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1:写在前面的话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0

文 | 朱璟

写在前面的话

 

在完成了【准备技能训练】、【基础认知训练】、【数的技能训练】的系列训练文章后,我们将推出【基础语言训练】的系列文章。这里的“语言训练”指的是口语语言训练。

 

语言包括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两者相辅相成,重要性是等同的。简单地讲,接受性语言指的是能明白他人说的话,这里的“明白”是通过听者的行为来体现的。比如,当家长说“过来”,孩子能走到家长面前,这个动作说明了孩子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在前面的【基础认知训练】中的所有技能其实都涉及了接受性语言。表达性语言是指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将自己的需求通过某种形式让他人知道,最常用的形式当然是口语语言。比如,当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时候,他对妈妈说“我可以玩手机吗?”,就是一种口语表达。然而,表达性语言并不局限于口语这一种媒介,其它媒介还包括文字、图片、符号、手语等。在所有的这些媒介中,因为口语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形式,渐渐地,人们便将语言和口语语言等同起来。

 

事实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使用口语语言当然最好,但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考虑选择其它的沟通媒介。比如,当相处两地时,我们会互发短信;在不能私下聊天的会议中,我们会使用手势、表情来沟通;聋哑人不具备听与说的能力,则通过手语来沟通。所以,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当孩子的学习条件具备,我们首先选择教导口语语言。而当孩子学习口语语言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我们要以沟通为最终目标,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高其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在进入系列训练文章之前,我想先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语言训练的认识。

1.  ABA语言训练的特色

ABA的语言训练并没有脱离传统语言学的范畴。在ABA的教学中,我们将语言分为听者语言与说者语言,这与传统语言学中的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是一致的。在VB-MAPP的评估中,也包括了听者和说者这两个部分,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语言训练不能只注重口语表达,而是要与认知训练相辅相成地同步展开。

ABA在分析语言行为方面最大特色在于对语言功能的分解,包括复诵(仿说)、要求、命名、交互式语言、逐字读、转录。同一个行为表现,根据其前事刺激和后果的不同,则功能不同。如下图所示,从行为分析的角度,要求语言受控于动机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当说者有需求动机时,才会提要求,其强化后果是获得所要求的特定的事物。换言之,如果说者没有需求,就不会提要求;反过来,如果提了要求却经常得不到相应的强化,说者也会不再使用要求语言。命名的前事刺激是非语言刺激,比如看到手机,说手机,其目的并不是要得到手机,而是描述一个事实或状态(这是一个手机),其强化后果可能是他人的回应,也可能是其它说者偏好的结果。交互式语言的前事刺激是语言刺激,比如当他人说“你喜欢什么?”说者回答“手机”,其目的也并不是得到手机,而是任何其偏好的结果,比如他人的认同(“我也喜欢玩手机”)。

ABA按语言的功能对其进行分解,其实是强调了语言在使用中的不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认识手机(比如家长说“拿手机”,孩子能在众多物件中准确地拿出手机),知道这个物件叫手机(比如家长拿着手机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会说“手机”),但在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却不会说“手机”或“我要手机”,而是哼哼叽叽或直接伸手去拿,或者当他人问孩子“你喜欢玩什么?”的时候,孩子不会回答“手机”。相反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比如孩子在想玩手机的时候,会说“手机、手机”,但当家长拿着手机问孩子“这是什么?”或他人问“你喜欢玩什么?”的时候,孩子却不回答了。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了即使孩子掌握了单词“手机”,也未必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并且几种语言行为之间,并不一定是掌握了一种,就自然掌握了其它几种。将这些语言功能分解后,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来教导孩子。教导的目的不仅只是掌握词汇,而是让孩子真正学会使用。

根据前面ABC的分析,每一种语言行为的前事与后果均有不同,所以要教导每一种特定语言的使用,就需要根据它的特点来设计训练方法。比如,要求语言的教导,必须先要构建孩子提要求的动机,而交互式语言的教学则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刺激。明确要教什么,按目标正确设计教学程序,才能真正实现语言训练的目标,并且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语言,这也是ABA的语言训练独具优势的地方。

2.  介入口语语言训练的先备技能要求

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在早期干预中提出的诉求就是让孩子能开口说话,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进行各种语言训练。口语语言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孩子还未具备学习的基础能力,并且选择的训练未切中要点的话,后果无疑会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甚至完全没有效果。曾有家长戏言:“我叫了他(孩子)一千遍爸爸,他总算叫了我一声爸爸”。这句话背后家长的执着付出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学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这样才能教着不累、学着不难,并且让教导者时时看到教学的成果与收获。如果这一千句爸爸的时间能花在其它教学上,孩子可能已经多掌握了几个技能;而当孩子有能力学习口语语言的时候再介入语言教学,可能只需要“叫”他几声爸爸,孩子就能说“爸爸”了。

个人拙见,能正式介入口语语言训练的孩子需要已经:(1)具备仿说能力;(2)能较为正确地发元音(或者至少具备a、o、e这三个音)。如果孩子未具备这两个能力,只是一味地让孩子跟着家长说,不仅教不会孩子正确的说话(发音),还有可能让孩子因为厌恶说话而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说话。

如果孩子还未具备上述这两个能力,建议先不急着让孩子学习词汇,可以做一些准备训练,比如:(1)如果孩子不具备仿说能力,先教仿说;(2)口部动作模仿,比如张嘴、闭嘴、鼓气、吹、吸等;(3)舌头运动,比如让孩子模仿将舌头伸出口腔、用舌头舔上唇、下唇、两边的唇角等。这些口腔控制的技能都是孩子将来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些技能,即使能仿说,能尝试说一些词,也仍然会存在发音不清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闭症孩子中,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可能是无语言的,这并不是通过训练可以改变的。所以,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能学习语言时要将这一点考虑进去,不要因为一味追求孩子开口说话而耽误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学习。

3.  正确选择语言训练的目标

在提到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足时,家长的着眼点往往过大。比如,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不会说话”;事实上,孩子并不是完全不会说话,只不过孩子掌握的词汇非常有限,无法实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又比如,有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什么都知道,但就是不说”;事实上,这里可能涉及前面提到的语言行为功能转化的问题,孩子会说“手机”这个单词,但不会用它来回答问题。再比如,有的家长说“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孩子完全说不出来”;事实上,这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还不具备使用复杂语言来描述事件的能力而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听不懂家长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家长提问的事情或细节,也有可能是因为选择困难(比如,家长问今天在幼儿园里做什么了?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做了很多事,他不明白他只需要随便从中选择一两件来回答这件问题,结果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所以,在选择语言训练的目标时,我们需要分析孩子的困难在哪里,孩子现有的能力在哪里,然后从基础训练开始,帮助孩子慢慢积累和提高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将“会说”作为目标,更重要是将“使用”作为目标。将你的大目标化小,慢慢教导,你会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逐渐增强,并且在使用中不断得到练习,从而变得越来越精熟流畅。

ABA的语言训练并不脱离普通的语言教学的范畴,即仍然会使用到结构语言学的分析结果,从简单到复杂地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和扩展其语言能力。在训练初期,首先是教导大量的词汇。在这个阶段,训练项目的设置会根据语言功能来展开。比如,同样都是“手机”这个单词,在教导命名、提要求、交互式语言的训练中都会出现。表面上看,孩子的反应在这几个训练项目中是一样的,都是说“手机”,但其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即使用的环境是不同的。在同一阶段,除了教导名词之外,我们也会逐渐教导形容词、代词、量词、副词。当孩子掌握了大量词汇后,后续的训练目标才是扩展孩子的语言,即让孩子能从说单词(“苹果”),到短语(“红色的苹果”)、完整简单句子(“我看见红色的苹果”)、完整复杂句(“爷爷从超市买了好多苹果。”)。最后,我们会让孩子学习用几句话来描述事件、讲故事、甚至写文章。

总结而言,我想要强调的是训练的循序渐进,点滴积累,慢慢帮助孩子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本系列的训练文章主要集中于基础语言技能,在系列最后,我们会介绍一些语言扩展的训练目标与方法。

4.  重视语言的清晰度

在干预中,我经常看到的一个问题是教导者过于注重孩子能说,而不重视语言的清晰度。在被询问时,家长或教导者会解释说:我能听懂啊。我想说,语言的目的是沟通,而我们希望孩子能实现的沟通不仅是在与家人之间,而是实现其在社会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孩子发音不清晰,会造成在自然环境中无法实现其想要的沟通,进而造成孩子的挫折感,降低孩子对语言使用的动机。

举例来说,熟悉的人能听懂孩子的语言,就会给予其语言行为的相应后果。比如,孩子说“果汁”,熟悉的人能听懂,就会给孩子果汁喝。但如果孩子发音不清晰,不熟悉的人听不懂孩子的话,当然就不会(无法)给孩子果汁。如果类似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很自然会因为说了也得不到而减少对口语语言的使用,相反更多地去使用沟通效果较好的肢体语言(如,拉大人的手去拿或自己去拿);又或者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而发脾气。

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教导孩子的每一个技能的最终目的都是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就算是当下教会了孩子,这些技能也会因为不被使用而渐渐地又消失了。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强调其功能(孩子能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语言)、强调语言能力的逐渐增进,更重要的,在这两者之上,强调孩子学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被大部分人听懂。

说明: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孩子生活圈中会接触到的大部分人。比如,高功能的孩子将来准备独立上学,那么他需要独立接触的人群就较大(同学、老师、公车司机、商店的营业员,等等),对其语言的清晰度的要求就相对较高。如果孩子能力较弱,不可能实现独立参与社会活动,家长与照顾者始终会陪伴孩子,那么他的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可以降低,但至少家长与照顾者需要能听懂。

5.  正确看待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无论孩子是否能有口语语言,我们始终需要帮助孩子最佳程度地实现与人之间的沟通,让孩子能明白他人的语言,并且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针对还不具备学习口语语言的孩子,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区辨能力(即当家长命名一个物件,孩子能从几个物件中挑出相应的物件),那么我们会建议先教导孩子学习图片沟通。

最基础的图片沟通技能是教导孩子通过递交图片的方式来提要求。图片沟通也一样包括从单词到简单句子的语言扩展的学习过程,即一开始的时候孩子提交单张物件图片来提要求(比如,提交手机图片表达“我想要玩手机”),渐渐可以使用“图片带”,通过多张图片的整合来实现使用完整句子来提要求(比如将三张图片:“我要”“玩”“手机”贴到图片带上,然后提交整个图片带来提要求)。iPad中有一些图片沟通的App,将图片交换的程序电子化,不仅解决了携带大量图片的问题,同时也让孩子的表达语音化,即当孩子完成构句后,App会帮助孩子将这句话说出来,让沟通更为自然。

在早期干预阶段,图片沟通并不涉及过于复杂的构句,但至少能让孩子表达他的需求,并且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这有什么用,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想要什么我都知道,但事实上,我们真的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吗?比如某人特别喜欢吃鱼,但偶尔总也有想吃肉的时候,每次都给他吃鱼并不是最理想的,总要问过他当时想吃什么,我们才能真正满足他当下的需求。家长当然熟知孩子的喜好,给孩子他喜欢的东西,孩子通常也表现出来很开心,但当我们能满足他当下真正的需求的时候,他会更开心,这就需要通过他自己的选择来表达。更重要的是,家长时不时也会碰到给了孩子他喜欢的东西,但孩子仍然在哭闹,家长也弄不清楚孩子到底想要什么的情况,这时候沟通的重要性就更体现出来了。总之,相比于是否使用口语语言,让孩子能表达、能与我们沟通,是更重要的目标。所以,如果孩子还不具备学习口语语言,我们仍然需要尝试让孩子通过其它媒介来实现与我们的沟通。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了使用图片来沟通,会影响孩子口语语言的发展。事实上正好相反,如果孩子在未来可以学习口语语言,图片沟通的使用会促进口语语言的发展。即使孩子已经精熟使用图片来表达,随着他口语语言的发展,很自然地他就会逐渐用口语语言来取代图片沟通。试想,能有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沟通,孩子又怎么会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地执着于使用图片呢?相反,如果孩子开始出现口语,但因为发音困难,孩子说每一个字都很吃力,就有可能出现孩子更愿意使用图片而不愿意说话的情况。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应该让孩子使用图片交换,以先确保沟通的流畅;同时,我们可以在孩子使用图片的基础上,要求孩子尝试使用口语语言,要求练习的量需要控制在孩子不厌烦的范围内。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慢慢提高,最终也能实现从图片到口语的转变。

总而言之,语言训练的设置需要按孩子的能力来选择目标,制定目标时需要循序渐进,并且结合认知训练(接受性语言)同步展开。在本系列的训练文章中,大家会发现很多技能是与之前发布的【基础认知训练】中的课题相对应的,希望大家能结合起来看,确保孩子在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这两个技能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Cooper, J. O., Heron, T. E., &Heward, W. L. (2007). 【应用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