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1:区辨认识物件/卡片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胡志芬

早期干预的训练项目,涉及认知、语言(接受性和表达性)、社交、游戏、精细、大运动和生活自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在这些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对于各方面技能都落后的孩子来说,需要选择最重要最适合孩子能力的项目去开展训练,以帮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重要的技能。而认知训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我们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文章中,将会尽量按技能的难易程度来安排文章的顺序,但各方面的技能是互相影响齐头并进地发展的,同时有些技能的学习并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顺序,所以请大家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状态来参考这些系列的文章。另外在正式进入认知训练之前,请大家先检查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的基础技能,详见谆仪行为咨询微信平台的【必备技能训练】系列文章。如果孩子还有技能未具备,你仍然可以开始基础认知和语言训练,但这些必备技能的训练必须要作为干预的重点同步展开。

 

                                一  朱 璟  BCBA

       基础认知训练1              
      在早期干预中,区辨认识会是我们比较早介入的一个训练,其目的是让孩子能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比如日常生活用品、食物、动物、人物、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区辨认识是指当孩子在听到别人说某物或某事之后,能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那我们如何判断孩子是真的“知道”,就需要通过能观察到的行为来体现,即在听到指令后,孩子能指出或拿出相应的东西。同理,在后续的训练中,当我们教导到其它的技能,也会先教导区辨认识,比如区辨颜色、形状、大小、多少等。在区辨认识的训练中,既可以使用物件实物,也可以使用物件卡片。在教学初期,我们可能会选择实物来进行物件区辨的教学,但最终都会转移到卡片的教学上,毕竟我们不可能把生活中孩子需要认识的所有东西都摆到桌面上来。无论是区辨认识物件的名称还是属性;是区辨认识实物还是物件卡片,教学程序都是一样的,一般会使用DTT的教学方法。在文章末,我们会列出其它需要孩子能区辨认识的内容的推荐清单,大家可以按同样的教学方法一一开展训练。

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区辨练习的孩子,他们可能不知道“拿XX”或者“指XX”的指令究竟要他们做什么,并且区辨认识作为在训练早期就会介入的一个项目,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还没有接触过太多的不同的指令,所以可能在听指令、观察及做出反应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为了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最初区辨认识的项目可以使用孩子的偏好物来展开。本文以区辨认识偏好物的实物为例,向大家介绍进行区辨认识训练的程序。在通过区辨偏好物的项目之后,大家可以使用相同的教导程序展开后续的区辨认识训练。

目标行为:区辨认识偏好物

目标行为定义:当他人给予指令“拿XX”(XX为偏好物名称)时,孩子能独立在2秒内从桌面上呈现的三种物件中拿出对应的物件。

教学材料:

孩子的偏好物(实物)

说明:每个训练阶段使用三种偏好物,为了避免孩子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来抢,偏好物是食物的话,就可以用未开封的完整包装(如,未开封的小袋薯片),也可以是整个食物(比如一个苹果)。此外,在教导中作为强化物的将是指令中对应物件(如,要求孩子拿苹果,强化物就会是苹果),所以教导者需要另外再准备一份同样的偏好物,并且事先将食物分成适合食用的大小,以在训练中作为强化物来使用。比如,呈现的物件中有苹果,教导者事先将另一个苹果切成容易吃的小块,作为强化物来使用。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偏好物上,同一阶段的三种偏好物的偏好程度最好是相近的,以避免孩子因为特喜欢某一种偏好物而只拿取自己喜欢的。

教导方法:

DTT回合制训练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的两边

 

2.   教导者将三种偏好物(如,一个苹果,一袋薯片,一块巧克力)呈一直线放置在桌面上,每种物件之间间隔保持5cm左右。

注意:每1-2个回合变化呈现的物件的位置

 

3.   教导者吸引孩子注意力并给予指令:“拿XX”

注意:在每次训练中,每个物件指令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出现的顺序没有规律

 

4.   教导者马上辅助孩子拿取对应的物件

 

5.   当孩子拿取对应的物件后,教导者马上夸奖孩子:“对了,这是XX”,同时给予孩子该物件相应的强化物。强化物如果是食物,则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块食物拿给孩子食用;如果是玩具,则直接给孩子玩。

 

6.   在孩子吃完东西时,或在孩子玩完玩具10秒后收回玩具,进入下一回合,重复以上步骤2-5。

辅助方法:

1.  肢体辅助:教导者手把手辅助孩子拿取对应的目标物件

2.  手势辅助:教导者手势指向对应的目标物件,让孩子自己拿取

以上两种辅助,教导者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反应来选择。如果孩子对手势有反应,那么可以直接使用手势来辅助孩子。如果孩子对手势没有反应,则需要使用手把手的肢体辅助,也就是教导者握着孩子的手去拿取对应的物件。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这个训练中会用到以上两种辅助方式,比如教学初期孩子刚刚接触区辨的项目,对指令会不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手把手地辅助孩子去拿取对应的目标物件,几个回合后根据孩子反应情况,教导者可以尝试使用手势辅助,如果这时孩子对教导者的手势没有反应,则还是要继续使用肢体的辅助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辅助的撤销:

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拿取的意识,在训练的最初期会先使用肢体辅助,即在给出指令后,教导者手把手握住孩子的手拿取目标物件。肢体辅助的撤销可以在教导者改变握孩子手的位置以及使用的力度上来实现,即教导者从一开始手把手握住孩子的手或手肘部位辅助孩子,渐渐地教导者的手只是搭在孩子的手或手肘上,使用的力度越来越轻,辅助的程度只需能帮助孩子拿取对应物件即可。当教导者发现孩子有明确的“拿”的意识后,就可以尝试不再使用手把手的辅助,转而使用手势辅助,比如教导者手指指在目标物件上。

 

在孩子完成前1-2个区辨认识的训练项目后,后续的区辨认识项目,教导者都可以直接从手势辅助开始,不需要再给予肢体辅助。在训练初期,教导者在指令后直接用手指指目标物件(手指接触目标物),手势辅助的撤销可以通过逐渐增加手指与与目标物件之间的距离来实现。

 

另外,在辅助撤销中需要加入另一个元素:时间延宕。即在指令后稍作等待(一般不超过2秒),以给予孩子独立反应的机会。训练初期,因为孩子不会做正确的反应,所以建议教导者不要加入辅助的延宕,即在指令给出后直接给予高强度的辅助,以避免孩子出错。在经过几个回合的训练后(如,3-5个,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导者就可以尝试进行辅助的撤销,在这时可以加入辅助的时间延宕,我们建议的延宕时间为1-2秒,以尽量不让孩子出错为准。

 

注意:

辅助撤销的过程不是“考”孩子的过程,所以当教导者降低辅助的力度或延迟给予辅助时,如果孩子频频地出现错误反应(比如,连续2次错误反应),说明所给予的辅助程度是不够,这时需要增加辅助力度和在时间上及时的辅助。

纠错程序:

虽然我们总强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零错误教学,教导者要及时提供辅助,尽量避免孩子出现错误反应,但教学中出现错误反应的情况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特别是在辅助撤销的过程中,一旦辅助撤销过快,错误反应就有可能发生。当孩子出现错误反应时,教导者按以下程序进行纠错:

1. 教导者打断孩子的反应,要求孩子把手放好。如果孩子已经拿了错误的物件,教导者把物件轻轻地从孩子手上拿回来,重新放回桌面上。教导者可以给予孩子中性的回馈,如“我们再来一次”。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重发一次先前的指令,即孩子反应出错的指令。

3. 在给出指令后教导者马上提供辅助,提供的辅助可以是最高级别的辅助,比如直接手指在目标物件上或手把手辅助孩子拿取目标物件,也可以提供比上一次提供的辅助略多的辅助,比如在失败的回合中,教导者的手指与目标物件的距离在10cm以上,这次辅助教导者的手指与目标物件的距离变为5cm左右,并且不使用时间延宕

4. 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也就是拿取目标物件时,教导者对孩子给予口头夸奖,“对了,这是XX”,同时给予强化。

 

注意:

纠错程序中,教导者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来选择给或不给强化。如果不给予强化会大大减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配合度,建议教导者在纠错程序中也给予强化,当然强化物必须要跟随正确反应(包括辅助下的正确反应)。相反,如果孩子体现出辅助依赖,即不辅助就乱拿,而给予辅助就会跟从做,那么教导者可以选择在纠错程序中不给予强化,以增加孩子独立反应的动机。

注意:

这个训练使用的是无错训练的程序,即教导者在一开始训练时给予全辅助,确保正确反应能发生;然后在训练过程中,由教导者来控制给予的辅助的力度,在确保孩子基本不出现错误反应的前提下,逐渐撤出辅助。我们的建议:在训练过程中,教导者要保持孩子的错误反应率在10%以内,最多不超过20%,即进行10个回合的训练,孩子出错的反应最多不能超过2次。换言之,训练中,大部分孩子的反应都是独立正确反应或辅助下的正确反应(不包括纠错后的辅助)。

阶段目标的完成:

如果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在连续两次训练中达到80%以上,本阶段三种物件区辨训练完成。

本阶段教导的物件进入维持教学,教导者选择另外一组3个物件,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

技能维持和泛化

当孩子在学习中达到完成的标准后,我们就要帮助孩子维持和泛化已经掌握的物件。

1. 在维持训练时,先减少每次训练的回合数(如,每个刺激物只呈现2次,然后只呈现1次),然后再减少维持训练的次数(如,从每天训练减少到每两天测试1次,然后每3天测试1次,最后不定时测试)。

 

2. 在维持训练中,不再提前给予辅助,而是让孩子先独立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则夸奖;如果出现错误反应,则使用纠错程序。纠错程序的步骤与训练中相同,但在此纠错程序中不再给予强化。

 

3. 在维持训练中,不再给予连续强化,即不再是每一个反应都给予一个强化(实物或代币),可以每2-4个反应给予1次强化,并且强化物直接跟随的反应必须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正确反应。比如,在维持训练中计划每3个回合给予一次强化,如果出现的情况:“独立正确反应 – 独立正确反应 – 纠错后正确反应”,这时不要按计划给强化物,需增加一个回合(不一样的指令),如果孩子出现一个独立正确反应,这时才给予强化物。

 

4. 在训练的后阶段,孩子可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需要维持的量(比如到完成4个阶段的训练后,孩子已经掌握了12种不同的物件),甚至于如果有多个区辨认识的项目在开展,每个项目都已经进行了几个阶段的话,那么孩子掌握的物件的量可能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此时在维持训练时,不需要每次训练都把所有掌握的物件都测试一遍,可以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些来测试,只需要记得每次测试时尽量选择不一样的物件就可以了,以确保每一个学过的物件不定时地在维持训练中都会复习到。

 

5. 在孩子能区辨认识训练中呈现的物件或卡片后,首先需要做泛化测试。泛化测试包括:使用不同的物件,使用不同的卡片,由不同的人来给指令,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测试。孩子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达到80%的正确反应百分比,那么在这个测试中所有的刺激物或人物地点都需要加入到训练中来,让孩子通过更多的练习来提高其正确反应率,以确保孩子真正掌握了所教授的技能。

 

6. 最后,孩子所学习的技能都需要在其生活环境中去使用,即实现自然环境中的泛化。当孩子在训练中体现出已经掌握某些物件的区辨,教导者就需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区辨这些物件。比如,在训练中,我们教导孩子认识了杯子、纸巾,碗,那么教导者就要尝试在生活中让孩子跟着教导者的指令去拿杯子、碗,纸巾。在生活中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教导者一定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强化,虽然生活中的泛化不需要连续强化,但时不时地给予一些实物性质的强化,会增加孩子在未来去使用这些技能的动机。

 

7.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无论我们的训练做得多全面,泛化都未必会自然发生。当在生活中遇到孩子不会的时候,教导者马上要进行教导,如果生活中自然的教导不能帮助孩子学会,那么就需要再回到训练程序中进行再训练。

训练项目设置建议:

1. 在干预的初期阶段,先进行1-2个区辨认识的项目;当孩子具备了基础的学习技能后(包括:安座、听指令、观察、立即反应等),就可以同时开设多个区辨认识的项目,即同时教导不同类别物件的区辨认识。

 

2. 虽然在VB-MAPP评估中,并没有特别按类别来进行区辨认识的测试,只是测试孩子是否能指认一定数量的物件(图片),但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孩子需要能相对全面地认识他所能接触到的物品,所以在教导时,我们建议大家把每个种类下孩子需要认识的物品罗列出来一一去教导。

 

3. 孩子需要学习的区辨认识的物件非常多,建议大家先教导孩子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的物件,比如孩子喜欢的零食和玩具、日常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物件在生活中出现的机会多,孩子接触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当孩子在训练中达到掌握的程度,教导者也比较容易帮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去使用学会的技能。

 

当孩子掌握物件的区辨后就可教导物件的命名了,语言训练的系列文章很快会与大家见面,请持续关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自闭症孩子中,很多会存在语言发育落后的问题,这些孩子中大部分接受性语言的发展会先于表达性语言,所以我们可以先进行区辨认识的训练,当孩子的口语能力具备时,就可以进入表达性语言的训练(如命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先进行区辨认识训练再进行命名训练的,在小部分语言发育无落后的孩子身上我们会看到,当孩子会命名物件时,孩子不经过训练也可以正确区辨物件,那么对于这类孩子就不需要分开两步来进行训练。至于您的孩子属于哪种情况,要参照评估的结果来进行判断,而不要自己盲目做出判断和选择。

附件:区辨认识训练内容举例:

说明:以下列出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导的内容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来决定。能力较弱的孩子,只需要教导生活中孩子能接触到的内容,可减少教导的总数;而能力好的孩子则可以多教导一些。在物件的选择上,考虑当地环境的特点,比如水果,南北方常见的水果可能不同,可加入当地的特产,不常见的物件则暂时可不需要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