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ALSO孤独症 2022-10-14

粪菌移植可以治疗自闭症吗?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是什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新近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与肠道菌群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证据。更多的权威研究也进一步说明,目前关于自闭症肠道菌群移植的应用治疗并不完全安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这提醒自闭症谱系家长要理性看待媒体报道中用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案例。

 

 

 

在自闭症治疗领域,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奇效疗法,比如经常引起热议的“肠道菌群移植”。

 

有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代谢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改造来影响认知和行为,进而达到治疗自闭症的效果。据报道,有30~70%的自闭症人士都或多或少地有肠道问题,比如腹泻或者便秘。因而,自闭症治疗不可避免地成为肠道菌群移植试验的一部分。

 

加上时不时就有自闭症孩子通过粪菌移植改善症状的案例被媒体报道出来,比如在2021年,就又出现过“16岁男孩通过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新闻,让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跃跃欲试,似乎看到了“治愈”孩子的希望。

 

关于肠道菌群和自闭症的关系以及粪菌移植疗法的作用,家长有必要提高这几点认识:

 

1)什么是肠道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是近些年医学研究上的一个热点,它带来的所谓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sFMT),又称为粪便移植疗法,实际上在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探索,并不局限于自闭症。

 

研究证明,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不仅可以调节肠蠕动和肠黏膜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还可以影响人的思维,记忆和情绪。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之间,通过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以及细菌代谢产物,进行着有效的双向交流。因此有肠脑轴(gut–brain axis)一说。

 

目前有许多研究试图对肠道菌群进行筛查,期望找到有益的细菌,应用于医疗领域。另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肠道菌群移植,用粪便中健康的菌群代替不利于健康的菌群,达到治疗的目的,即通过肠道菌群移植,也就是粪便移植,将健康人体内的粪便移植到需要的人体。

 

 

2)自闭症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目前的医学研究并未给出自闭症的确切病因,普遍的观点认为自闭症既与遗传基因相关,也涉及多种环境因素。曾有一些研究表明,像许多其他疾病一样,肠道菌群可能对自闭症发病机制有所贡献。这是因为观察到某些类型的肠道微生物在自闭症患者中出现差异。

 

但关于自闭症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国际顶级学术杂志《Cell》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证实,自闭症是因,肠道菌群差异才是果,它是自闭症孩子的挑食行为带来的。这个逻辑关系的解释是基于对照研究的数据而给出的。

在这篇最新的研究论文中,参与研究的有99名自闭症孩子,作为对照,一组是51名同家庭未患病的兄弟姐妹,另一组是97名普通儿童,对照分析了他们肠道的菌群与临床表现,结果如下:

 

第一:菌群与自闭症之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直接关联,通过菌群的指标没法对自闭症给出解释。

第二:年龄、饮食等因素与菌群有着更密切的相关性。

第三:自闭症的特征之一是刻板行为,挑食就是一种常见表现,这带来了狭窄饮食的问题,也就带来了菌群的差异,包括便秘等问题。

 

也就是说,不是肠道菌群的差异导致了自闭症,而是自闭症儿童的饮食偏好导致了肠道菌群的差异。因此,研究团队认为,不应当宣称肠道菌群驱动了自闭症。

 

自闭症谱系圈老家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秋爸爸,在是否尝试利用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问题上,给家长提出了这几点建议:

 

1)理性看待媒体报道

在涉及到自闭症这类世界难题的医学问题时,部分媒体报道可能浓墨重彩在传播治疗效果上,而忽略了对其有限性的考究,可以说很多报道都存在迎合读者猎奇心理,加大夸张力度和传播范围的倾向。新家长要牢记自闭症目前尚无特效的医疗手段的告诫,不要总是想着走捷径,对待各种案例报道要摆正心态。

 

2)警惕各类奇效疗法

虽然有借助粪菌移植疗法改善自闭症症状这样的案例报道,但家长也要知道,粪菌移植疗法有副作用,根据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报,有两名接受了粪菌移植的成人被感染,导致其中1人死亡。

 

粪菌移植疗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它在自闭症治疗领域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家长必须要尽可能地多去了解专业知识,比较不同信息来源的消息,多听圈内老家长的经历和看法,多思考来自医生、老师等专业人员的建议,避免听风就是雨。