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家长如何上好一堂“语言课”?

作者:梦翔特教 2020-03-03

一、定位孩子的语言能力

我们语言能力一定是有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部分共同来决定。而且语言理解能力一定是优于表达能力的。

这就是我们从听觉知觉最低的能力,到了第七个最高的理解叙述性语言能力的一个理解能力的发展图表。

第一个是听觉知觉。这部分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正常的听力,第二是听声寻人,第三是听懂语气。这里把正常的听力放在了第一位上,其实是想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我们在做孩子言语语言康复干预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排除孩子生理上的一些问题。如果孩子听觉上是有问题的话,那我们做任何的再多的康复干预是没有效果、没有意义的。所以第一步,建议各位家长先领孩子去医院把听力问题排除掉。

第二部分,情境下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常见声音的含义。比如听到电话的声音,我们知道是有人来电话啦;听到叮咚按门铃的声音,知道是门铃响了,有人来了。第二步,就是要在手势、动作还有情景的暗示下,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说,过来、穿鞋子、出去玩……类似的这种简单的一步指令。

第三阶段是简单词汇的理解阶段。数据统计,孩子一开始发展出来的词汇,在一岁左右时,词汇量应该是50个词左右。而且这50个词基本落在了三种词性上。有名词、动词,还有人称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词汇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包括了形容词、方位词、量词、代词,副词等,孩子就开始习得这种比较抽象的词汇。

第四阶段,短语理解阶段。这部分孩子基本是在做一个动名词或者主谓结构的理解。

第五阶段是简单句的理解。这部分可以分为简单的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

第六部分是复杂句的理解。复杂句的理解,形式比较多,比如,含有连接词的复杂句,或者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这种表示顺序的复杂句。还有因果关系的复杂句等等。

第七阶段。理解叙述性语言。这一部分是需要孩子能够听懂含三个指令的句子,并且对有情节性的故事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也就是说,家长如果对孩子讲一个绘本,孩子是可以从头到尾理解整本书的故事性。在生活当中的表现就是家长或者同伴对孩子说一段话,孩子是可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一阶段就是孩子哭声有变化,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哭声区分他是饿了还是可能要换尿裤了。

第二阶段,Vocal play,这个阶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玩声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会有好多声音冒出来,有些听起来像是在叫爸爸妈妈一样。但其实,这跟我们第四阶段,First word真正的会叫爸爸妈妈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三阶段咿呀学语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会发一种多种声音的组合,然后配合手势动作去表达他想表达的意思。

第四阶段First word,这个阶段我们指的是有意义的一个语汇。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有了拟声词的模仿,有了叠音词的发展。会看到爸爸叫爸爸,看到妈妈叫妈妈。甚至有些孩子会发展出了仿说词汇的能力。

简单的词语表达、短语表达、简单句表达和复杂句表达,这第五到第八阶段跟理解部分的内容比较重合。只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把刚刚理解的、整个的部分变换成孩子能够说出来。孩子的语言能力慢慢变得比较强,可以用复杂句进行沟通的时候,那我们的孩子就慢慢进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使用叙述性的语言跟别人沟通的第九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具备有对话的能力。到现在为止,我们大部分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较好。从第一阶段到现在的最后一阶段,一般的孩子可能需要花费四年左右的时间。语音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也就随之发展出来了。

如何定位孩子的语言能力?

首先我们要从表达能力入手。相比较理解能力来说,表达能力是我们家长一目了然可以立马捕捉到的一个信息。在孩子跟你提要求的时候,如果他是用词语来提要求,那孩子的表达能力就可以马上落到我们第五阶段——词语表达部分。

理解能力怎么定位?

理解能力定位也很简单,理解能力一定是优于表达能力的,我们接着看上面的例子,如何定位表达能力呢?词语理解之后,就是一个短语理解阶段。孩子肯定是理解能力是处在短语理解或者是短语理解以上。范围缩小之后,剩下的部分需要家长手动来做测试。我们要测试孩子对简单句理不理解,如果通过了,就接着往下走,到复杂句的理解上,如果没通过,就说明孩子只到了简单句理解的阶段。

二、设定孩子的语言目标

制定目标的原则:

Attainable:孩子有能力做到的(用N+1的原则去制定目标,是指家长设定的这个目标,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

Specific:明确具体(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好目标的时候提前做一个计划。如果是教动名词,我们首先要确定教会孩子几个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有什么方式来教孩子具体怎么实施呢?建议家长在教课之前给自己写一份简单的教案。)

Relevant:对孩子有意义或者有关联的。

三、选择合适的活动

孩子喜欢什么家长选择什么就可以了。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目标巧妙地穿插的活动当中。

四、如何插入目标

活动流程:

1.捕捉孩子的动机

观察:观察孩子的兴趣,玩玩具的玩法

2.参与到跟孩子的游戏互动中

模仿:模仿孩子的玩法

轮流:跟孩子建立轮流

动机的建立和持续性维持

※示范:目标语言

※及时辅助

※撤辅

※及时强化

家长可以先模仿孩子的玩法,等孩子愿意和你一起游戏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尝试建立一个轮流的关系,即孩子玩一会儿,家长玩一会儿,等到家长拿到玩具的时候,可以示范新的有目标的玩法,或者将目标语言曝光给孩子,到孩子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仿说目标语言了。整个过程家长需要注意孩子动机的调控,适当的时候加以辅助,并且及时强化孩子能说出目标语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