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DTT回合式教学操作原理及技巧

作者:梦翔特教 2020-03-03

家长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地运用到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干预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月5日晚20:00,梦翔学校谢慧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家长培训课堂——DTT回合式教学操作原理及技巧。

什么是DTT?

DTT,又叫回合式教学,它是由ABA的行为原理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用来教导新的一些行为。有的家长可能会在一些网站上看到说DTT很死板,不灵活。其实,所有的DTT死板、不灵活,大多都是操作者的一些不灵活。今天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DTT的应用,比如将硬币投到自动贩卖机口,然后饮料出来,我们喝到饮料,这就是一个回合式教学的过程。

DTT的特点

梦翔的个训课是用DTT和自然情景相结合的方式来教学的。这样教学的好处是既保证了孩子的一个动机在线,同时又保证了孩子学习速度。这样不会耽误他的学习进程,也保证了他的学习动机。所谓的DTT不灵活,更在于操作上面如何去灵活的应用它,这才是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主要考虑、要重视的一点,如果操作得当,DTT同样也可以很灵活、很有趣。DTT的优点是快速的让学习者习得技能,劣势是有一部分孩子在DTT中习得的技能需要在自然情境下泛化。泛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训,只有孩子在生活中真正的泛化出来了,才算真正的习得了这个技能。

DTT的基本要素

DTT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指令、反应、结果和停顿。然后需要在指令后和反应前加入辅助,有正确的结果,我们就要给予强化。

DTT组成元素每个元素的基本概念和部分注意事项

指令

指令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行为定义,比如:找一找香蕉、这样做、一样的放一起等,都是DTT回合中常用的指令。这些指令我们要提前的写在教案上,第二天要拿给孩子上课。其次,指令要简洁、准确。比如孩子的听觉长度只有两到三个字,那“苹果”这个指令就要比“找一找苹果”这个指令更有效。第三个,就是指令不要重复。我们家长常犯这样一个小错误,我们可能会说,找找苹果、找苹果、苹果。可能在你三番四次的督促下,孩子做出了正确的反应。然后你给他强化了,觉得他学会了。但是孩子真正学到的可能就是你三番四次的督促,他才会作出一个反应的过程。但是我们在一个集体课或者是正常的学校,不可能有老师会为一个孩子重复发很多遍指令,这样就影响到了他融入正常环境的速度。所以重复指令这一点是在操作中绝对不允许的。第四项是指令的多样性。当孩子的听觉长度足够长的时候,我们就要泛化我们的指令,以便他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出来。比如说命名的指令,可以说,这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这个是什么?这些生活化的指令要加进去。模仿也可以泛化不同的指令,比如这样做,学老师,这些都是模仿的泛化指令,我们要用不同的指令,让孩子知道,不同的问题问句也可以引发他相同的行为。这样对他的泛化非常有好处。

辅助

第二个元素是辅助,辅助分为反应辅助和刺激辅助。反应辅助又分为四种。示范辅助、肢体辅助、语言辅助和指示(姿势)辅助。什么是示范辅助?举个例子,妈妈想让孩子把西兰花放到锅里,示范辅助是如果孩子不做的话,妈妈就把一个西兰花放到锅里。孩子看到妈妈把西兰花放到锅里这个动作,就模仿大人这个动作,孩子就完成了,然后家长就给他强化,这个大人的示范过程就是一个示范的辅助。什么是肢体辅助?同样是放西兰花这个例子,妈妈说帮我把西兰花放到锅里,孩子没有反应,那家长就拿着孩子的手抓住西兰花,把西兰花放到锅里。孩子做对了,家长给他强化,家长拿着孩子的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肢体的辅助。语言的辅助一般都用在命名、互动语言这样的场景中。家长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就会提示他——西兰花,孩子就会跟着仿说西兰花,家长的提示,就是语言的辅助。什么是姿势的辅助?比如家长让孩子把西兰花放到锅里,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就用手指了一下西兰花,孩子这时候拿着西兰花放到锅里。这个时候,家长的指示就是一个姿势的辅助。什么是刺激的辅助呢?比如桌子上有西兰花、西红柿。家长让孩子拿西兰花,那就故意的把西兰花放到离孩子比较近的位置上,这就是一个刺激的辅助。如果放到桌面的教学,我们也可以把你想要孩子拿的那张图片,放大一些,然后慢慢的再把这个辅助撤出去,这样也是起到一个刺激辅助的作用。

辅助的注意事项

加入辅助前一定要想到如何进行辅助的撤退(如果孩子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连续两次都没办法做对这个课题,那么我们要上升一个辅助等级,也就是从没有辅助再到半肢体辅助。这样才能够确保他能学习到一个新的行为,而不至于总出错。)

不要暗辅助

对于新学习的内容要由重到轻的撤辅助(零错误教学)

反应

反应大致分为四种情况,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和有正确反应,但同时伴随着错误反应。后三种都是属于错误结果,是不能给予强化的。什么是正确的反应同时伴随着一些错误的反应呢?比如说我们让孩子去配对,孩子拿着卡片,去敲敲敲,敲的过程把这个卡片配对了。这个敲的动作,是一个自动强化、自我刺激,是我们不想要看到的一个行为,这个过程他虽然配对了,但我们也要按照一个错误的结果来处理。也就是说我们想要他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品质。

正确的反应就会有正确的结果,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强化。孩子在这个停顿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录数据一个加号儿,那如果是错误反应,我们就要进入一个错误矫正的程序。

强化

强化物大致分为五个种类,第一个是可食用的强化物,顾名思义就是吃的。感官强化物就是一些感官的刺激,比如说举高高,小飞机等,也是可以作为强化的一种。有形的强化物,比如一些玩具、贴纸等。社会性的强化,就是表扬、赞美、夸赞等。活动强化物,比如孩子喜欢画画、玩橡皮泥等。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给予可食用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这种强化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伴随着社会性的强化。因为在很多刚开始干预的孩子身上,是看不出来社会性强化对他们来说是不是有效。但是如果经过长时间的配对,把可食用的强化物、有形的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配在一起,慢慢的社会性强化物也会起到一种强化的功效。

强化的注意事项

强化物的给予要及时

同时准备不同种类的强化物

具体的操作步骤与例子

纠错的过程中:

1、  老师可以说:“好,我们再来一次。”然后再次发指令。

2、  老师给予及时的辅助(上升一个辅助等级),确保孩子一定能做对。

3、  可以口头不用太夸张的说一句“做对了”

4、  记录数据

穿插

在学习目标之前加入几项已经掌握的精熟技能(穿插的指令一定要由少到多的增加。)

好处:复习学过的知识,提高孩子的配合度,减少猜测式的反应,提高耐受力等。

速度

3分钟18个回合。这18个回合包含你所穿插的这些指令都算在内。当家长在有足够的准确率和穿插的基础上再去要求速度。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这样也是不好的。

注意事项

1、  行为规范是重点

2、课程设计要难易结合

3、利用好差别强化,对于表现好的行为可以多给与一些强化物

4、开始之前要有强化物的选择

5、不要临时加任务

开始教学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1、  选择合适的环境

2、  明确要教导的目标行为,在数据记录册上写好

3、  准备几种孩子的偏好物

4、  准备一个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