过了不少里程碑,即使他们讲话清晰,头脑聪明,在假扮游戏中,经常不如别的孩子点子多,以情绪情感为基础的思考能力比较弱。他们长期站在游乐场的边缘,以至于思维和情感也在人际关系的边缘。跟别人有逻辑地谈论每日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低敏感的自我沉醉型孩子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热身,其他孩子只需几秒钟就能跟你连接互动,他们可能需要15分钟。这款娃喜欢保持在一种比较低的情绪状态里,这是他的舒适区。碰到强烈的感情,比如欣喜或者愤怒,他的原始反应是掉头就跑,因为他觉得这类感觉无聊,不重要,甚至可怕。家长能做的是继续谈论各种情绪情感,从小处慢慢渗透,逐渐提高他的容忍度。比如过两天再跟他谈论一些情绪,如果孩子在一两秒钟内没有跑掉,就证明他的容忍度增加了,取得了进步。

 

2)从兴趣入手,创造机会,培养自主性

请记住这款娃并不想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生活,只是对于他们来说,退缩更容易。家长干预的关键是从兴趣入手,吸引孩子,而不是强制。我们越有趣,就越能把孩子从自己的世界里带出来。例如,可以把孩子喜欢的任天游或某个体育项目变成互动游戏,激励他主动参与和互动。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安排游乐园一日游的活动,告诉孩子他可以邀请另一个孩子一起来。这样他就需要去组织活动,有目的地与别人建立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把自己当作一种嵌入孩子生活中的辅助,或者一座帮他从幻想世界走到真实生活的桥梁。

 

 

我的家长朋友中有的养育过这类孩子。小时候曾经被医生警告为 “疑似有自闭症特质,自我沉迷”,但从未得到过明确的自闭症诊断。家长并没松懈,孩子能力不足,只能自己多操心。家里三天一个兴趣小组,一周一个聚会,爸爸妈妈坚持做孩子的“社交充电宝”。多年下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孩子“自我沉迷“ 特质,成功地把他们吸引到外部的真实世界中。这类父母通常热情奔放,能量密度高,像一个永恒的发电机,持续给孩子充电,直到孩子可以自己上路。其过程辛苦,但成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