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怎么提升自闭症孩子的欲望和兴趣?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09-10

自闭症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怎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动机和兴趣?任务太难、家长逼迫太紧、对目标活动不感兴趣等原因都可能降低自闭症孩子行动的积极性。拓展自闭症儿童的兴趣范围,想办法把活动变得有趣,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自闭症孩子兴趣狭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待家长的指令常常充耳不闻,常常会让家长感到干预的教学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先要反思自己和孩子的互动过程是否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给孩子安排的日常活动或教学目标是否超出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即孩子还不会做某件事,不具备相关的技能,家长却强迫孩子反复尝试。比如孩子还不具备命名能力,就要求孩子按颜色归类积木;或是要求孩子早上自己穿衣服,多次尝试失败后,他可能会放弃穿衣服。任务难度太大,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导致他们放弃做某事。

 

第二,没有及时提供辅助。对于孩子勉力可及或是在少量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活动,家长应该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辅助帮助孩子及时完成。

 

第三,训练时机、场合不合理。比如,家长总是在早上上学或是外出出门前才教孩子学习整理物品,又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家长觉得时间紧迫就会不断给孩子增加压力。自闭症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完成一件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家长越是逼迫,他们可能越慢。

 

第四,孩子对活动不感兴趣。家长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任务一开始就没有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的学习欲望自然会很低。

 

孩子动机不足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不配合,而是要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不当导致孩子兴趣减弱。为了吸引并维持住孩子的注意力和动机,家长在干预孩子时,必须要牢记以下原则:

 

 

1)从简单的事情开始

对任务进行分解,由易到难按步骤进行,降低孩子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要注意训练时间不能太长,要劳逸结合,及时强化,维持住孩子对目标活动的兴趣。简单的、容易完成的任务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待孩子能完全掌握以后,再逐步增加难度,循序渐进。

 

2)及时辅助

比如孩子靠自己可以完成百分之八十的任务或是差一点就可以完成,家长就可以及时辅助他完成。“及时”辅助要去家长一定要注重辅助的时间,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灵活应对,比如孩子上学要迟到了,家长知道孩子自己系鞋带可能来不及的情况下,就可以及时出手帮助他完成,等时机合适时,提前还孩子预留足够的时间再让他练习。

 

3)干预要分场合,灵活调整训练项目

比如孩子在本该识读卡片的时间,突然很想画画,拿着水彩笔要求妈妈打开,这时候家长就要及时抓住孩子自发学习的动机,通过辅助或是其它的准备工作来帮助孩子实现想要画画的愿望,而不是强迫孩子继续识读卡片。家长干预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抓住由孩子主动发起的活动,充分尊重孩子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任务。

 

4)正确给孩子发指令

指令内容复杂、冗长,多次重复,且不能保证让孩子执行,如果这种情况过多,家长的指令就会对孩子失去效力,家长平时不注意,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必须要求孩子按指令做某事时,他的服从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家长无论是在自然情景中还是桌面教学时,都必须要掌握发指令的正确方式,保证指令内容清晰明确,易于执行,而且家长自己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习惯,保证发出的指令会被执行。

 

总之,自闭症孩子反抗、拖延,对家长的指令充耳不闻等行为也属于逃避任务的表现,对于孩子的逃避行为,家长应该从提高孩子的技能,做好事前预防,事后正确应对等方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干预策略。

 

此外,家长要想和孩子建立配合关系,还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拓展他们的兴趣,多引导他们探索外部世界,激发他们对人或物的动机。具体方法有:

 

① 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记录并搜集孩子感兴趣的各类食物、物品、活动或玩具名称。

 

② 根据孩子接触各类物品的时长、情绪状态来判断孩子相关事物的兴趣程度,借助这些兴趣点来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动机,发展他们的安坐、模仿、听指令等基础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展延伸,发展孩子的进阶能力。

 

③ 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在跟随他们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机会。

一个自闭症孩子非常迷恋各种交通工具,但他只会将所有的玩具车排列成直线。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考虑对他的兴趣进行拓展,比如带他去玩具商店搜集汽车模型,带他乘坐地铁、火车、轮船等不同的交通工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涉及到交通规则、出行路线规划、沟通交流等多个学习项目,学习动机也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