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家长分享篇:如何面对你,我的“熊孩子”

作者:星星雨 2020-02-28

文 | 周岩

最近有家长反馈来的同一类问题,那就是只要一给孩子上课,或者想在生活中教孩子点东西,脑瓜子就会嗡嗡响,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更谈不上如何解决问题了。只要一面对孩子,家长头脑就会“一片空白”,行为就会“手足无措”,情绪就会“焦虑不安”。

没法子,凯爸只好把所有记录过,经历过的各种星儿表现统统梳理了一遍。最后绞尽脑汁总结出了星儿三大类,以及具体表现和简单的应对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凯爸还是要声明一下,星儿的任何一种表现,都不是单一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是要建立在客观的教学评估,以及行为分析基础之上。也就是要学会记录,通过记录数据,找出星儿出现各种不同表现的“真实原因”,大白话一点,就是啥原因让俺孩子这个样子。

第一大类:“佛系”代表

佛系代表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大致的表现是一样的,但细微之处却不尽相同,下面凯爸会给大家细致的表述一下。

  • A、无欲无求型

此类孩子颇让家长头痛,什么吃的,喝的,玩具都不要。麻烦在于大多数时候不是能力不具备、做不了,而是不想做。只要他不想做这件事,两眼一闭,这一切都是浮云。

凯爸小贴士:

凯爸分析,导致此类表现的大致原因会基本如下:

1、强化物管理不当

 (1)孩子生活中强化物太容易得到满足。这样的话,当你想利用强化物,来达到自己教学目的的时候,就会发现招数不灵了。为啥呢,因为这东西他不学习也能得到,干嘛非得跟你费这个劲呢。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机构,老师发现最有效的强化物(一级)突然间都失灵了,跟他妈妈沟通也没找出原因。凯爸这个人比较认死理,一直坚信,凡事都不会“突然”或者“毫无原因”发生,凡事“有因”才可能“有果”。最后通过排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有一次,孩子奶奶来接孩子,听了一节个训课,看到了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为了点吃的),这是奶奶原话!于是爱心泛滥,只要一见到孙子,那就买一堆他爱吃的小食品,背着孩子妈妈可劲的吃啊。您琢磨他在家都吃够了,干嘛还费劲吧啦的听你的啊。

(2)只会使用一级强化(吃的,喝得)等实体强化

一二级强化同时使用根本谈不上,代币制更别提。怎么办,还想教孩子点东西,那就可最简单的强化来吧。这样做的结果就俩,好吃的吃腻,好玩的玩腻,最后可不就无欲无求了吗!

(3)强化物单一无变化

无论孩子做什么,你给的强化物都是一样的。那最后结果就一个,啥强化物都得失效。

2、家长教学方式出了问题

(1)没有得到过客观的评估,家长对孩子能力不够了解;

(2)错误的评估,导致了对孩子教学目标设定不准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您想啊,高了超出孩子能力学不会,低了孩子没兴趣学,结果可想而知。

3、家长过分依赖一级强化物,忽视了孩子其他的学习“兴趣”点

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家长找不到孩子其他的学习“兴趣点”,才会导致过分依赖一级强化物.

如何去处理,凯爸建议如下:

1.要先控制好强化物,不要轻易满足他;

2.家长要明白“强化”和“贿赂”可是两码事;

正确强化主动权是在在家长手里,一旦强化变成“贿赂”,主动权就被“熊孩子”掌握了,被动的就是家长了;

3.一定要把他的兴趣培养出来,先从细节做起,发现其兴趣点。一旦发现或者培养出星儿的兴趣点,无欲无求就变成了“有欲有求”,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4.多鼓励,多强化,多创造其成就感。如果一个星儿总是“受挫”时得不到鼓励,做得好时,也得不到及时强化。凯爸估计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我怎么做,家长都没有及时回应,那就啥都不做,混日子好了;

5.要学会对孩子的强化物进行一个顺序排列,控制使用。再打组合拳(一二级强化),切忌强化物单调重复,一样强化物可劲的用,直到失效为止。

  • B.“无所谓”型

这类孩子可以说是“无欲无求”型的“低配”代表,只要有效带动,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凯爸小贴士:

分析导致星儿出现无所谓表现的原因,除去上面已经说过的几种原因以外,还要加上几种:

规则性比较差,纪律散漫;

家长上课没有激情 ,表情以及肢体语言都极其僵硬。无法吸引孩子对家长的关注;

奖惩不及时,对了也没啥好处,错了也没啥,家长本身态度就是“无所谓”;

家长的基础教学能力不够扎实。

如何去处理,凯爸建议如下:

1.先从感兴趣的课题下手,把他的情绪先调动起来;

2.可以利用提高强化频率的方法,来提高回合速度,让其兴奋起来;

3.表情不妨夸张一些,肢体语言也可以丰富一些,语调也可以抑扬顿挫一些。目的是4.通过刺激其视觉和听觉,来吸引他对你的关注,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5.也可以利用游戏,使其在“玩”的过程中帮助其产生需求,人一旦有需求,就不可能“无所谓”;

6.要严格要求其纪律,树立起规则观念。让他明白不是他想干啥就能干啥,是要遵守规则的。

 

上面总结的两种类型,都会统体现出同一问题,那就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

孩子具体表现就是:不说话,听不懂话。不听话怎么办?家长具体表现就会开始怀疑人生,狂躁不安,质疑孩子为啥不说话,为啥不听话,我说啥他为什么都听不懂。

 

如何去应对:

(1)必须对孩子是否具备语言(发音)能力,以及认知理解能力的综合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为啥啊?如果您孩子都不具备发音能力呢,您非让他说,那就是难为孩子了。同理,你说啥他都听不懂,何谈听话二字。

(2)如果具备语言能力,以及基本的理解沟通能力,您的孩子还是抗拒学习或者沟通,那就是真的不听话了,家长就要考虑是否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星儿不是抗拒要学的东西,更多的是在抗拒大人的教育方式。

 

如何去解决此类问题,凯爸建议如下方法:

(a)家长在进行任何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评估,方便了解星儿的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个别化方案。

(b)说出来就奖励(包括无发音的指,认,拿),都要及时到位,让其明白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可以带来好处的。

(c)要学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平时互动的时候,有语言的多谈他喜欢的话题。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先从他喜欢和擅长的的课题入手。

多让外人主动与他接触,来提高其“社会性”,使其明白“说话”是一种最佳的沟通方式。

凯爸小贴士:

以上二大类表现,家长都要考虑到星儿的实际能力问题。不要做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所谓教学。

第二大类:”平头哥“代表

平头哥这个网络梗,凯爸不细说大家也是明了。一般表现都是脾气急躁,好动,容易兴奋。任性,爱哭闹。基本上一不满意,就会开始发飙,攻击别人,自伤自残可能都会发生,凯爸也都见过。

凯爸小贴士:

此种类型的孩子,任何一种具体表现,要想找出动机和原因,都需要家长做大量的ABC记录,通过数据从中找出答案。如果让凯爸逐个分析,一是没有数据,二是这篇文章就会写个没完没了。因此凯爸在这里只是谈一下大概的处理方法,具体问题还需具体面对。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凯爸写的《凯爸聊聊问题行为》,里面有具体的答案。

那么该如何面对星儿各种情绪变化呢?凯爸建议如下:

  • A、脾气急躁

一般来说,一个脾气急躁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位脾气更加急躁的家长。家长该如何去做呢?

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脾气要缓下来,语气要先慢下来,音量要温柔,嗓门别太大。不然两人很快就会上演一出“你瞅啥,我瞅你”的东北经典大戏。

  • B、自伤自残

1.要学会记录事件,分析原因

2.建立正确行为,寻找替代行为

3.争取能够做到“事前预防”

如何具体具体解决,请参考《凯爸聊聊问题行为》这篇文章。

  • C、任性,占有欲强,爱哭闹

此类孩子的身后,基本上都站着一位甚至数位“溺爱”他的家长,千万不要“错位补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而想要在教学的时候弥补孩子等行为)。

1.找出哭闹的原因;

2.要学会坚持原则;

3.学会正确使用“忽视法”;

4 .要学会快速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5.要加强社交练习,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吃“独食”;

6.要考虑到感知觉异常,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环境布置要避免杂乱,噪音大。

  • D、过于活泼好动

1.既要学会如何和孩子互动,又要能够适当的控制;

2.快速的找到一些,能够吸引他兴趣,并安静下来的环境或者物品;

3.也可以把“动起来”当做强化物来用。

  • E、特别容易兴奋

1.适当控制与孩子的身体接触,不要与孩子太黏;

2.学会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及时分析出兴奋原因,切断源头;

3.孩子可以兴奋,家长情绪一定要平稳,要坚持原则。

第三大类 “忐忑不安”代表

这个一说大家就能明白,胆小,紧张,过度敏感,害羞。此类孩子表现用四个字成语来形容,那就是风声鹤唳,忐忑不安。

具体原因凯爸不想多说,只说一句,凯爸通过咨询记录发现,绝大多数此类星儿问题的原因,都出在家长身上。凯爸见到过一个星儿,只要有人一举手,他就开始闭眼睛尖叫。虽然家长百般抵赖,但孩子身上的伤可抵赖不掉。

下面谈谈如何区别对待不同表现的孩子:

  • A、胆小敏感的孩子

1.不要过多的干扰到他;

2.少一点要求,降低敏感度;

3.说话要温柔,面部表情要愉悦;

4.可以试一下用轻轻的抚摸,来放松其敏感情绪;

5.要多鼓励,多强化,辅助要及时到位;

6.学习目标制定一定要由低到高慢慢提升。

  • B、害羞紧张的孩子

1.课题要由低到高,简单生动;

2.家长要多夸奖多鼓励,态度自然温柔一些;

3.家长要活拨主动一些,尝试通过游戏啊,唱歌啊,等等来使其放松;

4.要找出紧张的原因,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凯爸最后总结:

因为此类文章涉及范围太广,凯爸个人能力也是有限,因此就算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文章依然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原谅。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一个问题,如果把解决孩子的问题表现当做一道“数学题”来做的话,凯爸仅仅是给您提供了解决各种不同问题的“公式”而已。

要想最终解决问题,您得自己往“公式”里填数据,自己动手做这道题。甭指着凯爸给你答案,吃现成的,凯爸也给不了你。

数据哪里来的,就八个字“记录行为,分析行为”,ABA里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