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每天自伤数千次的孩子如何学会了系鞋带、做蛋糕,并且不再伤害自己

作者:星星雨 2020-02-28

文 | 硕铭

小A是星星雨的毕业生,因为照顾了他十年的保姆小丽回家结婚,小A的情绪急转直下,随后更换了好几任保姆让不善改变的他彻底凌乱了,13岁的孩子衍生出极强的攻击行为——击打自己的面颊。

初到星星雨青少部时,因为生活节奏的变化以及刻板的因素,除了睡觉,小A无时无刻不在击打自己的面颊,每天脸部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根本无法外出。

这个时候我们常见的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是无效的:

忽视,根本没用,小A的自伤行为的功能有自我刺激,忽视会衍生出更大的悲剧。

惩罚,会有效,但是会带来极大的副作用,比他用力捶打自己的脸颊更有惩罚效果的,无非就是把他绑起来,这和用电击治疗网瘾的禽兽没什么分别,我们不可能使用。

药物,这是大家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利哌利酮(利培酮)、阿立哌唑(安律凡)、丙戊酸镁(舍曲林)以及盐酸托莫西汀(择思达)经常出现在孤独症儿童的药方上,这些主要针对精神分裂、抑郁症和多动症等方面的药物,可对孩子的情绪进行非常有效的压制,但副作用同样巨大!早年田惠萍的儿子杨弢在被诊断初期也服用过以上药物,吃过后开始目光呆滞,并且不断流口水,从那以后杨弢再也没碰过这些药。

如果您的孩子没有被确诊患有以上的疾病,而您也不愿意依赖药物,更不希望每天暴力对待孩子的话,今天我来给您介绍一款较为平和的管理孤独症孩子行为的好办法。

区别强化有四种类型,作为家长,掌握我们今天介绍的两种就足以应付孩子大部分的问题行为了。

区别强化不相容的行为

不断自伤的小A还有另一个刻板行为,是将身上的衣服、毛巾等布条缠在手上,并不断的扭曲布条以获取安全感。

这个行为看起来特别不正常,如果在大街上一定会被指指点点,但是与自伤相比,这个行为相对安全。

最重要的是当他纠缠于这些布条的时候手是被占用的,因此他无法进行自伤行为。即使缠布条的行为很怪异,我们也会强化他,已达到自伤行为减少的目的。

DRI就是强化一个不能与问题行为同时发生的行为,且一旦问题行为发生时不给强化。

只要他做了另外一个不是问题行为的行为,我们就会对那个行为给予强化,它的特点就是要去强化那个你可以接受的不是问题行为的行为,问题行为肯定得不到强化,但是你做别的可以强化。

它强调的是两个行为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这样方法做可以避免在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双方过于激动,而衍生的更难以控制的情绪和问题行为。

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么严重的自伤行为,但是精力过于旺盛是大家都非常头疼的事情。

比如说一个孩子有两个行为,一个是在屋里面不停的跑不停的跳一刻都不能安静下来,另一个是用电脑玩游戏。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沉迷游戏不好,但是相对于他在屋子里面上蹿、下跳、搞破坏哪一个更让人难以忍受?总体来说,安安静静打游戏的孩子不那么招人讨厌。

于是,为了消除上蹿下跳的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玩电脑,不光玩我们还要给他额外的强化,强化他玩电脑这样的行为,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坐在这里玩电脑,他就没有时间上蹿下跳,在相对一天当中你们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坐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多,那他在屋子里面跑跳的行为减少了。

当然有的家长说我也不想他的行为停留在玩电脑,没关系,等他的上蹿下跳行为减少了再找另外一个,他除了玩电脑之外他还可以玩别的,你还可以通过强化去建立他另外一个喜好,而那个喜好相对于玩电脑来说又更加接近于正确的行为,那我们再次强化那个而减少他沉迷在玩电脑这个行为。

强化一个适当行为的出现

我们强调要强化一个适当的行为,用适当的行为取代问题行为的方式。

小A用手去打头,和他用手去系鞋带,这两个行为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他做这个事就不可能去做那个事,那我们就去强化系鞋带的行为,系鞋带的行为被强化了,行为被强化所以系鞋带的动作就会增加,这个行为增加了他就没有时间去打头,那这个行为就在减少。

这里我们的重点是要去强化一个孩子做过的适当行为,比如说打头这个行为和孩子做操啊去跑步啊,这些行为之间可能没有任何绝对的关系,但是我们需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个我们想让他做的适当的行为,因为他去做那个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只是口号,家务是最好的“替代”内容】

以上两种方法,我们统称为“替代”,他们在操作的原则和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而再有呢,这两种方法最容易应用的,你不需要花时间去关注孩子的问题行为,你只要去强化那个你想要做的就够了,做起来特别容易。只要错的行为不被强化,好的行为一定被强化,那问题行为就可以减少和消失!

另外两种方法——对问题行为不出现时的强化和对高频问题行为低频率发生时的强化,今天我们只做概念性的介绍,因为它们应用起来相对复杂,非常考验操作对强化时机的把握。

对问题行为不出现时的强化

当孤独症儿童在一段预计的时间内没有出现问题行为时,即刻给予强化。

在训练中将DRO与对正性行为(适应性行为)的强化结合使用,会更有效地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只有当他/她表现出正性行为(而不是表现出问题行为)时,他/她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但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孤独症儿童如果表现出问题行为,会比他/她表现出正性行为时更容易得到强化(即被大人的注意或愿望被满足)。这样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即使不作出正确的反应,也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同时也是对于在正确反应时给予强化的效果的削弱。

对高频问题行为低频率发生时的强化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问题行为出现得过于频繁(如一个孩子会在一天中发出上千次的某种声响),以至无法设定一个他(她)“不出现”的时间段。如果强化仍定在以“不出现”为前提的原则下,则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强化物(即没有机会对孩子进行强化);在这种情况下,使用DRL会更有效。

DRL(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Low Rates of Responding)的做法是:针对一个特别高频发生的问题行为,预先设定一个相对较低的频率为目标,以使得孩子有得到强化的机会,尽管该行为仍在继续出现。而一旦孩子的问题行为频率降低到可以出现间断的程度时,停止使用DRL而转为使用DRO。

【小A的画作】

不只是区别强化,星星雨的老师们还在TEACCH的指导下,给小A设计了结构化的课程表,把每天、每周需要做的事情全部通过图片的方式告诉给他,再辅以区别强化等手段,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战斗”,小A的自伤性行为基本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