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家有不爱吃饭的熊孩子(1):先备技能准备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06

文 | 贾丽娜  

无论是普通发育的孩子还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进食问题会经常让妈妈们头疼。很多妈妈抱怨孩子吃饭慢,有的时候一顿饭甚至要花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搞得妈妈的好脾气消耗殆尽,友谊的小船一天翻三遍。虽然吃饭的问题最终的表现多为用餐的时间过长,但是导致吃饭慢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干预自然也需要对症下药,从问题出发来着手。

问题一:用餐环境过于丰富,孩子边吃边玩

有的家长为了哄孩子能够坐在餐桌上吃饭,会在桌子上摆放很多孩子喜欢的玩具,孩子边吃边玩,自然吃饭的时间就延长了。也有家长会说,我家餐桌上并没有玩具,可孩子吃饭还是慢。要知道,孩子玩的东西可不仅是餐具哦,可以是餐桌上的任何东西,碗筷勺子、甚至食物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妈妈也可能成为孩子的“玩具”,孩子吃饭的时候过多与父母进行口语或身体上的互动,同样也拖延吃饭的时间。当孩子忙于其它的事情而没有在吃饭,家长经常会口头催促:“快吃了”,但却没有跟进指令、辅助让孩子开始用餐,所以催促并没有能有效地加快孩子吃饭的进程。

问题二:无法安坐,经常离开餐桌。

很多家庭没有建立孩子必须在饭桌前吃饭,并且只有吃完饭才可以离开饭桌的规矩,所以常常出现孩子吃几口就离开餐桌,去玩他喜欢的东西。有一些家庭,家长会催孩子回来吃,所以孩子在来来回回里吃完整顿饭;另有一些家庭,家长会在自己吃饭的间隙时不时地追着孩子喂几口,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吃饭的过程中加入了玩耍,自然吃饭的时间就延长了。

问题三:孩子挑食。

与上两种情况类似,面对一个挑食的孩子,因为孩子拒绝吃很多东西,在与家长展开的吃与不吃的拉锯战中,吃饭的时间自然比较长,但针对这一类的孩子,家长更多焦虑的是孩子营养摄入的不平衡,以及吃饭时孩子会出现的抗拒性问题行为。

其它问题。

除了吃饭慢与挑食这两个问题外,还有一些与吃饭相关的其它不太适当的行为,比如:咬了一口不喜欢的菜直接扔回公共的菜盘里、夹菜的时候带着米饭和其它未吃干净的食物、在别人夹菜的时候急着转放菜的转盘、不把自己碗里的菜吃干净。

 

在这个系列的干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上述问题的干预策略。因为每个孩子拒绝吃饭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很多孩子可能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对进食显得没有动机。另外,孩子的其它特点也会影响到进食的干预,比如孩子是否听指令、当不给予孩子其喜欢的东西时孩子是不是会大发脾气,种种这些虽然不直接与吃饭问题相关,但在做干预时都会涉及到。如果孩子有家长感觉难以应对的暴发性问题行为,那么只是针对吃饭来进行干预就会变得尤其困难。所以,请家长谨慎参考我们介绍的干预策略,在你执行之前,先思考你是否能将干预程序中的所有步骤都执行下去。如果你认为无法做到,那么就需要寻找更针对你的孩子的干预方案。

在分析进餐行为的干预时,我们会考虑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1)独立用餐的技能;

(2)吃饭的动机;

(3)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

(4)针对挑食——能尝试自己并不喜欢的食物;

(5)进餐中的其它问题行为。

我们将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对这些方面展开。

如果孩子不具备适当的正确使用勺子或筷子的技能,那么会直接影响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当然也会影响孩子吃饭的速度。同时,因为不会使用餐具,当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使用勺子或筷子、不允许用手抓取食物时,吃饭本身就成为了一件对孩子来讲困难的任务。当孩子不感觉饥饿时,逃避吃饭的行为就会发生。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先介绍孩子独立进食所必备的前提技能:正确使用勺子或筷子,以及基本的训练方法。

注意:技能的训练需要在吃饭以外的场合下进行,以(1)练习的要求更适合孩子当前的技能水平,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要求;(2)增加孩子练习的机会。同时,在吃饭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练习机会,但在孩子未完全掌握这些技能时,家长在要求上要有所妥协。妥协的方面可以包括以下这些:

※ 如果要求孩子全程使用餐具,在整洁度上降低要求,即接受孩子在用餐时洒落饭粒或菜。在吃饭时,在孩子座位下铺好塑料垫子,以方便清洁。

※ 只要求孩子在刚开始吃饭的时候使用餐具,比如最先的10口要求使用餐具,之后允许孩子结合使用餐具和手,或由家长喂食。要求孩子在刚一开始吃的时候使用餐具的设置,是结合了孩子饥饿的动机操作的:孩子有饿感,吃饭的动机就越强,会平衡孩子对使用餐具的抗拒动机。

※ 在要求孩子使用餐具时,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提供辅助。辅助方法与训练相同。

训练一:正确使用勺子

训练目标:

孩子可以独立使用勺子在5-10秒内将目标物件从一个碗里舀起,并安全传送到另一个碗里放下,在传送过程中物件不掉落。

第一阶段目标:正确使用勺子——用勺子盛取不滑且大小适中的物件,比如干红枣

1、 让孩子安坐在合适的椅子上,桌子上摆放盛好目标物件(10个左右)的碗以及勺子,旁边摆放一个空碗。

2、 家长给予指令“用勺子把红枣盛到这个碗里“

3、 家长肢体辅助孩子一只手正确拿好勺子(使用孩子的惯用手),另外一只手扶住碗,然后用勺子舀起碗里的物件,慢慢转移到另一个碗中放下。

4、 家长立即夸奖孩子使用勺子很棒,并鼓励孩子继续。

5、 重复步骤3-4,直至碗里的红枣已经全部盛取到另一个碗里。

6、 家长给予孩子事先约定的强化物。

辅助撤除:

在手把手辅助了几次后,家长可以开始逐渐降低辅助的力度:

1. 家长仍然全程握住孩子的手,但减少手上的力度,让孩子自己控制勺子,当发现孩子可能失败时,家长马上增加力度;而当发现孩子稳定时,继续握着孩子的手但减少手上的力度。

2. 当家长感觉孩子基本能比较稳定地完成任务时,家长可以尝试放开手,即手不再与孩子接触,让孩子独立执行。此时,家长的手悬在孩子的手边,一旦发现孩子需要帮助时,可以及时提供辅助。同样,一旦孩子的动作稳定,家长马上松开手,让孩子独立尝试。

3. 孩子独立尝试。

在训练过程中,无论是否有辅助,当尝试失败时,即传送的物件掉落,家长将物件放回原来的碗里,让孩子重新尝试。

当孩子可以连续三次训练独立的将所有红枣盛到另一个碗里,每次训练掉落的次数不超过1次,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本训练主要是孩子练习的过程,所以后续的训练阶段只是在任务难度上提高,训练过程与第一阶段相同,并且,在后续阶段,家长仅在需要时提供示范或适当的辅助。整个训练过程,尽量鼓励孩子独立练习。

后续训练阶段目标建议如下:

第二阶段目标:在传送过程中保持勺子的平稳——用勺子盛取不滑的小颗粒物品,如大米(每一次约盛大半勺大米)

※  第三阶段目标:进一步提高保持勺子平稳的技能——用勺子盛取滑的物件,如弹珠(每勺1个)、红豆(使用小颗粒物件时,以半勺为准)

※  第四阶段目标:进一步提高保持勺子平稳的技能——用勺子盛取液体,如水

训练二:正确使用筷子

目标行为:

孩子可以独立使用筷子在5-10秒内将目标物件从一个碗里夹起,并安全传送到另一个碗里放下,在传送过程中物件不掉落。

※   第一阶段目标:用筷子夹取不滑且大小适中的物件,比如干红枣

1、让孩子安坐在合适的椅子上,桌子上摆放盛好目标物件的碗以及筷子,旁边摆放一个空碗。

2、家长给予指令“用筷子把红枣夹到这个碗里”。

3、家长肢体辅助孩子一只手正确拿好筷子(使用孩子的惯用手,见图),另外一只手扶住碗,然后用筷子夹起碗里的物件,慢慢转移到另一个碗中放下。

4、家长立即夸奖孩子使用筷子很棒,并鼓励孩子继续。

5、重复步骤3-4,直至碗里的红枣已经全部夹取到另一个碗里。

6、家长给予事先商定好的强化物。

本训练的辅助撤销过程与使用勺子的训练相同,初起使用手把手的全辅助,然后在练习过程使用渐进式引导,即仅在发现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辅助,最终完全撤销辅助。在训练过程中,无论是否有辅助,当孩子尝试失败时,即传送的物件掉落,家长将物件放回原来的碗里,让孩子重新尝试。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物件掉落的情况,说明您的辅助撤销得过快,需要适当增加辅助的力度,尽量确保孩子在每10次尝试中失败的次数少于2次。当孩子可以连续三次训练独立的将所有红枣夹到另一个碗里,每次训练掉落的次数不超过1次,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注意,筷子的使用比勺子更为困难,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使用筷子的抗拒。如果有类似情况发生,在训练初期,家长可以先适当减少碗中物件的数量,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只放3个。随着孩子技能的增长,慢慢地增加数量到10个。

另外,因为正确的执筷方式和控制筷子的张合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直接用筷子对孩子来说难度过大,也可以使用辅助筷(见图),从顶端固定+固定手指,到顶端固定,再到脱离固定即平常使用的筷子,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从哪种辅助筷开始训练。

※   第二阶段目标:在传送过程中保持筷子平稳——用筷子夹取条状有些滑的物件,比如生土豆条

※   第三阶段目标:提高用筷子夹取的精准能力——用筷子夹取小但不滑的物件,比如煮熟的黄豆

※   第四阶段目标:提高控制筷子力度的能力——用筷子夹取相对易碎的物件,比如果冻块

 

虽然说起来似乎不复杂,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能够做到熟练自如的使用勺子、筷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里面涉及到了很多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力量是否具备。如果孩子在小肌肉的特定方面有明显的不足,比如手眼协调、手指力量等,都可以针对这些特定方面进行专项的练习。比如,经常出现餐具掉落的情况,也许是因为孩子手部力量不足,可以进行一些捏握弹力球的练习来增强手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