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专家给你支招(4)

作者:谆仪行为咨询 2020-03-13

文 | 魏旭林

 
案例

孩子三岁,很喜欢玩手机,当家长要求孩子交还手机时,孩子会置之不理。当家长试图把手机拿过来时,孩子会反抗。如果家长硬拿走手机,孩子会大哭大闹,最终家长妥协,孩子玩到不想玩以后把手机扔到一边。
 
分析

在这个例子里,有两个问题行为被强化:
(1)不听从指令:当家长要求孩子交还手机时,孩子没有服从;
(2)哭闹:当孩子哭闹时,孩子能得到手机。
正确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
目标:避免强化问题行为:
第一步:在给出玩手机时间即将结束的指令时给予预警,比如告诉孩子再玩5分钟。即使孩子没有时间概念,这个策略仍然可以使用,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喜欢的活动即将结束,从而做好结束的思想准备(也可以使用计时器)。
第二步:在时间到时(比如计时器响),告诉孩子时间到了,游戏结束了。在给指令的同时,手已经搭在手机上,在话语结束时,已经拿过手机。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动作轻但时间把握得好。在孩子还没有意识到你会拿走手机,因此还没有想到要紧紧抓住手机与你抗争的时候,手机已经到了你手里。
第三步:给孩子一个简单指令,通常是孩子喜欢的事件,比如去拿一个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以迅速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动手抢手机或开始哭闹,如果有可能,忽略,也不要把手机还给孩子。当孩子停止哭闹之后,与孩子互动,接着做下面要做的事。
正向干预
目标:当家长说玩手机时间结束的时候,孩子能主动交还手机。
注意:本案例个案是3岁的孩子,所以以下方法只适合小年龄(5岁以下)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手机到了手里就拿不下来的孩子,家长往往会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到手机,从而避免在要让孩子停止玩手机时可能发生的哭闹行为。而家长越是不让孩子玩,孩子对手机的欲望就越强烈,一旦有机会玩,就越不愿意停下来。
训练第一阶段
目标:让孩子明白,当前停止玩手机并不意味着接下去就好长时间没得玩了,相反,只要完成家长的指令,就很快可以接着玩,从减少孩子对于交还手机的拒绝心理。
 
1.     在训练开始前,家长预先把手机加上密码并设置好时长为1分钟的定时器(在定时器到点时,手机会自动锁屏)。
2.     拿出手机,告诉孩子“你可以玩1分钟”,开时计时,把手机递给孩子。
3.     当时间到时,家长说“时间到了”,同时迅速从孩子手上接过手机。
4.     在孩子反应过来试图拿回手机之前,给出一个简单指令。指令可以是孩子喜欢的任务,比如:“你抱一下妈妈吧”。如果有可能,连续给出几个简单的一步指令。
5.     辅助孩子完成指令。
6.     夸奖孩子做得很棒,拿出手机,问孩子想不想接着玩,如果孩子表示想玩,则重复上面的步骤。
小贴士
注意
在这里,孩子表达想玩的方式可以是语言,可以是点头,但一定不能是抢手机。如果孩子伸手拿,家长要控制好手机。当孩子清楚表达意愿后,由家长把手机递给孩子。
训练第二阶段
目标:从家长从孩子手里拿走手机逐渐转移到孩子主动交出手机。
训练的所有步骤与第一阶段相同,在过程中家长按以下步骤逐渐实现本阶段目标。
1.     家长迅速地从孩子手中拿走手机。
2.     当家长拿走手机,孩子不再出现任何负现情绪时,家长在拿手机的时候放慢速度。在给指令时,手搭在手机上,但并不马上拿走,等2秒,让孩子主动放手。但如果2秒后孩子没有放手,家长仍会拿走手机。
3.     当家长把手搭在手机上,孩子能主动放手,家长不再主动去拿手机。在时间到时,家长给指令,同时将一只手摊开放在孩子面前,另一只手轻轻辅助孩子将手机交到家长手上。辅助的动作慢慢延迟,但最多等待2秒。
4.     当孩子能在时间到时主动把手机放到家长摊开的手掌中,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即当时间到时,等待2秒,看孩子是不是会主动做交出手机的动作,如果没有,则在2秒钟到时伸出手掌。
5.     当孩子能在计时器响时主动交出手机,家长可以考虑撤销锁屏功能(当然,也可以不撤销)。

训练第三阶段
目标:逐渐增加两次玩手机之间的任务量与等待时间。
1.     家长要求孩子做一个小任务。
2.     家长拿出手机,告诉孩子“你可以玩1分钟”,(开时计时),把手机递给孩子。
3.     当时间到时,孩子把手机交回给家长(第二阶段已经实现该目标)。
4.     夸奖孩子,然后重复前上步骤。
5.     在这个过程里,逐渐增加两次玩手机之间的任务的量与时间长度,同时按任务量相应地增加孩子一次玩手机的时间,直到孩子在任何时间被要求停止玩手机都可以无情绪地服从 。
小贴士
注意:
在日常生活里,不要怕给孩子玩手机,但需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     坚持执行约定的玩手机的时间,使用计时器提醒孩子时间已到。
2.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次玩手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两次玩手机之间的间隔可以很短,但要确保孩子玩了最长10分钟之后 ,可以停一下,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长时间玩手机而沉迷。
3.     玩手机的时间不定,任务量不定,两次玩手机活动之间,可以辅助孩子去玩一些其它的东西,以避免孩子只沉迷于手机,或者刻板地认为某个时间就是玩手机的时间或做完某项任务就一定要玩手机。
只要家长可以坚持做到以上原则,既可以让孩子得到他喜欢玩的活动,又可以避免家长与孩子之间因为手机而产生的冲突。家长成为一个提供手机给孩子玩的人,所以会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