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基础语言训练12:区辨问句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0

文 | 贾丽娜 张蕾

在初期的命名训练中,我们的目标是教会孩子能做单一的命名,包括命名物件的名称、特征(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功能等。在进行这些训练时,老师的提问是单一的,比如“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或“某某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换句话说,孩子只需要针对在每个特定训练中给出的物件,就可以做出回应,并不需要关注教导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比如在命名水果的训练中,孩子只需要看到卡片来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并不一定关注到教导者的提问是“这是什么水果?”;而在命名颜色的训练中,孩子只需要看到不同的颜色卡片(或有明确颜色的物件)来说出颜色,也不需要关注教导者的提问是“这是什么颜色?”。所以,在完成一系列的基础命名训练后,我们经常发现,如果我们针对同一个物件问多个问题,孩子会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比如,当我们呈现一张苹果卡片,提问“这是什么”(苹果),“它属于什么类”(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它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时,孩子可能不会给出正确答案。如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孩子在过去的学习中只学会了关注呈现的物件,却忽略了沟通对象提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教导孩子关注沟通对象提出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来给出特定的答案,也就是区辨问句的训练。
 
区辨问句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指令(提问)的区辨,在教学中,我们会利用孩子已经掌握的命名技能,通过穿插不同的问题让孩子来学习关注教导者提出的问题。一般而言,我们会在训练中混合2-3类不同的问题,比如人物、活动和地点(他是谁?他在做什么?他在哪里?),形状和颜色(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物件、类别和功能(这是什么?它是什么类的?它用来做什么?)等。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进行区辨问句的教导程序,并介绍如何在游戏和生活中展开练习。

 

 

训练1

区辨回答人物、活动和地点的问题

 

教学目标:当教导者呈现一张包含人物、活动和地点的卡片并提问“他是谁/他在做什么?他在哪里?”时,孩子能够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说出人物/活动/地点的名称。命名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明白。

 

教导方法:DTT回合制训练

 

教学材料:

  • 6-8张学生可以熟练命名的人物、活动和地点的卡片(每张卡片都可以提问阶段目标中的任意问题)。

  • 也可以使用包含孩子认识的人物形象、活动和地点的故事书作为教材。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与教导者有短暂的目光对视。

  3. 教导者呈现一张图片,并提问“他是谁/他在做什么?他在哪里?”

    • 同一张卡片每次呈现时只提问目标问题中的1个。

    • 三个不同的问题随机提问,每次训练中每个问题出现的总次数相等。

  4. 教导者在给出指令后,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从少到多的辅助。

    • 如果2秒内孩子无反应或未正确回答,教导者重新提问,并且加重关键词“谁/在哪里/做什么”的语气。

    • 在重新提问后,教导者马上给出答案的第一个字(或第一个字的起始音),同时可以指着图片中的关键位置。

    •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正确回答,教导者示范正确答案。

  5. 孩子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导者立即夸奖孩子,如“对了,这是【人物名称】/他在【地点】/他在【做XX】”,并且给予代币。

  6. 教导者呈现下一张图片进入下一回合,重复步骤1-5。

    • 每次训练进行12-15个回合,保证每个指令有4-5次练习的机会。

阶段目标完成标准:

孩子在连续两次训练中的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本阶段训练完成。

 

项目目标完成标准:

  • 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使用新的图片来测试孩子是否能在未经教学的前提下正确区辨问题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和地点。

  • 若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达不到80%,使用这些测试图片,进入下一轮的训练。完成后再用新的图片进行测试,以此类推。

  • 若孩子的正确反应百分比达80%以上,则项目完成。

 

维持:

  • 当孩子在训练中学会了区辨老师的问题回答人物/活动/地点的名称,并不代表孩子对于这一技能已经掌握娴熟,我们仍然需要让孩子对这些习得技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练习,以提高孩子对技能掌握的精熟度。维持练习的建议如下:

  • 在维持训练中首先是减少每次训练的回合数,比如,在教导阶段,每个指令呈现4-5次,那么在维持中就可以减少到每个指令只呈现3次,最后减少到只呈现1次。

  • 当孩子在减少训练回合数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正确反应百分比(80%以上)时,就可以开始减少维持训练的次数,比如,由开始的每天都进行维持到每两天一次,再到每三天一次等,最后可以进行不定时的测试。

  • 在维持练习中,不再对孩子的反应给予连续强化,也就是说不再是每一个反应都给予一个强化(实物或代币),这时可以每2-4个反应给予1次强化,并且强化物直接跟随的反应必须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正确反应。比如,在维持时计划每2个回合给予一次强化。

  • 当完成多个阶段训练后,可以合并所有孩子在之前阶段中已经掌握的卡片,随机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帮孩子维持复习。

 

泛化:

教导孩子任何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以如果孩子仅能和老师区辨回答教导过的人物/活动/地点名称是不够的。换句话,在完成训练后,我们需要测试孩子是不是能灵活地区辨人物/活动/地点名称的问题这个技能。我们建议至少进行以下的泛化测试:
  • 变化体现人物/活动/地点名称的情境。比如,训练中使用的是图片,我们可以使用实际场景来测试,如爸爸在卫生间刷牙时,带孩子过去,提问孩子“他是谁”,孩子可以回答“爸爸”,提问孩子“这是哪里”,孩子可以回答“卫生间”,提问孩子“爸爸在干什么”,孩子可以回答“在刷牙”。

  • 由不同的人来给向孩子提问。

 

 

在自然环境中,我们看到已经教授过的人物、活动、地点时,可以时不时地问一下孩子,但需要注意:
  • 不要看到什么都提问孩子,以免过多地考问孩子造成孩子对语言产生厌烦而不愿意再回答你的问题。

  • 当孩子正确说出名称,记得夸奖孩子并给出反馈“你说对了,是游乐场”、“没错,她在炒菜”;如果孩子没有能正确命名,马上提示孩子,让孩子在辅助下仿说。

 

训练2

      区辨回答物品颜色和形状的问题

 

颜色和形状是物品的基本属性,家长在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也会经常提问关于物品颜色和形状的问题。当孩子在学习了命名颜色和形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随机变化指令让孩子来区辨关于颜色和形状的问句。

 

教学目标:当教导者呈现一张卡片并提问“这是什么颜色/形状?”时,孩子能够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说出颜色/形状的名称。命名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明白。

 

教学材料:常见物品卡片

  • 选择10张之前训练中孩子已经可以熟练命名颜色和形状的物品卡片或物件(如,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积木或拼板)

 

教导方法:DTT回合制训练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与教导者有短暂的目光对视。

  3. 教导者呈现一张物品卡片,并提问:“这是什么颜色/形状?”。

    • 每张卡片只提问颜色或形状中的任一问题。

    • 在每次训练中,颜色和形状的提问随机呈现,两种问题出现的总次数相等。

  4. 教导者在给出指令后,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从少到多的辅助。

    • 如果2秒内孩子无反应或未正确回答,教导者重新发指令,并且加重关键词(颜色/形状)的语气。提问时,教导者手指着物件(提问为颜色时)或用手指比划物品的形状轮廓(提问为形状时)。

    •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做出正确反应,教导者再次重复指令并强调关键词,然后马上给出正确回答的第一个字(或第一个字的起始音)。

    • 因为孩子已经具备命名物品颜色/形状的能力,所以在提示了第一个字后,通常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正确回答,教导者马上给出正确答案的示范。

  5. 孩子正确回答后,教导者立即夸奖孩子,如“对了,它是【颜色】/【形状】的”,并且给予代币。

  6. 进入下一回合,呈现下一张卡片,重复步骤2-5。

    • 每次训练进行10-12个回合,保证每个指令有5-6次练习的机会。

 

阶段目标完成标准:

  • 孩子在连续两次训练中的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本阶段训练完成。

  • 本阶段教授命名颜色或形状的物品进入维持教学,教导者选择其他学生可以命名颜色或形状的物品卡片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

 

项目目标完成标准:

选择孩子可以命名颜色和形状的物品卡片进行测试。如果孩子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本项目完成,进入维持和泛化。维持和泛化的方法同上。

 

训练3

区辨回答物件名称、类别和功能

 

名称、类别和功能是物品的重要属性,家长在和孩子的日常互动中,也会经常提问关于物品名称、类别和功能的问题。当孩子在学习了命名名称、类别和功能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随机变化指令让孩子来区辨关于名称、类别和功能的问句。

 

教学目标:当教导者呈现一张卡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类的?它用来做什么?”时,孩子能够在2秒内,独立且正确地说出物品名称/类别/功能。命名时使用室内音量,且发音能让大部分陌生人明白。

 

教学材料:常见物品卡片

  • 选择6-8张孩子可以熟练命名名称、类别、功能的物品卡片。

 

教导方法:DTT回合制训练

 

教导程序:

  1. 教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边。

  2. 教导者获取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与教导者有短暂的目光对视。

  3. 教导者呈现一张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类的?这是做什么用的?”。   

    • 每张卡片只提问名称、类别或功能中的任一问题。

    • 在每次训练中,三种问题随机呈现,并且出现的总次数相等。

  4. 教导者在给出指令后,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从少到多的辅助。

    • 如果2秒内孩子无反应或出现问题混淆,教导者重新发指令,并且加重关键词(名称/类别/功能)的语气。名称的问题加重语气在【什么】,类别的问题加重语气在【什么类】,功能的问题加重语气在【做什么用】。

    •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做出正确反应,教导者再次重复指令并强调关键词,然后马上给出正确回答的第一个字(或第一个字的起始音)。

    • 因为孩子已经具备命名物品名称/类别/功能的能力,所以在提示了第一个字后,通常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正确回答,教导者马上给出正确答案的示范。

  5. 孩子正确回答后,教导者立即夸奖孩子,如“对了,它是【名称】/【类别】的/【功能】的”,并且给予代币。

  6. 教导者呈现下一张图片进入下一回合,重复步骤1-5。

    • 每次训练进行12-15个回合,保证每个指令有4-5次练习的机会。

 

阶段目标完成标准:

  • 孩子在连续两次训练中的正确反应百分比达到80%以上,本阶段训练完成。

  • 本阶段教授命名的名称、类别或功能的卡片进入维持教学,教导者选择其他学生可以命名名称、类别和功能的卡片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

 

项目目标完成标准:

选择孩子可以命名名称、类别、功能的物品卡片进行测试。如果孩子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本项目完成,进入维持和泛化。维持和泛化的方法同上。

 

 

      扩展训练

 

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涉及到的问句远不止在上面三个训练中的问题。所有在之前文章中介绍过的命名训练中涉及的问题,其实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问到(比如:职业和职业功能、季节、时间、情绪、味道等)。当孩子能在自然环境中回答上面训练过的问题后,家长就可以加入其他的问题,看孩子是不是可以正确地回答。如果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先自然地纠正,看孩子是不是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并掌握。如果不行,则和上面的训练类似,家长将一些可以放在一起教的问题合并起来(即把可以同一张卡片上问的问题放在同一个训练阶段中练习),让孩子进行高密度的问句区辨练习,所以建议大家混合该些问题。  

 

注意,区辨问句是教导孩子区辨不同的指令从已知的知识库中抽取相应的内容来回答的能力,所以每轮教导,需要至少包含2个不同向度的问题。当孩子通过了多个向度的问句区辨,则可以将教材混合在一起,轮换提问,也就是说家长在每张卡片上提的问题不再限于训练阶段中的三个。

 

在这个练习的阶段,绘本是很好的教学材料。绘本的图案一般不会太复杂,但可提问的内容非常多。由于绘本上的人物或物件刺激通常不是单一的,所以家长在提问的时候,可以用手指着相应的人物或物件。比如绘本上有一盘水果,当家长提问“柠檬是什么味道的?”时,可用手指着柠檬,以减少其它视觉刺激带来的干扰。

 

 

      日常生活中的泛化

 

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孩子熟悉的物件(包括熟悉物件的名称、颜色形状、功能类别)、人物(家庭成员、小区同伴)和活动以及活动发生的场所,所以我们可以自然地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和孩子进行区辨问句的练习。比如去超市购物,走到水果区,妈妈可以指着苹果问孩子,这是什么(苹果),它是什么类的(水果类),苹果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红色的水果还有什么(草莓、樱桃等);比如陪爸爸理发,妈妈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地方(理发店),他是做什么的(理发师),他在干什么(理发)。比如在等公交车,家长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地方(公交车站),我们在做什么(等公交车),公交车是什么类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还有什么是交通工具(小汽车、自行车、飞机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看到什么都提问孩子,以免过多地考问造成孩子对语言产生厌烦而不愿意再回答你的问题。

 

游戏:你说我猜

这个游戏由一个游戏者抽卡片,并根据另一个游戏者的提问来说出线索,看另一个游戏者是否能根据线索猜出卡片上的物件是什么。具体游戏程序如下:

 

参与人数:2人

 

游戏材料:孩子能够熟练区辨问题的物品卡片

 

游戏步骤:

  1. 将一叠卡片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家长和孩子坐在桌面的两边。

  2. 家长指导孩子抽取一张卡片,注意抽取时要引导孩子正确地拿卡片,不让家长看到卡片的内容。

  3. 孩子抽出一张卡片后,家长开始提出关于颜色、形状、类别、功能、特征等问题。例如,孩子抽到了一个巧克力的卡片,家长可以提出以下一系列的问题“它是什么类的?”“它是什么味道的?”“它是什么颜色的?”等等。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问“这是什么?”的问题。但偶尔也可以假装问了好几个问题后还是猜不出来,最后问“这是什么”。

  4. 孩子一一回答家长的问题,家长根据孩子的回答最终猜出卡片上是什么物件。

    • 家长偶尔也可以故意猜错,比如上面举例的巧克力,家长故意问“是饼干吗?”这时孩子需要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具体介绍如何教导孩子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   

  5. 当家长猜出正确答案时,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得到奖励。如果最终家长都没有猜出答案,家长可以和孩子看着卡片,重新回顾刚才的问题,让孩子说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