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4招“专治”说话不听话的“怪小孩”

作者:星星雨 2020-03-02

文|李漆

“沟通”一定是很吸引家长眼球的话题,毕竟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是因为“不说话”、“说不好”的问题被发现的。似乎只要孩子会说话了,他的问题就消失了。

而自闭症绝不等同于言语障碍,说话也不一定等同于沟通。我们见过许多会说话的自闭症人,甚至一些说话说得很好的自闭症人,他们在沟通上依然是困难的。

今天我会帮助大家区分真假沟通,并教会大家在孩子没有语言的时候如何帮助他们打开和世界的沟通之门。

 

我们都认为自己知道沟通,懂得沟通,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不知道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当一个孩子看见楼下阿姨身边放着的汽车玩具,就冲过去一把抓过来,我们当然知道这不是在沟通;

但如果这个孩子对着玩具一直喊“我要汽车”,是不是就在沟通了呢?虽然我们听见这个孩子说话了,也说正确了,但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和玩具汽车的主人建立任何的联系。

相反,

另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也喜欢这个汽车,他走过去看看阿姨,看看汽车,他可能还会用手指指汽车,即便他现在还说不出来,但这个过程他确实是在与汽车的主人建立联系——所以,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而不是在人与物体之间的单向传递。

在这个传递与反馈的过程中,我们的沟通会以口语的形式呈现,但不仅仅局限于口语。眼神、手指、肢体动作、表情、图片、文字……都是沟通的方式与渠道。

有效的沟通,其实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这些非口语的元素。而这些非口语沟通的技巧,才恰恰是自闭症儿童非常缺乏的。

论原因

非口语沟通缺乏的原因,

一是因为自闭症人看不见沟通的技巧和规则就如同盲人看不见路一样,这就是他们本质性的社交沟通障碍的体现;

二是因为家长往往将精力过度放在有声语言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孩子沟通渠道的建立,沟通技巧的学习;

三是非口语沟通技巧,在训练过程中量化困难,对比学业训练,不容易显现成绩。所以,这就造成自闭症孩子自身欠缺沟通技巧,又在训练上被再次忽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困难。

非语沟通,我们不是无能为力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非口语沟通的训练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再次声明,匹配视频只是为了将文字叙述的过程更加形象的呈现,便于大家对目标进行理解。)

用手“指”表达需求、提要求

这个小小的简单动作,似乎是个分水岭,小孩子开始从被动的接受照料逐渐转变到主动而明确的提出需求。而自闭症儿童大都缺乏了这个动作的发展,他们往往拉起大人的手去拿东西。

因此,训练孩子“指”是非常重要而基础的内容。即便是已经有口语表达的孩子,在使用口语的过程中,追随别人的指向,配合使用手势“指”的沟通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开始,你可以使用孩子特别喜欢的物品进行练习。当这个物品呈现在孩子眼前时,孩子因为想要可能会去抢或抓,不要让孩子错误的方式得逞,大人要提前抓住孩子的手,帮他使用手指指出来;

大人也可以通过示范“指出来”的动作让孩子模仿,一旦孩子“指”出来,我们就要夸奖孩子并立刻将这个物品奖励给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指”与得到想要的物品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对“指”的动作有困难,你可以在一开始的训练中,要求孩子使用手掌的指向,并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步练习孩子将食指分化出来,进行标准的“指”。

当孩子懂得使用“指”来得到眼前呈现的物品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孩子使用“指”提要求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呈现物品,孩子的正面、侧面、上面、后面等,让孩子学习不同的指向;

我们可以同时呈现多个物品,让孩子使用手“指”进行选择(增加一个孩子不喜欢的物品与他喜欢的同时呈现开始,在训练初期,会容易得多,孩子很快会明白自己选择的意义,而不是按顺序在指);

我们可以逐步拉远孩子与物品之间的距离,让孩子能够进行远距离的指向……

当孩子能够积极的,主动的在生活中使用“指”来跟你不断提要求的时候,就算达到了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目标要求。

目光对视 

当你说话时孩子看着你,训练已经成功了一半

看着对方的眼睛,是我们在婴儿期就在不断发展的社交能力。这与生俱来的技能,却恰恰是自闭症人很大的困难,他们缺乏对人的关注。

他们即便跟你说了一大长段的话,眼睛却能飘过你,盯在某个你以外的地方。这不仅给沟通对象带来极大的困惑,造成沟通中信息传递的失败;对自闭症人本身,也因为不看,导致他们无法在沟通过程中获取相关信息,形式正确的反馈。传递与反馈的通道都被堵塞了,沟通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哪怕他会说话。

最简单的目光对视训练就是孩子能够对“看着我”做出正确的反应。

刚开始,你可能需要准备一些孩子特别喜欢的物品,在对孩子发出指令“看着我”时,将孩子喜欢的物品放在我们眼前(根据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遮挡孩子目光,拉孩子的手……但切忌不可以粗暴的搬孩子的头),当孩子看过来时,我们立刻夸奖并将物品奖励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展,我们要逐步缩小物品在眼前的呈现,直至将物品撤到身后,孩子依然能够对“看着我”正确反应。

接下来,你还需要延长孩子对“看着我”的对视时间,从看一眼,到看2秒,到5秒;你可能还需要将孩子“看着我”的能力进行不同人物的泛化,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或是爷爷、奶奶,发出指令“看着我”时,孩子都能够做到。

在以上被动遵循指令“看着我”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孩子主动对视的训练。

也就是说,当你和孩子坐在一起时,什么也没有说,他会主动看你。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需要一些技巧来帮助孩子建立主动对视的意识,比如中断游戏。

你可以在与孩子进行一项他特别喜欢的活动过程中,突然中断停下来,而让这个活动恢复的密码就是孩子能够看向你(孩子对活动越喜欢,他继续游戏的动机就越强)。

刚开始,可能需要一些辅助,你去寻找孩子的目光、遮挡孩子的视线、指自己两眼之间等等,在孩子与你视线交汇的一瞬间,立刻启动暂停的游戏,你的回应越及时,孩子就能够越快的建立“看向你”与继续游戏之间的关系。

在主动对视的这个阶段,我们期望孩子与你一起,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他也能够主动看向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大大的惊喜,对孩子进行鼓励;而我更想说的是,你与孩子一直以来的关系,或许才是成功的基础。所以,所有的训练都不是一天两天,单个进行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联系与整合,不管你面前的这个孩子是不是自闭症,他愿意看着你,是因为他信任你,他爱你。

当孩子主动表达时,要和家长目光对视

前面我们已经教过孩子使用手指表达,已经教过孩子与我们进行目光对视,那么现在,将孩子学习的这些技能进行整合,要求孩子在使用手指“指”出想要的物品的同时,他的眼睛能够看向我们(对视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进行要求和训练)。

即便你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能够使用口语沟通,你也要要求他说话的时候眼睛看过来。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你需要帮助孩子明确他的沟通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如果孩子只指出了物品,眼睛没有看过来,不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孩子只是看了你,却没有指出物品,在这个阶段,也不能回应孩子的要求。

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你需要一些辅助来达到目标,但只要你在生活中坚持这个标准统一执行,相信孩子很快就能够明白我们的要求,掌握提要求的诀窍。

孩子听见叫名字,有目标对视反应

名字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含义,这个代码,代表自己,并区别于别人。

自闭症孩子对于许多关系的理解是困难的,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理解这种关系,他首先要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

听见叫自己的名字,孩子能够看过来,就是在建立孩子名字与自己的对应关系。

我们知道,自闭症孩子受环境干扰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刚开始训练时,我们从孩子坐着的状态进行训练,会比较容易;

再到孩子站立时听见叫名字能及时回应;

然后是孩子在玩耍的情况下听见叫名字能够看过来;

最后是在多人轮换叫名字的情境中,孩子能够准确辨别出叫他名字的人是谁,并能够给予目光回应。

在参照以上步骤训练的过程中,你还要注意从孩子最容易看过来的面对面的位置,要逐渐调整到孩子的旁边,甚至后面;叫他名字的距离也要有计划地逐渐拉远。

以上四个训练内容,其实我们都并不陌生,但训练过程是否愉快,可能直接决定着我们的目标能否成功?

每一次练习,都有惊喜等待,都有爱的回应,相信孩子的反应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枯燥重复,反而适得其反,令孩子更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当我们在教授孩子非口语沟通的技巧时,我们自身的姿态、眼神、语气、肢体动作的运用,同样左右着我们亲子之间的沟通结果。

所以,要想沟通顺畅,不是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只需把你的爱呈现出来,示范孩子如何建立与人之间的正确连接。因为,所有教育的基础都发自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