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案例分析:社交互动时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1

文 | 谆仪

 
案例:

       敬敬9岁,患有中度自闭症,就读于普通小学三年级。语言表达和理解力落后于同龄孩子两年。妈妈告诉敬敬的行为干预指导老师,最近学校班主任向妈妈反应,敬敬总是靠着同学说话,这时同学会推开他,告诉他离远点,他会退后,但是下次找同学说话或者参与一些活动都会靠到同学身上。排队时敬敬也总会靠到前面的同学,提醒他就退一点,但过一会又靠着前面的同学,给站在旁边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妈妈为此很担心,这个行为一年级的时候就出现了,敬敬在家里和家人说话也是靠得很近,贴着人,之前想着年纪小,同学之间即使碰到也没有什么影响,可能他会慢慢学会和同学保持合适的距离,但是没想到这个行为并没有得到改变,如果与他人互动时还是不懂得和人保持距离,会很容易引起误会并影响与他人的社交。
分析:

        在平时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互动对象做出适当的行为,如保持适当的距离、使用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而很多的自闭症患者很难区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不能够根据亲人、朋友、熟人、陌生人之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恰当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会妨碍敬敬与同学之间的社交,因此我们需要帮敬敬建立新的行为:学习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
目标行为:  

   在和人说话的时候,能够保持一臂的距离
01
训练一:保持一臂的距离
第一阶段:抬着手臂前行
       训练时可以让孩子平举手臂走向目标物,在手指碰触到目标物后就停下。当孩子在连续几次训练(如五次)能够做到手碰到目标物就停下,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在这个阶段的训练里,让孩子先学习和感知一臂距离的概念。在行走的过程中,家长有可能需要提醒孩子慢慢走,以免孩子走过了距离还需要再次调整,我们希望孩子能直接走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停下。
第二阶段:前行,停止后用手臂测量
       在家中找一个目标物,一面墙或者一个柜子。然后和孩子说,走到墙前面一臂的距离。孩子往前走,在墙前面停下后。家长让孩子朝着墙伸直手臂,手指碰到墙,向孩子确认这就是一臂的距离,并给予强化物。
      如果手指碰不到墙,告诉孩子还没有到一臂的距离,然后让孩子慢慢往前移动,直到手指碰触到墙壁。然后告诉孩子,这就是一臂的距离,并给予强化物。
如果孩子离墙壁很近,手臂会弯曲,告诉孩子,超过一臂的距离了,手臂要伸直,然后让孩子慢慢往后退,直到孩子手臂伸直,手指碰着墙。告知孩子这就是一臂的距离,并给予强化物。
       这样反复练习,直到孩子能够持续正确地走到差不多一臂的位置停下来,比如连续2天,每天练习中达到80%的正确率。
注意:
       如果孩子连续失败(如,连续3次判断失败),可以再让孩子抬着手臂走2个回合,然后再回到这个阶段的训练里来。
       当孩子对于一个目标物件(比如,墙)能基本正确判断一臂距离的时候,使用其它目标物来测试孩子是不是同样能正确判断,比如桌子、椅子。最终要使用人物,比如爸爸、妈妈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孩子要能走到他人正面或侧面约一臂的距离时就停下来。
02
   训练二:与不同关系的人保持正确的距离
注意:
       孩子在做这个训练之前,需要能区辨不同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可以通过人物关系圈来讲解,然后通过配对的方法来教导。
配对关系举例:
 
家人: 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亲戚朋友:同学、小区里一起玩的小朋友、家中的亲戚等
熟悉的人:老师、小区的管理员、爸爸妈妈经常往来的同事朋友等
生人:不认识的人
 
第一阶段:区辨与不同的人物应该保持的正确距离
材料准备:
1. 家人、朋友、认识的人、陌生人的照片或名字卡片(如果孩子识字)若干
2. 三种不同距离的人物距离照片或者文字
(1)一臂之内,可以有身体的接触; 
(2) 保持一臂的距离;对方允许时可以有身体的接触;
(3) 保持一臂的距离,保持无身体的接触
注意:如果孩子不识字,可以使用图片。
训练方法:图片配对与分类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家长将三张距离卡片成一条直线呈现在桌面上,卡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家长将一张人物卡片递给孩子,并且问孩子:“和这个人要保持什么距离?”孩子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说出卡片上是谁
(2)   说出卡片上人物与自己的关系
(3)   将卡片放置在正确的距离卡片的下方。
      比如家长递给孩子一张爸爸的图片,孩子需要说出,爸爸是家人,然后将图片放在“一臂之内,可以有身体的接触”的分类卡片的下方。
在孩子正确反应后夸奖孩子,并且给予强化物(可以是代币)。然后进入下一回合,重复上面的步骤。在教导中,当孩子在连续2-3次训练中能达到90%的正确率时,训练完成。
第二阶段:模拟场景练习与不同的人物保持正确的距离
       仅只是认知上能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能说出应该保持多少距离,并不代表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跟从这些社交规则,一定需要通过练习来帮助孩子在操作中运用这些规则。
训练方法:
在训练开始前,和孩子讲解练习的内容:妈妈会扮演不同的人,你要根据妈妈扮演的人来决定跟这个人说话的时候你会站在什么位置。注意:如果孩子无法记住妈妈当前的角色,妈妈可以在手上拿着扮演的角度的照片或文字来帮助孩子区分。
训练开始时,妈妈呈现一张照片,并且假设好场景,比如爷爷来家里玩,正坐在沙发上。妈妈告诉孩子,现在我是爷爷,你来跟爷爷说话吧。当孩子坐得过近或过远时,妈妈(1)首先可以口语提示孩子,想一想,爷爷是哪个人际关系圈子里的,你可以保持什么距离?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正确反应,妈妈增加提示的力度(2)告诉孩子应该保持的距离“你可以和爷爷坐得近一点,少于一臂距离也没有关系;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正确反应,提供最高辅助(3)告诉孩子应该坐在哪里。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包括辅助下的),给予强化。
注意:
       在训练中要尽量使用不同的人物,设置不同的场景;并且选择的人物与场景一定是孩子平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
03
泛 化
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这个技能。然而生活中的情形远比训练环境要复杂得多,孩子会面对不同的人与情境,比如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要和同学一起坐,在公众场所排队时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等。孩子也许一时无法完全将所学的技能完全正确地使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辅助。家长可以使用由少至多的辅助:(1)伸一伸手臂,让孩子意识到他与他人的距离需要调整;(2)轻轻地拉一拉或推一推孩子,帮助孩子站到正确的位置;(3)口语提醒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夸张地给予提示,以免孩子在公众场合觉得尴尬,或者造成孩子对家长的辅助的依赖。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境,仅在自然环境中偶尔练习可能不够,那么家长可以在家里特别设置情境,按上面描述的步骤来进行训练。
 
最后需要指出,有一些问题行为也许不仅是因为孩子不了解应该保持距离,同时有可能还受到其它技能缺失的影响,比如孩子在学校排队的时候,常常会倚靠在别的孩子身上,当孩子了解了适当的距离并且能去使用的时候,孩子也许能在排队的最初站好自己的位置,但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又出现了倚靠别的孩子的行为,这个问题行为的原因就不再是孩子不明白应该保持的距离,而是孩子坚持正确站姿和距离的持久性,而后者也需要家长刻意在家让孩子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