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认知训练16:按规律排序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廖庆文

 

按规律排序,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对物件进行排列,比如,红色、绿色、红色、绿色。除了ABAB的规律外,其它的规律还包括ABCABC、AABAAB、ABBABB,当然,也有更为复杂的规律,比如ABAABA,AABBAABB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有很多涉及到按规律排序的活动:比如穿珠子时,我们会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珠子按一定的规律串起来使得它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和美观;在画画时,我们会在装饰鱼的身体时,按照曲线、折线的顺序进行绘画,直到完成整个鱼的身体;在烧烤串食材时,我们先会串一个肉丸再串一个蘑菇,接着串一个肉丸后再串一个蘑菇,然后重复这样的规律直到烤串完成。除此之外,在孩子的学习中,从小班开始到小学关于规律排序的教学课题也非常多。

大家可以看到,按规律排序的重点在于教导孩子找到排列的方法(即,观察他们需要排列物件的顺序特征),然后再按这个方法循环将物件进行排列。按规律排序可以非常简单,如按物件的规律排序(按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的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增加难度,如按颜色、形状、数字进行排序,按大小长短高矮等相对特征进行排序,按类别、功能等特征进行排序,或者教导更复杂的排序。当然,在教导孩子按以上要求进行规律排序之前,我们要确保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需要孩子观察的内容,比如按颜色排序时,孩子需要掌握颜色的区辨。

按规律排序的教导程序基本都是一样的,本文将以最基础的【物件的ABAB规律】为例介绍按规律排序的基本教导程序。在文章中,我们会罗列出其它按规律排序教学的相关项目,并解释其教学关键点。

目标行为:按ABAB规律排序

目标行为定义:当教导者按ABAB规律摆放好物件(至少两组),并且要求孩子摆放下一个时,孩子能在2秒内选择正确的物件摆放在相应位置。

教学材料:选择三种以上小的物件,如积木、雪花片、夹子,每种物件的数量至少3个,如下图所示:

  • 我们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雪花片、积木和夹子,但是在最初训练时,建议同一种物件保持完全一样(即外形、颜色、大小都是一致的),如雪花片都是红色的,积木都是黄色的、夹子都是蓝色的。

  • 选择的教学材料大小是孩子方便拿取的,且摆放时不易滚动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两人保持同一高度

2.   教导者将2个物件(规律排序中的两个物件各一个)摆放在桌面上

  • 物件放在孩子惯用手的一边、方便孩子拿取的位置

3.   教导者选择准备好的三个教具中的任意两个物件按ABAB的规律摆放在孩子面前的桌面上

  • 示范的物件必须重复呈现规律两次,即ABAB、或ABABA,如下图所示:

  • 在一次训练中ABAB和ABABA两种规律的摆放方式随机呈现,并且出现的次数相等

4.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目光对视)

5.  教导者指着呈现的物件,要求孩子跟随命名摆放的物件,比如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

  • 在后续的顺序中,逐渐让孩子自己指着物件按顺序命名

6.  在命名到最后一个物件时,教导者手指在下一个物件应该摆放的位置,给指令:“下一个是什么?”。如果孩子说出“积木”,或已经伸手去拿积木,直接进入第9步。

7.  如果孩子没有做出正确反应,重复步骤5-6,在指到下一个物件应该摆放的位置时,教导者说出目标物件名称的起始音或第一个字,如:“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如果孩子正确说出物件名称,教导者立即指向放在孩子手边的备选积木,并且给予口语反馈:“对了,积木,拿积木”,并进入第9步。

8.  如果孩子仍然未说出正确的物件名称,教导再次重复步骤5-7,这一次在第7步的最后,教导者指着下一个物件应该摆放的位置,直接示范说出物件的名称,让孩子跟随说出正确的物件名称,然后教导者马上给予反馈:“对了,积木,拿积木”。

9.  教导者手指向备选的两个物件,等待孩子拿出正确的物件

  • 如果孩子未拿出正确物件,教导者可以再一次重复步骤5-8,也可以给予口语提示:“拿积木”

10.当孩子拿取正确的物件后,教导者手势指示物件应该摆放的位置

11.当孩子摆放完成后,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对了,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木”,并且给予一个代币。

12.重复以上步骤,每次训练可进行8-10个回合。

教学完成标准

  • 当孩子连续两次训练(跨2天)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当前阶段训练完成。

  • 使用至少3组新的教学材料进行测试,如下图所示。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达到80%以上,训练完成;若孩子未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则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训练,然后再使用新的教学材料进行测试。

如果孩子没有口语语言

我们前面介绍的训练程序中,辅助使用的是孩子命名物件时的重复惯性,当孩子连续说“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木”的时候,后一个词汇会顺势而出,也就是目标物件的名称。对于没有口语语言的孩子,我们就没有办法直接使用这一辅助,所以在训练中会加入一些视觉提示,具体的训练程序如下: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两人保持同一高度

2.  教导者选择准备好的三个教具中的任意两个物件按ABAB的规律摆放,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桌面上

  • 示范的物件必须重复呈现规律两次,即ABAB、或ABABA

  • 在一次训练中ABAB和ABABA两种规律的呈现方式随机出现,并且出现的次数相等

3.  教导者将2个物件(规律排序中的两个物件各一个)摆放在需要摆放的正确位置的上方,如下图所示

4.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目光对视)

5.  教导者按顺序指着呈现的物件进行命名,比如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

  • 在教导者命名的时候,需要让孩子的手跟随着教导者的命名一起指物件

6.  在命名到最后一个物件时,教导者手指在备用挑选的两个物件的上方,给指令:“下一个是什么?”(手指的位置不要直接指向任何一个物件,可以指两个物件中间的位置)。如果孩子拿取了正确的物件,直接进入第11步。

7.  如果孩子没有做出正确反应,重复步骤5-6,在指到备选物件时,教导者说出目标物件名称的起始音或第一个字,如:“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如果孩子拿取正确的物件,教导者立即给予口语反馈:“对了,积木”。进入第11步。

8.  如果孩子未拿取正确的物件,教导再次重复步骤5-7,这一次在第7步的最后,在指到备选物件时,教导者直接说出目标物件名称,如:“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木”。如果孩子拿取正确的物件,教导者立即给予口语反馈:“对了,积木”。进入第11步。

9.  如果孩子仍然未拿出正确物件,教导者再次重复步骤5-7,这一次在第7步的最后,在指到备选物件时,教导者直接指向积木,同时说“积木”。如果孩子拿取正确的物件,教导者立即给予口语反馈:“对了,积木”。进入第11步。

10.  当孩子拿取正确的物件后,教导者手势指示物件应该摆放的位置

11.  当孩子摆放完成后,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对了,积木、雪花片、积木、雪花片、积木”,并且给予一个代币。

12.  重复以上步骤,每次训练可进行8-10个回合。

错误的教学

在教导规律的时候,有的教导者会摆出ABAB后连续让孩子摆后续的物件,如下图所示。

这种教学方式有可能教会孩子在教导者的要求下按特定的【蓝绿】规律来摆放呈现的积木,但并没有教孩子从呈现的物件中去寻找规律。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从这一教学程序中自己去领悟教导者想要教他什么,那么对于这个技能自然也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在我们前面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教会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来解决教导者提出的问题(即,下一个是什么?),这才是本项教学活动的真正目标。

后续阶段训练

当孩子能够按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后,我们开始在训练中加入不同的规律。对于能力好的孩子,可以直接将不同的规则混合呈现;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则可以再进行一组ABCABC规律的训练,然后再尝试将不同的规则混合。

无论使用哪种规律,在呈现刺激物时,始终不要只让孩子摆两组规律后的第1个物件,而应该是呈现两组规律后的第三组规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图示如下:

所有阶段的训练程序与第一阶段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规律的难度上有所增加,或者变化呈现的物件材料。

泛化练习

1.  增加物件的属性特征:比如,在使用雪花片、小人、笔等物件时,各种物件可能会有不同的颜色(如下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能排除其他特征的干扰,只按照物件进行排序。下图

 2.  按特征规律进行排序,比如颜色、形状、大小,下面给出一些例子:

  • 按颜色规律

  • 按形状规律

  • 按大小规律

  • 加入干扰:

有规律呈现的物件未必总是一模一样的,换言之物件的其它特征可能会增加孩子寻找物件排列规律的难度。比如,在大小排序,我们可以加入颜色的特征,如下图所示,规律为大小ABAB,呈现ABABA,需要孩子判断下一个应该摆放的是什么。在这个例子里,物件的大小有明显的规律,但颜色并没有规律,孩子需要能做到不考虑物件的颜色,只考虑大小,才能找到规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3.  使用卡片可以进一步扩展按规律排序的训练。注意,在这个阶段,当使用不完全相同的物件的卡片时,孩子排序的是各个物件(如,香蕉、梨、橘子等),准备的图片中的每种物件并不需要完全相同。相应的,生活中孩子认识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做按规律排序的练习。

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教导者可以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泛化和延伸的教学。下面举一些生活中可以和孩子玩的活动:

  • 按规律贴纸:小年龄的孩子,经常会玩各种各样的小贴纸,教导者可以用上贴纸和孩子进行按规律排列物品的活动,如下图所示

  • 按规律涂色:在生活中可以利用图卡和相应的图书跟孩子进行按规律涂色的活动,比如按规律将一组图案涂上不同颜色或按颜色规律走迷宫,如下图所示

  • 按规律串珠子:教导者利用不同的手工活动跟孩子练习按规律排序,如下图所示

  • 按规律拼插蘑菇钉:蘑菇插板是我们比较常见玩具之一,蘑菇钉有不同的颜色和大小,所以在家居活动时,可以让孩子进行按颜色的规律插蘑菇钉,或按大小的规律插,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的能力,如下图:

  • 逻辑狗中的相关练习:逻辑狗中有很多按规律排序的拓展练习,作为拓展思维和推理的一部分,有能力的孩子可以进行相关的练习。比如按动作的规律进行排序(下图1),按数量(或细节)的规律进行排序(下图2)

    图1:

         图2:

  • 对于能力好的孩子,可以尝试让孩子找找数字和时间的规律

1.数字规律举例:

教导者呈现题目,请孩子读一读呈现的数字,然后提问“下面是什么?”让孩子找到相应的数字放到空格中或者将相应的数字写到空格中。

1    3    5  ____   2   4   6  ____

10  20  30 ____     5  15  25 ____

 

2.时间规律举例

教导者从左到右依次呈现三张时间的图片,请孩子按规律找出下一张时间图片放到最后,如下图所示。

如果为了增加任务难度也可以让孩子尝试放中间缺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